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影《海上钢琴师》由意大利导演朱塞佩•托纳托雷执导,改编自剧本《1900:独白》荣获1999年意大利电影金像奖最佳导演奖。讲述一名出生在蒸汽船的弃婴被煤矿工人收养被取名1900,从小在船上长大因对钢琴有天赋,无师自通成一名钢琴大师的传奇故事。
陆地是一艘更大的轮船,轮船是一个缩小版的陆地,层次分明,富人区,穷人区,影片以浪漫荒诞的手法展现了1900的悲剧人生,生于斯死于斯,留下来的只有一张机缘巧合下保留的唱片,证明他存在过。
轮船上,富人区的花天酒地后,留下来的是一片狼藉,底层煤矿工人丹尼趁着休息的时间,跑到富人区看有没有遗留下来的首饰金钱,偶然在吧台的角落发现了一个弃婴。他的母亲本意是希望孩子能遇到一个富人,能够收养他,让孩子的起点更高,不用跟自己受苦,不巧遇到上来捡漏的丹尼。
自此小孩有了一个名字1900,他对钢琴天生有种亲切感,在第一次听到琴声,就迷上了这种如梦如幻的声音。从第一次接触钢琴就展现了他的才华,没有乐谱,随心而为创作和演奏独属于自己的音乐,黑白键上飞舞的双手,谱写着毫无章法又能抓取听者心弦的优美旋律,目光中的每一个人都是他的乐谱,富人的盛气凌人,穷人的畏畏缩缩,都会通过他的双手以音乐的形式演绎出来,他的身上永远散发出一股无拘无束洒脱的气质,影片通过主人公独特的音乐出色的运用,独特的叙事手法赞扬了主人公纯粹的音乐信仰。
一个人,一架钢琴,一艘轮船,一片大海,一趟旅程。船还是那艘船,海还是那片海,人还是那个人。只有听众不停在变,麦克斯就是其中一个,落魄的小号手,为了生活搭上了这艘轮船。
波涛汹涌的夜晚,轮船剧烈的摇摆,晕船的痛苦让麦克斯难以入眠,寻着音乐声找到随着海浪声演奏的1900,为了使麦克斯摆脱晕船的痛苦。他松掉了钢琴的固定栓,邀请麦克斯同坐一凳,随着轮船的摇摆节奏而演奏,从大厅到走廊,直到钢琴撞烂了船长的大门,通过这一画面刻画了1900的率性,叛逆,无拘无束的音乐魅力。
声名在外,带来的不止声誉,还有不必要的麻烦。钢琴比斗时,镜头对坐着的1900和站着的杰利采用了俯拍和仰拍,表现了成名已久的钢琴家杰利对新生代钢琴家1900的不屑,自大与傲慢。一方的盛气凌人到表情麻木,一方的随性而为到专注于音乐的演绎,听众从看热闹的心态到震惊,用面部神态来表达起伏不定的情绪,流露出对1900的无拘无束的艺术情感。
无论是在富人区的演奏还是穷人区的演奏,1900从不吝啬,他的目光好似能看到人的内心,将一个人的内心用音乐的方式演绎出来,直到目光落在从窗外路过的女人身上,她的内心是多么的纯净,1900沉醉在其中,音乐也随之变的温情,影片用这一镜头来演绎1900的内心,对爱情的向往是有声音的,也为1900的下船埋下了伏笔。
并不是我看见的东西让我停下,是我没看到的让我停下。1900在楼梯上短暂的停留后说出来的一句话,他就这样看了一眼陆地,转身回到了船上,对未知的东西都是会有恐惧感,1900活在了轮船这个小世界,钟其一生。
声音的运用是这影片最大的亮点,电影采用了旁白开篇,贯穿全片,交代了故事的发展,解释影片的情节,更好的让观众对影片主题的理解。
影片运用叙事方法,由1900的音乐知己麦克斯的回忆展开,讲述了1900的一生发生的音乐故事,强调了1900纯粹的音乐信仰。整片实现了影像与音乐的完美融合,音乐贯穿了影片始终,体现了音乐的独特魅力。随着弗吉利亚号的退役,爆炸声的响起,1900与伴随他一生的轮船沉入海底,电影到了结尾,有人说1900不存在,只是落魄的小号手麦克斯的一个幻想而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