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结果上来说,是的。(当然不一定非通过“唱名”来记忆,有的人更习惯用音名,也有的人对不同的音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的对应方式,比如说依靠色彩或者图像记忆)
从过程上来说,直接一个一个唱名地去记显然是过于麻烦和低效了。
做个类比,怎样去尽可能高效、准确、稳定持久地去原文记忆一篇文章?是一开始就一个字一个字地去强记吗?显然,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这样是不科学而低效的。
我们首先需要知道整篇文章包括了大概什么内容,然后将其进行结构进行分段,然后找到每一段的中心思想,以及其他围绕这个中心思想来做具体描述的语句。
结构上都捋清楚之后,然后再开始进行具体详细而精准的记忆。
回到乐曲中也是同理。我们首先需要给这个乐曲的结构做好划分,比如说奏鸣曲就要分为“(引子)——呈示部——(发展部)——再现部——(尾声)”,呈示部和再现部还可以再细分出主部主题和副部主题。然后还可以再根据乐句再做细分,把它看做一个完整的“故事”,它的“起、承、转、合”都分别在哪里,等等。
在把结构做好整理之后,再开始对其进行记忆。而且也不必一个音一个音地去记,而是“一块一块”地去记。比如说这一个小节所有音都属于CEG这一个和弦,以它的分解琶音形式出现,下一个小节所有音都属于GBDF这一个和弦,等等。就像看文章也没有人会一个字一个字地看,也都是以词句为单位,“一块一块”地浏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