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感谢大家对于上一篇“当了十多年的钢琴老师,有一些中肯的建议想分享给大家”推文的支持。作为一名从事钢琴教育十多年的老师,深深感受到家长对于孩子学琴这件事的重视和关注。今天将继续分享一些自己的经验和建议,也欢迎大家多多评论交流。 选琴篇孩子学琴,必然就要面临买琴的局面。很多家长自己本身是琴盲,对于如何给孩子选择一台合适的钢琴也是一知半解。之前看到一些报道,说有不少家长找老师帮忙选琴,然后老师和琴行串通一气私底下拿回扣。如果家长担心这一点,我可以给大家提几个建议。 第一,选市场占有量大的、品牌比较响的,这些品牌的市场价格相对比较透明; 第二,中意的钢琴最好先在网上查一下普遍报价,同时多跑几家琴行对比一下价格,选择性价比最高的; 第三,根据自己的家庭条件,选择适合的价位。家庭条件好的,可以考虑一步到位购买好一点的钢琴。 ![]() 但是以上都是建立在家长确定孩子愿意学琴的基础之上。我也遇到这样的学生,一开始嚷嚷着学琴,结果家长买来钢琴不到半个月,孩子就死也不肯再学了,之后,花了近三万的钢琴就变成了一件无用的大家具了。 有类似担忧的家长,我建议可以选择另一种方式,就是先租后买。这种方式的好处是更灵活,如果你不懂钢琴,先租的话能有充足的时间了解钢琴。如果你担心孩子学几个月就不学了,这种方式造成的损失也比较小。个人觉得这种方式也是不错的。 钢琴教育弊端篇孩子天生对新奇事物的猎奇心理,总是让他们在初识钢琴的时候表现出极大的学习热情。于是,当学习进程继续下去,两种截然不同的学琴态度逐渐出现在家长面前: 一. 孩子开始逐渐缺乏耐性,表现出对学琴的兴趣慢慢减弱,甚至抵制练琴 二. 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表现出极大的天赋和学习热情,具有专业琴者的潜质 ![]() 面对第一种情况,有的家长开始觉得钢琴也许并不适合自己的孩子,于是选择放弃,或是顺其自然:不勉强、不强制。事实上,这种所谓尊重孩子兴趣的理性做法并没有得到所有专家的认同。刘诗昆就认为,在琴童的学习过程中,适当的强制是必要的。刘诗昆主张“软硬兼施”,他反对一味的打骂孩子,但是完全不给孩子压力也是不行的。“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做功课也好,练琴也好,除了少数孩子以外,多数孩子都是因为不得不做,都带有一定的强制性。”一架漂亮的钢琴从此成为摆设,是每一位家长都不愿意看到的事情。所以,当你的孩子开始学习钢琴的时候,如何把握好强制学琴的度,是一个十分值得研究的问题,也许跨过了那个艰难的砍,孩子所面对的会是另外一条全新的钢琴之路。 相反的,当孩子对于学习钢琴始终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时,有些家长的期望值就开始过分膨胀,“考级热”的盛行与此不无关系.不少家长、老师,对考级抱有过强的功利心,眼睛总是盯着考级或比赛加分。当孩子的考级成绩不理想时,家长的不满情绪常常会给孩子增加心理及生理上的压力。对此现象,专家们是一致反对的。国际钢琴大师凯沫林教授明确表示,让孩子们只练固定的曲目参加考级,这不是一种好的方式。 ![]() 弹琴应该是一件持之以恒的事情,要综合全面地平衡发展,而不是翻来覆去地死记硬背几首曲子。钢琴家刘诗昆的看法与其不谋而合,“死记硬背、埋头瞎练考试曲目,而疏忽了对钢琴整体的系统学习与训练,到头来只会走进艺术的死胡同!” 对待考级少一些功利心,多一些耐心,或许是这部分家长应该注意的地方,将考级作为检验孩子一段时间以来的学琴成果,才是考级本身的作用和意义所在。 希望每一次的分享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更多知识分享会陆续更新,欢迎关注! |
|钢琴世界
( 陕ICP备16012637号-2 )
GMT+8, 2025-5-4 21:31 , Processed in 0.125079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钢琴世界 PIANOWORLD.CN
Copyright © 2015-2022,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