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2-11-16 12:52:06
|
显示全部楼层
IP:北京
教育就是充斥了冗余和低效。
比如说英语和数学,同样可以套用题主的问法。“英语四/六级考出来不知道该干嘛,还是没办法和外国人交流,美剧不借助字幕还是看不懂。“
如果这个逻辑成立,大部分人读大学都毫无意义。因为大学以通识教育为主,不是简单的职业培训。如果仅以胜任工作为目的,中学教育+职业培训足矣,读大学就是彻头彻尾的浪费。
但现实是,没有大学文凭,就很难找到像样的工作。甚至现在本科学历都不够了,大家又纷纷去考研,连博士都开始扩招了。
很少有人抱怨从小学到大学被强迫学了一大堆无用的知识,可奇怪的是,到了钢琴这里大家又忽然变得苛刻起来,觉得一定要能在就业市场变现,否则就会觉得自己很亏?
我想,主要的原因是学钢琴需要自掏腰包,文化课的学费大部分被国家cover了。人们总是对免费的东西很无感,但对于需要自己花钱的东西就变得格外敏感了。
试想一下,如果公立教育都改音体美,数理化需要自己花钱补,题主还会问学钢琴有没有意义么?很明显,题主是错把学钢琴当职业培训了。包括学钢琴在内的艺体教育不应该是以就业为导向的培训,而是以完善人本身为目的的通识教育。通识教育都带点“无用之学”的意味,搞清这一点就能避免很多认识上的错误。
所以我是很支持国家将“音体美”科目纳入中考的。国家存在的意义就是引导大家去关注有长期价值的事,哪怕这件事短期没有什么直接明显的收益。音乐就是一门看起来无用,但潜在有巨大价值和好处的学科,非常有必要在国家层面上支持和推广。
总之,把学钢琴当陶冶情操就可以了,想靠学钢琴挣钱就大可不必了。事实上,现在连音乐学院毕业生的处境都很不妙,考个业余钢琴认证就更别指望自己能干啥了。
有哪些音乐专业学生知道了会流泪,非音乐专业学生知道了会沉默的残酷现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