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音乐画画和绘本下手做的启蒙。
(一)听音乐
音乐是幼儿艺术教育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婴儿从出生起,听觉发展就要比视觉发展快,音乐也就能成为宝宝接触最早的艺术。培养1一3岁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对感知力、想象力、创造力的提升都有很大的帮助。所以很多有意识的妈妈在孕期就播放音乐、儿歌给宝宝听。
父母要注意的是,给宝宝听音乐的时候,要注意富有童趣的歌曲才能吸引注意力。节奏轻快、旋律优美、活泼,内容贴近生活、朗朗上口的儿歌,最适合幼儿听。一些具有艺术水准的钢琴曲,比组《四小天鹅舞曲》《致爱丽丝)等,也非常适合幼儿听。当听到欢快的歌曲,跟随音乐摆动身子,脸上洋溢欢快的表情时,宝宝就是在享受音乐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父母要富有表情地给宝宝哼唱儿歌,配合着节拍做一些简单的动作,让宝宝更好的模仿父母,享受音乐。当然,由于3岁以下宝宝的语言发育还不成熟,我们不要对宝宝有过高的要求,只要保持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就够了。
(二)画画
美术启蒙教育从婴儿出生的时候就可以开始了。我们要让宝宝早早的获得画画的机会。很多父母担心宝宝把家具、墙壁弄脏后不易擦洗,这其实抑制了他们对美术的兴趣。美术作为人类艺术的一大门类,对个体审美能力的影响十分重要。幼儿的美术活动就是要让宝宝通过绘画等形式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让幼儿在创作过程中学会表达和收获喜悦。
爸妈要注意的是:1-3岁的幼儿对美的事物的欣赏能力还没完全建立,美术的表达会更倾向于感性成分,宝宝更在意欣赏对象的内容是否贴近他们认为的现实,幼儿美术的真谛在于宝贵的真实性和想象力。家长可能会觉得宝宝的画不太符合成年人的审美,这是正常的,不要过多干预。宝宝的感官和情感是丰富多彩的,所以要给宝宝自由涂鸦的充分时间与空间,让他们多接触自然、社会、家庭的各种事物,扩展他们的美术经验。
在引导宝宝涂鸦的时候,需要着重提升他们对色彩的敏感度。家里的纸杯、盒子、蛋壳等都可以用作涂鸦的材料。粘贴画不仅能培养宝宝的审美能力,还能锻炼她们的手、眼功能,也促进幼儿小肌肉群的发展。
三) 绘本
绘本是一种图画敌事书,是图文交织的艺术形式,绘本里的图画占比较高,能吸引宝宝的关注。从艺术审美教育的角度来看,绘本色彩鲜艳、形象鲜明,可爱的故事情节跌宕起伏,能在宝宝培养欣赏图画故事的同时,帮助宝宝建立早期阅读的兴趣,同时也能帮宝宝发展艺术想象力。
绘本里丰富的幼儿知识,能够发展宝宝的语言能力,更能使他们感受到艺术美感和满足感。
幼儿的认知和语言发展水平都还处于起步阶段。他们在听故事的时候,更在意的是画面是不是漂亮、故事是不是有趣,以及故事中或聪明或勇敢、或活泼可爱、或超级能干的人物形象,而不是其中所蕴含的道德内容。所以,父母在给幼儿讲图画故事书的时候,除了要注意声情并茂、活泼有趣,也要注意寓教于乐,不断引导宝宝体会故事里所蕴含的深层次情感和道德,比如说主人公的善良、勇敢,勤劳、自信等宝贵的品质。
故事里的人物以及他们的经历会对宝宝产生很强的吸引力。父母要抓住这一点,适时地告诉宝宝真善美与假恶丑,在潜移默化中传递给他们积极向上的能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