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能需要考虑两种情况,1. 曲目难度是不是超过现有水平过多;2. 总出错是表象,核心原因是什么?是因为某些小节老出错?是因为演奏场合过于紧张手误出错?还是因为......
虽然可能出现的“症状”会大体相似,但是实际原因的不同,解决方案是不同的。
第一种情况,选择的曲目难度,超过现有水平过多。即使是硬生生地啃下来了,但是流畅也比较费劲,而且因为手指能力的限制,可能能弹,但是不能说弹得有多好,或者音色多么好听。这种情况出现在成人学生中,尤其是自学的成人学生中比较多,通过书,视频等进行了趴谱,对应琴键和手指,然后熟练等学习,但其实比较痛苦的情况是大多没有合理的学习方法,所以会以记忆为主,如果记忆为主,时间一长就容易模糊。凭靠记忆的话,出错概率和出错点相对会比较随机,大脑状态不是太好也会出现情况,偶尔碰错键了断片了也会有这样的情况。
针对钢琴来说,经过数百年的发展,也是一门相对比较有沉淀和体系的学科,所以有其本身的学习方法和学习逻辑,遵照其规律和方法,就容易事半功倍。反而速成直接上手一些远超水平的曲目,更容易回到原点。我的成人学生,并不会因为打了基础而变慢,反而是越来越快。因为有比较扎实的基础的情况下,识谱速度和手指能力都会正向上涨,这样每次再面对新曲目的时候接受的会更快,弹熟练流畅,融入感情和进行演奏和表达也会更容易投入和兼顾更多的点。并且无论能够走到哪里,只要基础在,想要捡起来的时候也都可以继续,但是如果是凭靠记忆的某1首或者某几首曲目的话,那就不好说了,曲目可能已经遗忘了,也没有相应方法的掌握和训练,可能识谱无法独立完成或者会很慢。
第二种情况总出错是表象,核心原因是什么?是因为某些小节老出错?是因为演奏场合过于紧张手误出错?还是因为......如果核心原因是第一种,某些小节老出错,那么,需要考虑练习过程或者习惯中的两个问题:
1. 新曲首次练习的时候,辨认是不是非常的仔细,还是说囫囵吞枣先过去,发现错音再改正,没有发现的就一直弹熟。
这种情况是比较可怕的,尤其是对于成人学生,因为先入为主的习惯还是比较强大的,如果在不知的情况下把错误反复熟练了,那就更麻烦了,因为在改错的时候要和原先的练习进行对抗。需要慢练,先把错误改过来进行准确输入,之后再进行加速和恢复进原曲。
2. 如果每次的练习总是习惯性地从头到尾进行练习,没有将常错小节单独进行练习,并入乐句进行练习,则熟得越来越熟,不熟的依旧不熟。
如果是因为演奏场合过于紧张手误出错,这个可能太紧张的时候难免都会有这种情况出现,所以需要熟练的同时,多去尝试演奏的机会,微型的可以录视频,小型的可以给家人朋友弹,更多大中型的机会都可以去试试,增强临场应变的适应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