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觉得看电影去电影院的效果一定是最好的,但我绝大部分的观影经历都是自己家屏幕前。如果让我选我希望每一部影片都在电影里院里好好看,但这么做的话我可能会少看至少百分之九十的电影。对我喜欢的影片来说,电影院或者手机上看我的喜怒哀乐都是一样被牵动;对于我不感兴趣的片子来说,电影院椅子上睡起来当然没有自己的床舒服。
学钢琴是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不能像做物理题一样“假设在一个纯净光滑无摩擦力的平面上一个小车水平方向匀速。。。。”,不存在的。所以你要分析优劣势,必须,必须,必须要分析具体情况下,根据个人不同情况的资源优先级,来判断一个东西对你此时此刻优势大还是劣势大,而不是一概而论。
同样的老师,同样的时间和精力成本,同样的价格,学钢琴线下一定比线上好,period,毋庸置疑。线下我能手把手带你感受;我的音容笑貌能3D环绕在你身边让你从各个角度体会,感受我(你)整个人的魅力(可能是坏事);你能闻出我对男士香水的品味(可能是坏事);你能不用通过网络的压缩听到我几乎无损的人声,琴声;如果可以上面那三项“同样”条件成立,我要是个学生,我一定选线下。但问题就在于,上述三项假设条件几乎不可能同时成立。
不说网络教学,任何东西网络化,往往代表选择多了很多,时间和交通成本降低了很多,由于提高了竞争程度导致价格也能同样合理很多(国内钢琴教育市场不一定成立)。
第一个说说选择。不用看什么钢琴教学这种小众的东西,就说网上交友。当然线下交友能办的事情多了很多,但是线上对于我这种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来说,则更有机会和更多更优秀的人互相取长补短。如果你不是住在大一线国际化且拥有很多音乐学府的城市,就中国目前这个国内钢琴师资力量的分布不均匀程度来说,你在你附近能找到的老师资源和网络能提供给你的是天壤之别。
第二说说时间和精力。 我觉得没啥好说的。我很清楚的记得小时候坐四十分钟车去音乐学院老师家上课,上一个小时再四十分钟后来。而且这前后的吃喝拉撒,其他事情都要围绕着安排好。现在打开你的设备,上课,下课,该干嘛干嘛。是的,很多时候上课之前五分钟我还在床上。不说别的,宽裕的时间让我有更加灵活安排的能力,交通的时间和费用省下来都可以花在钢琴上。很多传统产业开始网络化的时候都是一百个不适应,失去了一些“仪式感”,但大浪淘沙,时间会给答案。
第三说说价格。咋说呢,国内的钢琴教学价格据我了解是比较奇怪的,价值和价格背离比较严重。首先同样的价格,你可能买到好的也可能买到次的,就像逛古董市场一样,买到假的只能怪自己眼力不行。从质量上说一方面各大综合大学为了丰富学科系统建设现在啥大学都有个音乐系,什么理工大学,电子科技大学都冒出来个钢琴专业,而招生按照艺术生走,意味着文化课要求降低不少。所以除了一部分真的热爱音乐但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去专业音乐院校的学生,出现了一大批文化课实在学不动想一两年通过音乐专业“曲线救国”上个大学的学生群体,这些学生上学和毕业之后很多流向了钢琴教育市场,而且都有”专业背景", 收着“专业价格”,所以这种情况和线上线下关系不大。 其次因为钢琴毕竟是西方音乐,西方乐器,所以无论从质量还是价格咱们得国际拉横了看,这么一看就更离大谱。从教学能力,教学经验,演奏,理论研究水平,表演经验,接触古典音乐界最新一流资源的能力,和中国家庭的平均收入来说,我觉得中国的消费者有点太难了。我看到很多拿着外国人几分之一的收入,花着远高于国外的价钱,买着一些抱残守缺,闭目塞听,更新严重滞后的产品。多的不说了,总之就是这畸形的市场是众多原因造成的,也不是只有钢琴这样,所以价格没啥好说的。
我觉得作为家长和学生来说,首先将钢琴作为一个整体,在你的生活中为她分配合适的精力和资源。然后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比如周围有没有非常好的老师? 线下对比线上的师资力量,交通成本等等做个综合分析,甚至可以具体量化打分,然后相信数据。比如我小时候虽然要花四十分钟去老师家,但是是去专业音乐学院专业老师家,很多人觉得这四十分钟是值得。但假如你要开一个小时车去一个总共弹了两年钢琴的老师的课,是不是可以考虑线上?如果你的课业很紧张,兴趣爱好又不止钢琴一个,那要不要尽可能的节省一切时间成本,雨露均沾的学?等等。把学习当做一种投资,投资钱,时间,和精力,投资最怕的就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钢琴很好,但不是你生活的全部,量力而为。但如果好老师就在身边,各方面成本符合你的生活节奏,那么优先线下。
作为教育者来说,就一句话:如果你要给家长介绍线上教学的优势之前都不知道什么是线上教学的优势,都无法发自内心的说出个一二三来,那就不要自欺欺人了。我记得去年这个时候我刚来钢琴世界介绍了一本书,后来有些老师就买了这本书打着这本书的幌子教一些不求甚解似是而非的东西,让我觉得有些环境里还是少说点比较好。所以特此声明,上面是给家长和学生看的。
在家做饭好还是点外卖好? 会做有空做就在家做, 不会做没时间就点外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