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知道你家经济条件怎么样,学钢琴学唱歌的确是蛮烧钱的,如果经济条件一般,你应该体谅父母。如果经济条件很不错,那可能的确是你父母有些过分强势和控制欲了。
大多数人在十几岁开始一直到三十岁左右都会比较叛逆,只有被社会毒打过才知道父母对自己其实还是不错的,逐渐也就变得平和宽容了。当然这也有天性的成分,动物到了发育阶段会逐渐尝试独立生存,并逐渐产生攻击性和自我意识,这个阶段的任何动物包括人类,都是比较叛逆和易怒的,这是它们赖以生存的本能,没有这种本能,离开老窝立刻就会被残酷的世界弄死。所有动物的父母都知道这个道理,到了年龄就会教育孩子基本的生存能力,甚至主动将小孩撵出老窝逼着他们展翅飞翔。可人类的父母会过多参与和干预孩子的生活,因为人类接受教育所需的时间远远超过其发育成熟的时间,这是一种社会性的制度性的矛盾,个人无力解决,只能一方做出妥协。
扯淡了半天,说重点,如果你希望掌握自己的主动权而不是一辈子被父母干预,要做的不是愤怒反抗,而是从细节做起,从现在做起,每一件事,每一个决定都经过深思熟虑,每一个想法都饱含智慧与成熟,用理性的气场压倒对方,即使有矛盾你也能信心十足的说服他们,让他们对你逐渐放心和认可,这样才能彻底争取到主动权。你越是一哭二闹三上吊,越是摔碟子拌碗,就越是显得幼稚和无能,越无法让人放心和信任,结果是越套越牢。
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原因就在于这里。因为穷人的父母往往比较懦弱和不自信,对孩子放手早,这种控制和障碍门槛比较低,很容易迈过去。而高知家庭、中产家庭的孩子容易被过度管控(他们都会说是为了你好,实际上是霸占了主动权,这就像几个小孩争抢一个玩具,抢到了好玩,抢不到就只有看别人玩,你只能看着父母玩本属于你的人生)。比如学什么乐器,考什么学校,找什么工作,选择什么样的婚配对象,与什么样的人交朋友,他们热情似火的代替你做选择,一方面是担心你阅历不够吃亏,另一方面就是他们自己玩的不亦乐乎,而你,就是他们的玩具。
这么说可能有点不好听,但事实就是这样,要想不做玩具,就得学会做人。
另外我也不清楚你为什么觉得钢琴一定比吉他更适合自己,或是自己更热爱钢琴而不喜欢吉他?因为你两样都没学过,怎么可能知道哪个更好?
至于唱歌和演讲,我也更喜欢唱歌。我觉得演讲是需要一定年龄和阅历,对事物有深入思考的,中小学生学演讲纯属吃饱了撑的,全是假大空的套话,说白了就是培养杠精或官僚。唱歌就是单纯的喜欢,出自天性的喜爱,无可厚非。这个我支持你。
看到上面的回答,我想说,不要管他什么学校测评指标,自己喜欢什么就学什么,前提是经济条件允许。如果连业余爱好都被这个制度控制就太可悲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