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2-1-4 19:23:01
|
显示全部楼层
IP:上海
不仅仅是取决于专业能力。
或者说,大部分想要考研的学生,在国内环境里,其实水准大部分低于钢琴专业入门程度。
我指的专业入门。
是在技术指标上,达到考级10级,两倍的标准。
能够用技术,至少完成李斯特钟的演奏。
李斯特钟演奏极限,1分钟870+。
考级10级,1分钟126拍,每拍4音,1分钟480左右。
专业入门程度标杆,跑动速度作为衡量,1分钟960音。
大部分的专业能力,其实说不上多好。
差距有限。
专业能力不是唯一的因素,很重要的一点,大部分参与考研的学生,都得或多或少,需要师生关系,或者干脆就是直接的金钱上供,才可以达成。
一般来说,如果钢琴技术学习正常。
达到考研的年龄的话。
你学的技术知识体系,是那样,你的能力层次高低,已经固定化了。
曲目也就是老师布置给你,你去完成就行。
根本没必要上课。
但,事实上,是大部分考研学生,都要。。“额外”上课。
我指的不是基础课,公共课,而是专业课。
并且从有限的实例中可以获知,这些专业课,并不是在提高演奏能力。
而是,特殊化。
使某些固定的乐曲,以特殊化的解释,进行演绎。
起码我知道的情况如此。
音乐方面的改革,在学术界,还需要漫长的岁月进行。
花钱?
绝非明面上那么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