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新帖

钢琴学习 | 钢琴家-弗朗茨·李斯特,浪漫主义时期的“钢琴之王 ...

[复制链接]

1169

主题

2464

帖子

4799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799
发表于 2022-2-5 18:13:07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IP:北京
弗朗茨·李斯特,著名的匈牙利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伟大的浪漫主义大师。将钢琴的技巧发展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丰富了钢琴的表现力,并且开创背谱演奏法,获得了“钢琴之王”的美誉。以下是钢琴家-弗朗茨·李斯特,浪漫主义时期的“钢琴之王”介绍。




一、钢琴家-弗朗茨·李斯特人物生平介绍
弗朗茨·李斯特(Franz Liszt,1811年10月22日 -1886年7月31日),出生于匈牙利雷汀,匈牙利著名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伟大的浪漫主义大师,是浪漫主义前期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李斯特将钢琴的技巧发展到了无与伦比的程度,极大地丰富了钢琴的表现力,在钢琴上创造了管弦乐的效果,他还开创了背谱演奏法,因在钢琴上的巨大贡献而获得了“钢琴之王”的美誉。李斯特将原来背朝听众的演奏位置变为侧面,使演奏家的情感与听众更易沟通,而且形成了辉煌浪漫的极富个性的钢琴演奏风格,他与同在巴黎的肖邦一起将钢琴艺术推向前所未有的高度。

1、钢琴艺术生涯
1811年10月22日弗朗茨·李斯特生于匈牙利雷汀。李斯特幼年即为钢琴神童,小时候的李斯特就显露出来自己天生特殊的音乐才能。在父亲的指导下,他6岁时就开始学习钢琴,9岁时举行第一场钢琴独奏会,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同时也崭露了头角。

1820年,李斯特去世界的“音乐之都”—维也纳,学习文化知识。经过朋友的介绍,拜车尔尼为师。当时李斯特年方九岁,车尔尼看出他有很大的才能和潜力,集中精力让他弹奏克列曼蒂的奏鸣曲和巴赫、贝多芬、胡梅尔等人的作品。李斯特进步迅速,让车尔尼非常高兴。加上名师指导,李斯特很快就在艺术界立足脚跟,从他十三岁开始,他就在巴黎,伦敦演出。

李斯特来到维也纳的两年后举行了演奏会,当李斯特走上舞台时,看到第一排的观众时顿时惊呆了。原来坐在第一排的是仰慕已久的音乐大师贝多芬。当李斯特演奏完后,贝多芬紧紧地搂住李斯特,亲吻了他的额头。此时,李斯特感受到了音乐大师贝多芬给予他的巨大的音乐冲击力。

1823年在巴黎、1824年在伦敦演出(受到英王乔治四世接见)。

1828年,李斯特在巴黎定居,在住处教授音乐。

1830年,李斯特出席聆听了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首演,并将其改编成钢琴曲。

1831年帕格尼尼来到巴黎演出,他极大地启发了李斯特的想像世界和音乐世界。

1833年起与玛丽·达古伯爵夫人同居,生子女三人。

1840-1847年,在欧洲、俄国等地巡回演出。

1848-1859年,任魏玛宫廷乐长,在此十年中指挥演出大量作品,特别是柏辽兹和瓦格纳的作品,使魏玛一跃而为显赫的音乐中心。

1850年指挥《罗恩格林》的首演。这十年也是李斯特自己的创作丰收的年代:作有《浮士德》和《但丁》2首交响曲、12首交响诗和其他许多作品。

1865年接受低品神职而成为李斯特神父,这一时期创作许多宗教音乐,包括《圣伊丽莎白轶事》和《基督》。

最后5年致力于教学工作,门生中有西洛蒂、拉蒙德和魏因加特纳等人;同时,创作进入重要的新阶段,每首作品的和声都有重要创新,如《愁云》和《死神恰尔达什》,预示了德彪西的“印象主义”。

1886年75岁生日巡回演出,重访巴黎和伦敦,同年在德国拜罗伊特因肺炎发作,在女婿瓦格纳家中去世。

李斯特的作品多姿多彩,极富想象力。充分挖掘了钢琴的音响功能,对演奏者的技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不仅因作品本身的价值,也因它们对瓦格纳、理查·施特劳斯以及后世作曲家们不可磨灭的影响。他的钢琴曲独树一帜,交响诗则开拓了一种新的艺术形式。作为那个时代杰出的钢琴家,他对键盘音乐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2、钢琴个人风格
李斯特的演奏风格继承了克莱门蒂、贝多芬的动力性钢琴音乐传统,发展了一种19世纪音乐会的炫技性演奏风格。飞快的弹奏速度、响亮的音量、炫目的技巧、狂放的气势。这是一种极富个性的钢琴演奏风格,确立起欧洲钢琴演奏艺术史上影响最大的一个流派。

他的钢琴曲独树一帜,交响诗则开拓了一种新的艺术形式,交响曲光彩逼人、想像丰富,宗教作品动人心弦且具前瞻性,歌曲也格调甚高。

在近代音乐史上,李斯特占着独特的地位。很多我们在和声、配器和形式结构方面的成就都是从他那好学深思的精神中发源的。

李斯特早期的一些钢琴改编曲只是为了显示近代的钢琴可以和管弦乐队相匹敌,这是浪漫主义者追求诸艺术的联合的一个典型的标志,技巧卓越的艺术家和他的乐器之间的神秘关系,是浪漫主义的又一特点。

李斯特开创背谱演奏法。背谱演奏法就是不依赖乐谱,只凭记忆来演奏的方法。应该包括两种:第一,记住旋律,即兴演奏(和声伴奏都是即兴的);第二,将原谱原原本本背下来,不需要看乐谱就能演奏。这一种情况居多。

3、钢琴个人贡献
(1)、他创造了交响诗,将诗歌的内容和情感表现融化在交响音乐之中,进一步拓展和深化了标题交响音乐的内涵,为管弦乐创立了新的艺术形式。他强调钢琴的音乐效果,使钢琴音乐具有交响性的管弦乐队的效果和宏伟气势。

(2)、他创作的十九首匈牙利狂想曲渗透了匈牙利民族特点。他的超级练习曲极大的丰富了钢琴教学与演奏。在晚期,李斯特致力于探索新的钢琴技法,这些探索对瓦格纳和印象式声乐产生了重要影响。

(3)、李斯特杰出的学生:
·彪罗是李斯特的女婿,编订过贝多芬奏鸣曲全集的乐谱,是广受欢迎的版本。后来将主要精力转移到指挥上,成为德国浪漫主义指挥学派的代表人物。

·陶西格是李斯特早期弟子中很有才华的一位,李斯特称他的手指为“钢指”,可见其技术之优秀。

·拉蒙德是李斯特最年轻的学生。他以演奏贝多芬的奏鸣曲而闻名,也是最早录制贝多芬奏鸣曲和协奏曲的钢琴家之一。他是典型浪漫派风格的钢琴家。他没有止步于技巧上的表现,更是将丰富的情感灌注于音乐之中,这也是继承了李斯特演奏风格的特点。

·绍尔拜李斯特为师直到李斯特逝世。他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维也纳名声显赫的钢琴家。绍尔的演奏风格端庄、朴实,很少有夸张造作的表情和哗众取宠的噱头,但又不失温暖与亲切,一派贵族学者的风范。

·罗森塔尔十五岁开始跟随李斯特学习直到九年后李斯特去世。他的技术能力及弹奏的准确性是同时代钢琴家中出类拔萃的。

·西洛蒂,李斯特晚年的学生中比较杰出的一位,是俄罗斯钢琴学派的创始人之一。



二、钢琴家-弗朗茨·李斯特人物作品介绍
在匈牙利的乃至欧洲的音乐发展史上,钢琴大师李斯特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他一共创作了13首交响诗,700多首音乐作品,又是现代钢琴技术的创造者之一。他对推动新生音乐风格起到相当大的作用。他那标题性音乐、交响诗音乐、灵活多变的调式和丰富多彩的和声是钢琴作品的主要的风格特点。

李斯特的音乐作品有一重要特征为在每一首作品之前有一标题来诠释整首作品。这样的音乐作品称之为标题性音乐。所谓“标题音乐”,就是有文字作标题的音乐。是一种用文字来说明作曲家创作意图和作品思想内容的器乐作品。他认为这样的形式有利于听众以及欣赏者更好的理解音乐作品。李斯特对标题性音乐的发展起到了深远的影响。单一主题贯穿于作品的发展之中,也是李斯特创作成果中重要的原则之一。在李斯特本人来看。他的这种主题类的变化也正是整个作曲技术中的最基础的特征之一。因此,从雏形阶段的主题出发,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步的丰富主题,最终形成主题。

李斯特创造了交响诗音乐,将诗歌的内容和情感表现融入在交响音乐之中,进一步拓展和深化了标题性音乐的内涵。也为管弦乐创立了新的艺术形式,采用单乐章结构和主题变形手法,对后世的音乐创作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在李斯特开始进行创作的时候。他探索与创新的部分主要就集中在和声部分上。整个和声的组合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主张摒弃过去陈旧古老旋律的束缚。表现出了建立新和声体系与现代调性的愿望。在李斯特的钢琴作品中,他喜欢将原本非常简单的元素进行了相对比较复杂的使用,以便能够获得新的、更好的和声色彩。


李斯特的音乐风格奔放热情又炫技,乐思丰富活跃。他努力创造具有饱满的管弦乐队性质的音响效果,为钢琴弹奏掀开崭新的一页。

他还著书立说,出版多部论文和书信集,他的论文《论艺术家的处境》对改善音乐家的社会地位起到很大的作用。

1、《匈牙利狂想曲》
《匈牙利狂想曲》(匈牙利语:Hungarian Rhapsody)是一组由弗朗茨·李斯特所写的钢琴曲目。全组19首曲目都是以当时匈牙利民歌音调为主题,并于1846-1853年、1882年以及1885年期间所编写。其中第2、5、6、9、12及14首其后由奥地利音乐家法兰兹·达普勒(Franz Doppler)改编以交响乐方式来演奏。

2、《浮士德交响曲》
李斯特根据柏辽兹的建议,读了歌德的诗剧《浮士德》后,情不自禁拍案叫绝,终于1857年写成这部以合唱结束的交响曲。于同年12月5日初演。全曲三个乐章,犹如是三幅大型的肖像音画,都以诗剧《浮士德》中的人物作为标题。

3、《但丁交响曲》
这首交响曲构思于1847年,创作于1855-1856年,共两个乐章。

4、《12首高级技巧练习曲》
15岁的李斯特完成12首练习曲,最后成为著名“超技练习曲”最初的版本,亦称为“超级练习曲”,或“超凡练习曲”,为高级音乐会练习曲。

5、《帕格尼尼练习曲》
6首《帕格尼尼练习曲》是钢琴史上一部影响远大,地位很高的钢琴独奏作品。以精湛且高难度的演奏技巧为特点,把作品的技术性和音乐性结合在一起,从而体现了"练习曲"的艺术魅力,为现代钢琴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6、《瓦格纳改编作品:汤豪舍》
《汤豪舍》(Tannhauser)原是瓦格纳创作的三幕歌剧。作于1842-1845年完整标题为《汤豪舍以及瓦尔特堡的歌咏比赛》。音乐以小号的号角式演奏揭开了典礼的序幕,音乐进入舒展高雅的“高雅主题”,使人们仿佛看到了潇洒的绅士和端庄的贵妇人的进行队列。而《汤豪舍》的序曲可以说是整个故事情节的缩影。整首作品不但技巧繁复且气势磅礴。有三个部分构成,中间部分表现肉欲感的维纳斯堡的世界,前后两个部分是虔诚的朝圣者的音乐。而且这是一首结构宏大的歌剧改编曲,从各种快速音阶、琶音、双音到左右手跳跃的八度、和弦,是典型的李斯特笔下的炫技式作品。

7、三部《旅行岁月》钢琴曲集
三部《旅游岁月》钢琴曲集,共3集。第一集《瑞士》(9首);第二集《意大利》表现的是意大利的艺术作品中所产生的感觉(7首);第二集补缺《威尼斯与拿波里》(3首),描写的都是风光;第三集》(6首)则是自由选择题材。

8、《爱之梦》
《爱之梦》,S541,实际上是3首夜曲,据乌兰(Ludwig Uhland,1788-1862)与符利拉德(Ferainand Freiligrath)的诗上所附《男高音或女高音独唱用的三首歌曲》(Drei Lieder Für eine Tenor oder Sopran-Stimme)的编曲。共三首:1.据乌兰的《高贵的爱情》(Hohe Liebe)而谱曲,富于表情的小行板,降A大调。2.据乌兰的《神圣的死亡》(Seliger Tod)谱曲,极似慢板,E大调。3.优雅的快板,降A大调,据符利拉德的《尽其所能爱的去爱》(O lieb,so lang du lieben kannst)谱曲。

9、《弄臣》
钢琴改编曲《弄臣》(也叫《音乐会自由改编曲》Paraphrase de concert)是1859年李斯特以威尔第的歌剧中一段著名的四重唱《赞美你,爱情的女神》为材料,重新组织改编而成的一首钢琴曲。

10、《唐璜的回忆》
李斯特根据莫扎特歌剧《唐璜》改编的钢琴曲《唐璜的回忆》是李斯特众多改编曲中的精粹,技术之艰深,场面之宏大,在原作的丰富表情上制造出惊人的气势。《唐璜的回忆》被称为是难度非常高的钢琴曲之一,鲜有人弹奏。

11、《诺玛的回忆》
《诺玛的回忆》是李斯特《诺玛》启发而写的一首大幻想曲。它技巧艰深、篇幅宏大、音色辉煌灿烂、情潮佚宕磅礴,浓缩了最震撼人心的剧情,表达了李斯特最炽烈和崇高的赞颂之意。

12、《森林的呼啸》
《森林的呼啸》是李斯特呈现给其弟子普鲁克纳的《两首演奏会用练习曲》之一,这两首乐曲作于1862-1863年。

13、《前奏曲》
李斯特13首交响诗中的第三号,是李斯特交响诗中最著名的一首。该曲最初写于1844年,是根据法国诗人奥特朗(Autran)的诗作《四元素(风、水、星、土)》谱写的合唱套曲的前奏部分,1854年李斯特将其改写为独立的交响诗,并配上了另一位法国诗人拉马丁(Lamartine)的诗作《诗的冥想》中的一篇。



以上就是钢琴家-弗朗茨·李斯特,浪漫主义时期的“钢琴之王”介绍~~~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打赏鼓励一下!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官方微信

招募城市商务合作 电话/微信 1870294029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