LThhVopG 发表于 2023-4-9 07:40:34

为什么贝多芬的钢协听起来像是交响曲+钢琴奏鸣曲,而拉赫 ...

为什么贝多芬的钢协听起来像是交响曲+钢琴奏鸣曲,而拉赫 ...

李英焕 发表于 2023-4-9 07:41:05

这是因为贝多芬和拉赫曼尼诺夫在创作钢琴协奏曲时的思路和风格存在差异。

贝多芬是早期的古典主义音乐家,他的钢琴协奏曲侧重于展现独奏钢琴与管弦乐队之间的对话和互动。在他的钢琴协奏曲中,独奏钢琴和管弦乐队通常会轮流演奏主题,或者同时发挥各自的独特魅力。因此,贝多芬的钢琴协奏曲听起来往往像是交响曲和钢琴奏鸣曲的结合体。

而拉赫曼尼诺夫则是浪漫主义音乐家,他的创作更注重表现个人情感和内心世界。在他的钢琴协奏曲中,独奏钢琴与管弦乐队常常紧密融合,以至于有时候都难以区分出哪部分是独奏钢琴哪部分是管弦乐队。这种织体式的演绎方式让拉赫曼尼诺夫的钢琴协奏曲更像是一部多重奏和管弦乐的交响曲。

总之,贝多芬和拉赫曼尼诺夫的钢琴协奏曲在风格和表现手法上存在差异,这也让它们呈现出了不同的音乐特点。

Linxiaoqin 发表于 2023-4-9 07:41:34

好问题哇。就像莫札特的协奏曲仍残存巴洛克时代大协奏曲的痕迹,贝多芬的协奏曲虽然扩大了规模,还从演出者手上夺走了华彩段落的即兴权利,但也还是保有一些即兴感较强的段落、独奏与合奏乐器间更加单打独斗的双呈示部。
拉赫的第二号钢琴协奏曲完成于1901年,贝多芬最后一部第五号钢琴协奏曲写于1809年,这两者差了将近一整个世纪,可以听听十九世纪的钢琴协奏曲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比如说克拉拉的钢琴协奏曲(Clara Schumann: Piano concerto in A minor, op. 7)钢琴与管弦乐之间就没有明显的分界线,已经很接近拉赫协奏曲的范式了。而此时是1835年,距离贝多芬过世只有八年。
贝多芬可能是因为失聪问题无法亲自演出(古典时期,钢琴协奏曲经常由本人演出,是作曲家重要的收入来源)而甚早停笔协奏曲的写作;又或是将钢琴织体与管弦完全融合会失去独奏特性的美学考量,没有发挥出协奏曲能达到的交响性,总之是给浪漫时的作曲家留下更多突破空间的。

幸福 发表于 2023-4-9 07:41:59

因为根据年代的推进,钢琴的技术难度也慢慢增加,拉赫的作品是当时拉到一个新的难度的阶段,当时拉三出来的时候,鲁宾斯坦都说这个曲子没人能弹出来,后来霍洛维兹弹出来之后,鲁宾斯坦才试着弹出来,并赞叹这首曲子是里程碑式的作品,由此可见,在大量钢琴技巧难度堆积的作品上,拉赫的钢协难度上升的同时,对整个乐团的补充得到更好的发挥,钢琴本身的特色就是多声部演奏,所以跟古典时期的协奏曲对比来看,拉赫的钢协更能够发挥出多声部演奏的效果,听起来自然也觉得更加能融入乐团。

gr5aK4 发表于 2023-4-9 07:42:30

你的主观臆断太强烈

喜兰爱莲 发表于 2023-4-9 07:42:43

独奏和乐队两者的关系有一个演化过程,巴洛克协奏曲是比较简单的乐队段加独奏段,在独奏段时,乐队功能不强,接近伴奏;到了古典时代,两者成了平等的对话,海顿莫扎特协奏曲尤其强化了木管声部的个性;贝多芬协奏曲大大推进了两者之间的戏剧矛盾,走向竞争对抗,构成浪漫主义协奏曲师法样板;随着乐队规模越来越大,勃拉姆斯第二钢协开启了另一个思路,把钢琴作为乐队的一个声部,这点在布索尼协奏曲里构成高峰,拉赫也属于勃拉姆斯协奏曲的路子。到了二十世纪,拉威尔斯特拉文斯基反而回到古典思路,老肖普罗协奏曲更接近浪漫主义协奏曲关系的思路,而现代作曲家则更多走布索尼的路径,典型如卢托斯瓦夫斯基。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为什么贝多芬的钢协听起来像是交响曲+钢琴奏鸣曲,而拉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