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新帖

今年三月份开始学习钢琴,8月份开始弹激流,现在细节处理和 ...

[复制链接]

1392

主题

2920

帖子

5708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708
发表于 2021-12-26 19:49:43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IP:北京
呵呵,题主,我建议你别信某个民科的答案,不然你会后悔的。
一、提速概念的明确
速度问题是钢琴的其中一个终极问题,我理解的速度体现在几种能力。第一个是头脑思维的信息处理能力,第二个是手指的控制力,第三个是手灵活程度。个人认为后两个可以通过短期的练习,不断的熟悉。第一个是真正水平的体现。
举个例子,比如钢琴专业的学生,视奏能力,肖练难度的曲子一上手就可以按照正常速度弹下来。他们的思维超越了曲子的进行时,能提前识谱,识谱速度也是很快,比如音符一眼就能扫过,不用像初学者一样数线。学过几年琴的人,对线上的音符也是达到了比较高的熟悉程度,但是加线以后,有的时候还是要数一数反应一下。我们弹琴的时候会出现,顾左不顾右的时候,或者顾踏板就顾不上手。这个就是大脑信息处理速度不够。当你速度比较快的时候,大脑来不及处理,如果速度快的那个手练不到非常熟练,大脑还要考虑的话,就很容易顾不上另一只手,导致弹着弹着卡壳。
2、手的控制力
有经验的同学会发现,一个曲子到了“烂熟”的地步,如果继续快速练习很多遍,会出现“练过”的情况,即有的音不听手的控制,出现“溜音”。如果再这样练习,就会越练越差,最后这样的地方会越来越多。所以想速度高,先要稳。让这个速度在手的控制范围之内。“溜音”速度能非常快,但是没法平均。
3、手的灵活程度
这个长期的练习都有积累。包括手指的独立性,合理的指法,都对手的灵活程度有影响。相信很多的人都集中于这方面的练习。这里也不打算多说了。

二、 如何提速
1、提速理念
提速也要分这三个方面说,但是在练法上,很多练法又是相通的,即既练习头脑,又练习控制。这样在练法上我只说明一些我的练法,一般来说,这些都做到了,一个像299,肖练这样的曲子的练习时间在1-1.5小时左右,如果想提高快,可以酌情增加遍数和时间。
速度不是“提”上来的,是“刷”出来的。这里用“刷”这个词,体现的是持久性,而不是瞬时性。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同样速度的提升也不是一天两天,而是分阶段,或者说分“疗程”。一个疗程大约3-5日。提速得从曲子的练习过程说起。一个曲子刚开始“摸”,速度很慢,左右手配合不好,这个时候也没法快,只能慢练。这个时候的慢练,以分手练习为主,首先要熟悉两手各自的旋律和走向,合手以“对齐”为主,即对好节拍,该同时按下的音要同时按下。
等双手慢速合差不多了以后,可以适当增加速度。速度提升时候建议使用节拍器,这样是平均提升,你会马上发现弱点在哪里,哪里提速难度大。到了一定的速度,就有了明显的快速,中速,慢速之分。这个时候就要你自己定义一下,快,中,慢速,然后按照大约慢:中:快=4:2:1练习(这个比例因人而异,但是快速一定不能少于慢速遍数)。这个时候,手还在一个熟悉的阶段,慢速的比例大可以提高稳定性。
比如慢速4遍,这4遍可以变花样,比如分手各一遍,主要跑动手不同的练法各一遍等等,免得单一的练习使你觉得枯燥,而且不同的练法有针对不同的技术,一会儿再说。中速两遍,侧重于衔接与连贯。快速的话,作为检验自己的极限就可以了。等这个阶段练好了,进入下一个疗程。即同时提高你自己慢中快速的定义,这样快速更快了,慢速,中速也更快了。然后不断的“刷”,直到快速达到了目标的速度。这里有个要注意,就是慢速到了一定程度,就不能随着整体速度的提升而增加了,因为慢速必须保证一个绝对的“慢”。这个时候,可以提高中速练习的比例,但是快速还是不能练太多。
举个例子,你一个曲子初始速度(刚合手)是60,现在想提到目标速度130。
  第一步,练习慢50 和快60
  第二步,练习慢50,中65,快70
  第三步,练习慢60,中75,快80
  第四步,练习慢70,中80,快90
  第五步,练习慢80,中95,快105
  第六步,练习慢80,中100,快113
  第七步,练习慢85,中105,快120
  第八步,练习慢85,中115,快130
逐渐就达到了目标速度。但是我写的中间过程可能有点多,其实实际上不需要那么多步骤,这里只是为了更明确。所以有的时候不同时期定义的慢速,是不一样的,后期的慢速比前期的快速还要快也是正常的。
前期慢练是为了手的熟悉,后期慢练是为了稳定。越到后期,中速练习越重要,因为慢练已经不能解决连贯的问题,而快速的曲子,最重要的就是连贯流畅。如果你按照这个进度表,每个步骤平均5天来算,需要40天,也就是一个多月达到快速,有的地方可能跳跃能更大,有的地方需要时间能更短。
2、具体练法
具体练习方法,可以尝试,但不一定对每个人都适用。
慢速:轻落键高抬指(关于高抬指练法争议已久,高抬指是练法之一,不是通法),跳音,前附点,后附点(附点都是三分附点)。慢练可分手可合手,建议分手合手结合练习。如果做了类似跳音附点这样的练习,分手就可以了,只练习需要快速跑动的手。
中速:连贯的合手即可。
快速:比期限内的最高速度慢一点,但是比中速快一点。练习分段落延迟。可以依据句意,平均拆分句子,然后在开头或者结尾延迟。越到后期越有效果。这样让你在局部练习中达到了最大速度,但是由于延迟,有停歇时间,让你精神集中,思维调整,手的休息。拆分句子练习熟练后,可以合并分句,进行大句练习。最后基本上就是接近你的最大速度了。
很多时候,速度提不上去是因为辅手分担了精力,大脑不重视,但是又得分担。这样的情况体现在,你分手弹即使快速也不出错,但是一旦合手错误就来了。这时候要增加单手练习数量,使分手数量程度一致,让大脑平衡。还可以合手的时候,脑子里尽量想辅手的内容,尽量听出来不需要跑动的手弹得东西,最好还能任意切换。
打赏鼓励一下!

0

主题

352

帖子

26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65
发表于 2021-12-26 19:50:15 | 显示全部楼层 IP:福建莆田
呵呵,题主,我建议你别信某个民科的答案,不然你会后悔的。
一、提速概念的明确
速度问题是钢琴的其中一个终极问题,我理解的速度体现在几种能力。第一个是头脑思维的信息处理能力,第二个是手指的控制力,第三个是手灵活程度。个人认为后两个可以通过短期的练习,不断的熟悉。第一个是真正水平的体现。
举个例子,比如钢琴专业的学生,视奏能力,肖练难度的曲子一上手就可以按照正常速度弹下来。他们的思维超越了曲子的进行时,能提前识谱,识谱速度也是很快,比如音符一眼就能扫过,不用像初学者一样数线。学过几年琴的人,对线上的音符也是达到了比较高的熟悉程度,但是加线以后,有的时候还是要数一数反应一下。我们弹琴的时候会出现,顾左不顾右的时候,或者顾踏板就顾不上手。这个就是大脑信息处理速度不够。当你速度比较快的时候,大脑来不及处理,如果速度快的那个手练不到非常熟练,大脑还要考虑的话,就很容易顾不上另一只手,导致弹着弹着卡壳。
2、手的控制力
有经验的同学会发现,一个曲子到了“烂熟”的地步,如果继续快速练习很多遍,会出现“练过”的情况,即有的音不听手的控制,出现“溜音”。如果再这样练习,就会越练越差,最后这样的地方会越来越多。所以想速度高,先要稳。让这个速度在手的控制范围之内。“溜音”速度能非常快,但是没法平均。
3、手的灵活程度
这个长期的练习都有积累。包括手指的独立性,合理的指法,都对手的灵活程度有影响。相信很多的人都集中于这方面的练习。这里也不打算多说了。

二、 如何提速
1、提速理念
提速也要分这三个方面说,但是在练法上,很多练法又是相通的,即既练习头脑,又练习控制。这样在练法上我只说明一些我的练法,一般来说,这些都做到了,一个像299,肖练这样的曲子的练习时间在1-1.5小时左右,如果想提高快,可以酌情增加遍数和时间。
速度不是“提”上来的,是“刷”出来的。这里用“刷”这个词,体现的是持久性,而不是瞬时性。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同样速度的提升也不是一天两天,而是分阶段,或者说分“疗程”。一个疗程大约3-5日。提速得从曲子的练习过程说起。一个曲子刚开始“摸”,速度很慢,左右手配合不好,这个时候也没法快,只能慢练。这个时候的慢练,以分手练习为主,首先要熟悉两手各自的旋律和走向,合手以“对齐”为主,即对好节拍,该同时按下的音要同时按下。
等双手慢速合差不多了以后,可以适当增加速度。速度提升时候建议使用节拍器,这样是平均提升,你会马上发现弱点在哪里,哪里提速难度大。到了一定的速度,就有了明显的快速,中速,慢速之分。这个时候就要你自己定义一下,快,中,慢速,然后按照大约慢:中:快=4:2:1练习(这个比例因人而异,但是快速一定不能少于慢速遍数)。这个时候,手还在一个熟悉的阶段,慢速的比例大可以提高稳定性。
比如慢速4遍,这4遍可以变花样,比如分手各一遍,主要跑动手不同的练法各一遍等等,免得单一的练习使你觉得枯燥,而且不同的练法有针对不同的技术,一会儿再说。中速两遍,侧重于衔接与连贯。快速的话,作为检验自己的极限就可以了。等这个阶段练好了,进入下一个疗程。即同时提高你自己慢中快速的定义,这样快速更快了,慢速,中速也更快了。然后不断的“刷”,直到快速达到了目标的速度。这里有个要注意,就是慢速到了一定程度,就不能随着整体速度的提升而增加了,因为慢速必须保证一个绝对的“慢”。这个时候,可以提高中速练习的比例,但是快速还是不能练太多。
举个例子,你一个曲子初始速度(刚合手)是60,现在想提到目标速度130。
  第一步,练习慢50 和快60
  第二步,练习慢50,中65,快70
  第三步,练习慢60,中75,快80
  第四步,练习慢70,中80,快90
  第五步,练习慢80,中95,快105
  第六步,练习慢80,中100,快113
  第七步,练习慢85,中105,快120
  第八步,练习慢85,中115,快130
逐渐就达到了目标速度。但是我写的中间过程可能有点多,其实实际上不需要那么多步骤,这里只是为了更明确。所以有的时候不同时期定义的慢速,是不一样的,后期的慢速比前期的快速还要快也是正常的。
前期慢练是为了手的熟悉,后期慢练是为了稳定。越到后期,中速练习越重要,因为慢练已经不能解决连贯的问题,而快速的曲子,最重要的就是连贯流畅。如果你按照这个进度表,每个步骤平均5天来算,需要40天,也就是一个多月达到快速,有的地方可能跳跃能更大,有的地方需要时间能更短。
2、具体练法
具体练习方法,可以尝试,但不一定对每个人都适用。
慢速:轻落键高抬指(关于高抬指练法争议已久,高抬指是练法之一,不是通法),跳音,前附点,后附点(附点都是三分附点)。慢练可分手可合手,建议分手合手结合练习。如果做了类似跳音附点这样的练习,分手就可以了,只练习需要快速跑动的手。
中速:连贯的合手即可。
快速:比期限内的最高速度慢一点,但是比中速快一点。练习分段落延迟。可以依据句意,平均拆分句子,然后在开头或者结尾延迟。越到后期越有效果。这样让你在局部练习中达到了最大速度,但是由于延迟,有停歇时间,让你精神集中,思维调整,手的休息。拆分句子练习熟练后,可以合并分句,进行大句练习。最后基本上就是接近你的最大速度了。
很多时候,速度提不上去是因为辅手分担了精力,大脑不重视,但是又得分担。这样的情况体现在,你分手弹即使快速也不出错,但是一旦合手错误就来了。这时候要增加单手练习数量,使分手数量程度一致,让大脑平衡。还可以合手的时候,脑子里尽量想辅手的内容,尽量听出来不需要跑动的手弹得东西,最好还能任意切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99

帖子

21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18
发表于 2021-12-26 19:50:31 | 显示全部楼层 IP:云南昆明
发个视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18

帖子

22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27
发表于 2021-12-26 19:50:37 | 显示全部楼层 IP:浙江杭州
按照自己的理解是,基本功有欠账的地方,还没有很精,然后学习时间较短,应该多重视基本功训练,循序渐进。练习这曲子我平常就是四个音一组的跑动、跳音、针扎式三种练习方式,也会穿插相应技术点的哈农去练习,试过全曲轻音、全曲重音、全曲适中程度的强弱练习,也有一个很不错的钢琴老师一对一一周一次。
但是速度再加好多东西就没了,不能快递弹奏,但背谱能力很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30

帖子

5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52
发表于 2021-12-26 19:51:19 | 显示全部楼层 IP:广东广州
速度上不去是由于技术错了。
明确跟你讲技术错误了没法跑动提升。

除非你去另外找老师,寻觅那种最终可以跑的快的技术。
否则别想。
速度问题的话其实很好理解。
即,任何一种技术,都有明确的发力点,运动形式。
受限于这两点前提,其运动极限,不仅仅是跑动速度哈。
但这里先单讲速度好了。
是固定明确的。

手指发力,单纯的手指抬落运动完成触键目的,其人体生理的极限,是1分钟800音。
大体相当于1分钟120拍,每拍7音这样的速度。

高抬指,则由于出现了高抬高度的需求,所以极限更低,大概是1分钟600左右。
1分钟120拍,每拍5音的速度。

这种速度,其实是连钢琴专业入门程度都没法到。
而且。
极限是那样,但是健康练习的区间,是没有那么高的。
按照极限往下的比分80,才是健康训练的区间。

第二,当你的触键的起落速度不够的时候,还会连带影响很多其他问题。
比如所谓的细节处理,根本不可能是正常的细节处理。
具体怎么回事,我就先不讲,因为只是从你的说法上猜出来的状态。

就,一个问题,你把你的激流,录一遍,自己听。
不要边弹边听,而是录制后听。
录制下来的版本,你自己什么都不要说,仅仅是让自己感觉,是否觉得正常?
正常那么当我白说,不正常那么我就算是说着了。

说完了问题,讲说怎么解决。
实际上就是你的老师,或者你从哪里学的方法,存在可以解决跑动速度的技术而已。
高跑速,其实都需要后方发力技术。
即,后方发力点,带动手指完成触键。
手指在触键时,必须保持手型定式的固定状态。
即,手指在触键时,不进行位移。
手型定式的保持,是一动多音的前提。
而根据手型定式的模型,有一动2音到1动5音。
最差模型1动2音,o.1秒一次发力运动,那么就是0.1秒2音,1秒20,1分钟1200.
理论最佳模型,1动5音,则可以0.1秒5音,1秒50,1分钟3000音的跑动速度。

并且,这些速度的达成,属于健康区以内。
因为臂力发力技术的后方发力点,无论哪一种,在运动性与耐受力上面,都远超手指。
单次运动的速度极限,不是0.1秒,而是0.06秒。
VID_20201023_101548 - 知乎  
比如我这里的示例。
一动3音。
做的音阶的模型,音阶的最小单位模型是1动3音。
提前预备好123指,然后锁死手型定式。

当然了,实际的演奏过程里,状态应该是流动的,而非是直接这样固定锁死。
固定锁死的目的,是明确不在触键过程里使用手指起落。

后方臂力发力,旋转带动,是不是0.1秒完成的动作?
是不是0.1秒,一个动作里,3个音达成?

这种一动多音,在普及性的手指发力的教法里,不可能实现。
因为本身触键目的的达成,已经是在靠手指了。
手指起落幅度过大,就是造成。。。。。。。手型定式的破坏。
手型定式没有,只能一动单音。

跑速慢了2倍到5倍,如果不讲健康安全区的对比,那么干脆是5倍到10倍以上的差距。

就一个问题,你现在没那个技术,就想办法去学。
哦,对了。
光看我的视频跟文字,你最多是知道有那么回事,极少有人能够靠视频跟文字,有突破。
钢琴确定还是面对面教,才有基本的效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官方微信

招募城市商务合作 电话/微信 1870294029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