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5-7-23 07:51:16
|
显示全部楼层
IP:北京
发力技术其实很好说的,之所以你觉得看不懂,说白了就是没有清楚地讲明白什么叫做发力技术。
从一个完整的发力技术来说,是包含了4个部分的,只有这4各部分,全部讲清楚过。才能说是学完一门学完整了一门发力技术,而这,在国内钢琴教学里,基本没有。
4个部分,分别是,发力点,运动形式,运动效果,以及运动极限。
发力点,很好理解,就是你完成触键动作的“主要”发力源。
所有已知的发力点,包含了,手指指节,掌指关节,手腕,前臂肌肉群,大臂肌肉群,5个发力点。
这个5个发力点,都可以完全不依赖其他发力点的运动以及辅助,直接完成触键的动作,属于是,主要发力源。
但,同样为发力点,有些发力点,不适合的。
首先,5大发力点,区分两类,一类是单点发力。即,没有可以替换的发力点,每次发力,只能以同样的部分进行,因此需要以降速解决放松问题。
这种发力点,完成“单次”触键动作,大概是0.1秒一次。
而另一类,是肌肉群组发力点,由于有可以替换的发力点,所以不需要降速。
这种发力点,完成单次的触键动作,大概是0.06秒一次的速度。
在发力点上,有了区分,可以让人拥有接近一倍的运动速度。
呐,你所谓的贴键,以及高抬指,有用好的发力点?用的是较差的,差了一倍的吧,那自然就效果不佳。
发力点就类似于汽车的发动机了,功率差一半,咋整?
然后是运动形式,就是你怎样的完成的触键。用什么动作,什么方向完成的触键。
不止有从上往下的垂直,还有前后,左右方向完成的触键,这里不好理解方向性,给你个链接视频。
沈文裕演奏李斯特《钟》_哔哩哔哩_bilibili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94411G731/?spm_id_from=333.1007.top_right_bar_window_custom_collection.content.click
有几个常态,以及所谓普及性舆论里完全相反的。
第一,手指完全没有运动。至少由手腕甚至更后方带动完成触键。
第二,运动的方向性,不是从上到下,而是使用手臂旋转,左右拍击琴键。
第三,手指完全伸直,从而使用手指的侧面,拍击黑键。指侧触键。
因为这些特点,很难在一个动作里看全,所以特别经典。以上这些,都属于是常识性你根本就没有想象过的,具体的,运动形式。
触键点,运动形式,手指曲直状态等等。
哦,以及特定的大小拇指,便捷快速的上黑键。
扯远了,已知的运动形式,根据具体的特点,十几种,这已经是把命名重复的,但是内在相同的筛选过后了。
如果从运动性来说,也就是你的问题来说,那么区分点就一个
只能做一个动作一个音的运动形式,还是一个动作可以做多个音的运动形式。
然后是运动效果了,跑动,强弱,是你问的问题的运动效果。
具体的发力点,以及运动形式,限定了一门技术,在具体运动效果上的,运动极限,是有一个定数的。
呐,你在这四个部分有相关的概念,那么你才能说你算是学到了一门技术。
问题来了,我们现在回过头来看所谓的贴键,以及高抬指。
这些东西,算作技术么?
他们只不过是一种说法罢了。
速度这个问题,由你发力技术的,单次运动速度,以及你的运动形式,是否可以达成一动多音来决定。
而强弱问题么,你得拆下钢琴。
把钢琴的前挡板拆掉,然后演奏下钢琴就懂了。。。
击锤敲击钢弦的速度,决定音量大小。
体现在外在,就是,,,琴键的起落速度。
那么,问题来了,你的单次运动速度。是不是直接影响你的琴键起落速度呢???
原理给你讲透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