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誉为“钢琴王子”的李云迪被报道因嫖娼被抓,命运迎来了黑白转折。
从小被誉为“神童”的李云迪,给人的感觉一直是一个儒雅的翩翩公子,堪称“高质量男性”。
成就最高的时候,还被誉为“中国的肖邦”,可如今的结局却让人意想不到,实在让人大失所望。
那些年,李云迪的天才成名史,正在一点一点走向人生灰暗的边缘,不会再有下一个“李云迪”。
一、
李云迪是一个重庆孩子,曾叫李希熙,到了5岁的时候被爷爷改名李云迪,寓意他能“启发和行走”,然而走到最后也没有辨别黑白。
很小的时候,长相可爱的李云迪就展现出了极高的音乐天赋,常常跟着收音机唱歌,而且学得非常快。
比如爷爷奶奶用收音机放那首《回娘家》时,3岁的李云迪几乎听得入迷。
也正是李云迪从小就对音乐极度的敏感,一家人才决定好好培养他成才。
李云迪一岁时
到了4岁那年,父母给他买了一个手风琴当生日礼物,还把他送到了少年宫学习手风琴,老师是谭建明。
果不其然,李云迪的音乐天赋超乎寻常,学了一年就通过了手风琴的5级考核。
更加厉害的是,他还在四川少儿手风琴比赛中一举获得了冠军,演奏的是《花儿与少年》。
那一年,李云迪才5岁,堪称一个音乐神童,未来无限可期。
所以,从一出生,李云迪就是被上天眷顾的孩子,在天赋的加持下他在未来一飞冲天。
手风琴学会以后,李云迪开始在7岁那年,正式学习钢琴,这个让他改变一生的乐器。
到了少年时期,李云迪的成就更加惊人。
因为音乐天赋很高,李云迪学习钢琴也非常神速。
父亲为了让李云迪安心学习钢琴,可以说是不惜一切代价。
7岁那年,因为知道李云迪对钢琴情有独钟,于是借了4000块钱给他买了一架钢琴。
要知道,4000块钱在80年代末可是一笔巨款,足以见得父母望子成龙的殷切希望。
李云迪的钢琴启蒙老师是吴勇,对李云迪极其欣赏,早早就看出他是个好苗子。
为了培养李云迪,老师吴勇专门把他从少年宫调到了钢琴班,而且让他闭关三年,潜心学习。
他为了培养李云迪,还立下了一个规矩,不让李云迪参加任何比赛。
可李云迪的天赋异禀,很快让老师吴勇改变了想法。
在李云迪学习钢琴的时候,老师吴勇发现他总和别的孩子不一样。
于是就主动带着他参加了“小新星杯”,结果李云迪果然没让老师失望,直接入围决赛斩获优胜奖。
这个成绩让老师吴勇非常激动,但同时又觉得自己已经无法教他,于是就给他交给了但昭义教授。
但昭义不是一般人,他是四川音乐学院的教授,带着李云迪走上了专业的钢琴之路。
一个天才少年,很快就要一鸣惊人。
二、
跟着但昭义教授学习钢琴,李云迪开始把天赋放大,他每天努力练琴,几乎没有童年生活。
除此之外,他小小年纪就每周末坐火车从重庆到成都练习钢琴,一直这样坚持下去,从不觉得累。
不过,李云迪是真的热爱钢琴,上文化课的时候都会在桌子上练习弹钢琴的指法。
连父母管教和惩罚他的方式,都要变成把钢琴盖合上,如此痴迷又何谈不成大器。
所谓不疯魔不成活,对他来说,童年的所有乐趣都寄托在了那架充满梦想的钢琴上。
也正因为对钢琴的极致狂热,也终于换来了少年的惊人成就。
李云迪与但昭义教授
11岁那年,李云迪报名参加了重庆少儿钢琴比赛,一举夺得了第一名。
可这个时候,李云迪悲喜交加,一个钢琴教授说他手小,将来对弹钢琴影响极大。
这个事情,对李云迪打击不小,但他并没有轻易放弃。
到了12岁那年,李云迪带着冲劲参加了“华普杯”全国少儿钢琴比赛,再次斩获了冠军。
这时候,一个评委也说李云迪手比较小,以后想要成为一名职业钢琴家是一件很难的事。
此刻,李云迪内心像是被浇了一盆水,将那团梦想火焰差点熄灭,一度想要放弃挚爱的钢琴。
就连父母也开始犹豫,让李云迪读普通中学还是考音乐学院附中?
就在关键时刻,老师但昭义的鼓励,让他重新燃起了对钢琴的希望。
看到了老师和父母的决心,他也开始给自己鼓劲,并下定决心报考四川音乐学院附中。
功夫不负有心人,李云迪最终以96分的第一名成绩被录取。
那一年,12岁的李云迪才算被彻底打开了梦想的枷锁,开始放开一切追逐钢琴梦。
在国内的钢琴比赛中屡获冠军,李云迪开始将目光投向了更高的国际舞台。
13岁,李云迪远赴美国参加国际钢琴比赛(决赛中年纪最小),第一次参加国际大赛就获得了第三名,天才少年开始走向国际。
回国后,老师但昭义为了更好地将李云迪培养成才,又把他转到了深圳艺术学校。
这样做的原因,就是想让李云迪更好地和国际接轨,锻炼自己,提升知名度。
到了深圳艺术学校后,李云迪开始跟着深圳交响乐团去欧洲演出,让他长了不少见识。
最主要的是,他还第一次登上了国际舞台,演奏了黄河钢琴协奏曲,饱受赞誉。
而这首曲子又让他两年后再获大奖,在第一届中国钢琴作品比赛中获得了第一名。
15岁的李云迪,开始在国内外有了一些名气,“钢琴王子”的道路变得愈发敞亮起来。
后来他在荷兰比赛,改编了莫扎特歌剧《唐璜》,演奏了钢琴曲《唐璜的回忆》。
此次比赛,李云迪斩获了第三名和“公开奖”,而且被一位荷兰演出经纪人高度赞誉。
“你是真正的艺术家,将来一定会成为世界有名的钢琴家,另外两位获奖者只适合做教师。”
成为一个艺术家,李云迪第一次有了更大的人生理想,但这个理想也被他多年后亲手毁灭。
三、
转眼长大成人,李云迪终于迎来了人生最高光的时刻。
2000年,李云迪被选派参加了第十四届肖邦国际钢琴比赛,这可是级别最高的国际钢琴比赛之一,李云迪的机会来了。
李云迪一路过关斩将杀入了决赛,最后凭借演奏肖邦《E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斩获了肖邦钢琴比赛金奖。
李云迪当时比赛有多惊艳呢?
评委会主席雅辛斯基说:“从第一轮起我们就感觉到本届比赛有第一名了。”
获得第三名的俄罗斯选手还没等第一名公布,就直接把李云迪高高举起。
那一晚,整个音乐大厅和波兰只属于李云迪,他也成为了开赛以来最年轻的金奖得主。
更重要的是,他也成为了获得如此高奖项和荣誉的第一人,一鸣天下知。
获奖后,李云迪在报纸上说了一句:”妈妈我成功了。”
那一年,李云迪18岁,年少成名的他被誉为“中国的肖邦”。
但是他对于如此高的成就,却也谦逊地说:
“我不是神童,只是有一点天分而已。没有后天的不断努力,我也不会在第14届肖邦国际钢琴赛上夺冠。”
享誉国际,颇负盛名后,李云迪成为了全国,甚至全世界追捧的偶像,掌声不断,鲜花拥簇。
此后,登春晚,参加重大活动的演出,李云迪又逆袭成了“钢琴王子”和“钢琴诗人”。
虽然早早成名,但李云迪始终给人一种与世无争的高雅心态,后来从高峰退下,去国外留学深造。
此后的多年,李云迪变成了大家眼中,一个不落入凡尘的“王子”,一心为了艺术而活,最后却化作了劫难。
一念之差,天差地别。
这个美好如梦的形象,不过是过眼云散,最后瞬间消散。
王子也有童话破灭的时候,曾经那个天才少年有多惊艳世人,如今就有多浑浊不堪。
在2021年10月21日晚,李云迪被报道在北京因嫖娼被拘,人生彻底走向陷落,犯错就要承担代价。
人生得分清黑白,不管曾经多么辉煌耀眼,走向了堕落边缘就再也无法彻底驱散黑暗。
因为他带给人太多美好和希望,却又瞬间将所有光亮浇灭,失望是他无法带给人们最大的伤害。
所谓一念之差成千古恨,李云迪的人生至此被彻底分隔,他从白走到了黑,自毁前程。
PS:首先我要诚挚感谢大家能抽时间读完此文。
我是1号唠嗑员,业余讲故事,职业唠嗑员。唠万象娱乐,嗑人生百态。
专注于讲述深度娱乐(不八卦)和经典人物故事,经典影评。所以就开了个叫“1号唠嗑员”的微信公众号(ID:laokeyuan01)。
也希望能通过讲述更多经典故事,带给大家更多思考和让自己变得更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