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新帖

中国的钢琴教育,究竟得了哪些病?

[复制链接]

772

主题

2431

帖子

3973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973
发表于 2022-1-28 16:24:52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IP:北京
1.教材
现在市面上仍然有80%以上的老师使用小汤作为启蒙教材,所有老师都知道小汤的种种问题,但依然使用。因为现在的老师小时候基本都是学的小汤,对于这套教材最为熟悉,不想跳出舒适圈,或者想跳却不知往哪跳。其实西方使用小汤的占比已经很低了,他们有非常多入门教材的选择。像近些年引进的巴斯蒂安,菲伯尔等现代教材,还有一些较为冷门的教材,都有越来越多老师在使用,这是一个好的信号。希望国内的出版社多多引进西方教材,并大力推广,让老师和学生接触到西方钢琴教育的多样性。
今年在乐展上看到了很多国内自研的教材。说是自主研发,其实就是把西方教材的内容提存出来进行修改。我不是在吐槽这种做法,反而认为这是一种积极的信号。毕竟古典乐是西方人创造的,现阶段我们不可能完全推翻他们的东西。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改良和优化也不失为一种创新。
2.教学方法
老一代的教学方法基本就是逼骂打吼,叫你回去死命练,可以说没有方法。。之前琴行有一个某学院的老教师上课,孩子一个扩指的地方一直卡壳,这位老师便破口大骂:你脑子有病啊!这都能一直弹错!然后就走出琴房,让孩子自己练。真不知道这孩子的爸妈为什么会选这样的老师?所以选老师不是越资深就越好。现在越来越多的新一代老师懂得引导和鼓励孩子,不过千万不要矫枉过正,有些老师拼命地夸拼命地给奖励,这也是不可取的。
这次在乐展上听了一个老师的讲座,她是学声乐的。她说小时候练发声,老师说她发声点不对,要往前顶,她一脸懵逼。不断尝试后老师说还是不对,要再往前顶,她还是懵逼。最后她人都顶到墙上去了,老师说还是不对,她。。。这就是典型的用大人的思维教小孩。我个人非常看重老师的表达方式,如果孩子都听不懂你在说什么,你专业水平再高又有何用?
一味地堆曲子赶进度,不教原理和方法。之前在机构遇到一个外部学生,一进店就坐到我们三角琴上面弹,一首耳熟能详的梦中的婚礼,引来了一众家长围观。弹完之后一片掌声,有家长就问:你学了多久啊。他自豪地说:我学了一年半,在附近××琴行学的。哎呀,小子居然还自报家门,这分明是来砸场的。此时我走过去,问孩子还会不会弹其他曲子,他说最近只练这首曲子。我便拿出一本我们机构用的入门教材让他试。这孩子敲的磕磕绊绊,中音区的认音都有问题,全然没有刚刚的风采。孩子他妈见势头不对,便在我军重重包围中牵着孩子逃离战场。接下来我便拿出录好的视频和家长们解释刚发生的一切。这孩子不论从技术动作,节奏,强弱控制都有明显问题,就连坐姿都不对,明显就是生磨硬练啃下来的。
我们都知道,只要基础打好,掌握原理和方法,曲子自然不是问题。但是很多老师会说:那家长就是想看结果啊,就是嫌进度慢啊,我能怎么办?拜托,教育工作者不是应该教对方怎么做吗?怎么反倒被家长给教了?
弹奏和乐理严重分割,这和教材本身也有关系。小汤重弹奏轻乐理,像巴斯蒂安和菲伯尔,都是自带乐理教程的,所以这对老师的要求也比较高。很多老师自身的乐理知识就非常薄弱,这也是上一代钢琴教学遗留下来的问题。但是想学好古典乐,乐理知识可是重中之重。
以前在琴行上班,经常会有人进来弹琴。国人弹的都是作品,牛逼的就弹李斯特,不那么牛逼的就弹理查德。而老外大多都是即兴弹奏。其实单论乐器演奏水平,国人并不比老外差多少。但是创作能力就相差甚远了。为什么一个小小的台湾能涌现这么多出色的音乐人,而我们大陆地区却人才寥寥?
3.考级
业余学琴除了考级还是考级!!用考试来评判教学成果本身没有问题,但是国内的考级真的有起到检验教学成果的作用吗??没有官方认定的考级机构,都是音乐学院和协会自己创办的。大大小小几十家,所以到底选哪家??没有严格的评分标准,只有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不打分的考试还叫考试吗??市场化严重,考级已经完全演变成一门生意,常年通过率都在95%以上。外行人听到考级感觉很厉害,其实比考驾照科目一还容易过。。。相比之下英皇考级含金量要高的多。只是现在英皇在国内的考级点太少,这也是一个问题。
我并不是说国内的考级完全没用,只是不能把考级作为教学目标。很多孩子每年都要考级,要花半年时间准备,完全是靠时间堆上去的。很多孩子最终放弃学琴,和频繁考级绝对有关系。试想一下,你在半年内要学唱三首歌,每天都要练习,而且这三首歌你既不喜欢也不好听,请问你不会唱吐吗??我认为多让孩子参加演出和比赛比考级来的更有意义。上台朗诵比背课文给老师听要强吧!虽然现在比赛泛滥,也有不少水分,但至少比赛打分啊!!

4.老师
现今学音乐的人实在太多,而上一代上两代科班学音乐的人并不多,导致供给不足,因此降低了供给端的门槛。很多小时候学过一点或是大学才学的,也在教学生。我一个朋友的成人学生,零基础在他那学了半年就自己教。他去上课的时候还恬不知耻的请教我朋友教学上面的问题0.0 这是个严重信息不对称的行业,绝大多数消费者对钢琴教育一无所知。且如今市场需求量巨大,所以就出现了不少忽悠人,不负责任的老师。在这也奉劝消费者多问多观察多对比,不要找到以次充好的老师。
结语
现今国内的钢琴教育确实存在诸多病症,这是任何行业发展必然要经历的一个阶段。学钢琴的人多了,这本身是一件好事,量变才能引起质变。从业者不要成天怪市场,怪学生,怪家长,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不断学习和总结。之后我也会经常分享一些行业经验给到同行。
打赏鼓励一下!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官方微信

招募城市商务合作 电话/微信 1870294029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