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诺奖官网介绍,诺贝尔经济学奖全称“瑞典中央银行纪念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经济学奖”(The Sveriges Riksbank Prize in Economic Sciences in Memory of Alfred Nobel),设立于1969年,并非根据诺贝尔遗嘱设立。
从1969至2021年,53次颁发诺贝尔经济学奖共授予89位获奖者。其中,25次为单人独享,20次由两位获得者分享,8次由三位获奖者分享。
从年龄来看,最年轻的得主是来自麻省理工学院的埃丝特·杜弗洛,2019年获奖时为46岁。当时,埃丝特·杜弗洛与其丈夫阿比吉特·班纳吉以及哈佛教授迈克尔·克雷默共同获得诺奖,以表彰他们“在减轻全球贫困方面的实验性做法”。
而数据显示,包括埃丝特·杜弗洛在内,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中仅有2位女性,埃莉诺·奥斯特罗姆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女性,其于2009年获奖,主要研究政治经济学,为美国公共选择学派的创始人之一。
此外,最年长的得主是里奥尼德·赫维茨,2007年获奖时已90岁,他也是所有诺贝尔奖项中最年长的获得者。
89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中,美国国籍仍占据绝对优势,获奖者多来自各国知名院校。其中,芝加哥大学经济学家捧得最多诺奖,另外加州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也与诺奖得主渊源颇深。
诺贝尔物理学奖
北京时间10月4日,20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揭晓,Alain Aspect、John F. Clauser和Anton Zeilinger.获奖。以表彰他们在量子信息科学研究方面作出的贡献。奖金为1000万瑞典克朗。
2021年——美国两位科学家David Julius和Ardem Patapoutian共同获奖,获奖理由是“发现了温度和触觉感受器”。
2020年——美英三位科学家Harvey J. Alter、Michael Houghton、Charles M. Rice获奖,获奖理由是“发现了丙型肝炎病毒”。
2019年——美英三位科学家William G. Kaelin Jr, Sir Peter J. Ratcliffe和Gregg L. Semenza获奖,获奖理由是“发现了细胞如何感知和适应氧气的可用性”。
2018年——美国科学家James P. Allision和日本科学家Tasuku Honjo获奖,获奖理由是“发现了抑制负面免疫调节的癌症疗法”。
2017年——三位美国科学家Jeffrey C. Hall, Michael Rosbash和Michael W. Young获奖,获奖理由是“发现了调控昼夜节律的分子机制”。
诺贝尔化学奖
北京时间10月5日17时45分,瑞典皇家科学院将2022年化学奖颁布给Carolyn R.Bertozzi,Morten Meldal,K. Barry Sharpless,表彰他们“对点击化学和生物正交化学的发展”。奖金为1000万瑞典克朗。
2021年:德国科学家本杰明李斯特 (Benjamin List) 和美国科学家戴维麦克米伦 (David MacMillan)因“对不对称有机催化的发展所作出的贡献”,荣获2021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2020年:法国科学家埃马纽埃尔卡彭蒂耶(Emmanuelle Charpentier)、美国科学家詹妮弗杜德纳(Jennifer A. Doudna)因“开发了一种基因组编辑的方法”,荣获2020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2019年:美国得州大学奥斯汀分校约翰古迪纳夫教授(John B Goodenough)、纽约州立大学宾汉姆顿分校斯坦利惠廷厄姆教授(M.stanley Whittlingham)和日本化学家吉野彰(Akira Yoshino)因在“锂离子电池的发展”方面作出的贡献,荣获2019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2018年:加州理工学院科学家弗朗西斯阿诺德(Frances H. Arnold)、密苏里大学科学家乔治史密斯(George P. Smith)及剑桥大学MRC分子生物实验室格雷戈里温特(Sir Gregory P. Winter)因在 “肽类和抗体的噬菌体展示技术”方面作出的贡献,荣获2018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2017 年:瑞士生物物理学家雅克迪波什(Jacques Dubochet)、德裔生物物理学家约阿基姆弗兰克(Joachim Frank)和苏格兰分子生物学家和生物物理学家理查德亨德森(Richard Henderson)因“研发冷冻电镜,简化了生物细胞的成像过程、提高了成像质量”,荣获2017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6. (单选)10月10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2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经济学家本·伯南克、道格拉斯·戴蒙德和菲利普·迪布维格,以表彰他们在( )。
A. 对劳动经济学的实证贡献
B. 银行与金融危机研究领域的突出贡献
C. 对拍卖理论的改进和新拍卖形式的发明
D. 在减轻全球贫困方面的实验性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