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2-1-5 19:29:45
|
显示全部楼层
IP:浙江杭州
可以。
一、现象。
通过下面这个视频可以听出,在触键方式不同的情况下,即使是同样的力度,同一台钢琴,同一首曲子,仍有非常明显的区别。
周杰伦“教”郎朗弹琴
https://www.zhihu.com/video/1209941696920068096
在弱音的部分,同样的弱度,郎朗弹出的音色比周杰伦的要饱满(听起来音色更集中)。
在强音的部分,同样的强度,郎朗弹出的音色还是比周杰伦的要饱满。
细听,是泛音有细微的差别,同一个音弹下去,周杰伦的版本感觉泛音更杂一些,消解的因素更多,声音就没有那么集中了。
我自己平时弹钢琴很多年,我个人的经验也是:在同样的响度下,弹奏方法的不同,确实可以呈现出不同的音色。
二、原理。
我弹立式钢琴比较多,就以立式钢琴来分析吧。
先看一下立式钢琴的发声原理:
立式钢琴击弦机的工作原理
当榔头敲击琴弦时,琴弦不是简单的只有敲击点在振动,而是在这三根弦的各个特定的点上还会有共振,产生泛音,这些泛音与基音的共同效果,使"音色”形成。
榔头敲击速度的不同,会使琴弦受到不同的能量,也会使泛音被激发的程度不同。各泛音的响度比例不同,音色就不同。
具体来讲就是: 被敲击点产生了振幅A1,这个点的频率是F1,音量是V1;各泛音点被激发出了振幅A2,A3....An产生的频率是F2 F3...Fn, 音量是V1 V2...Vn;这些声音最终在脑海里呈现出的音高不变(大脑会判定最终音高为F1~Fn中最低的那个频率,即基频),但是 V1 V2...Vn 的大小比例不同,会使音色不同。
弹琴要想弹出最合适的音色,就需要对榔头速度进行微妙的控制。那么,如何才能最精确的控制这个速度呢?
三,弹奏方法。
如果击弦时激发的泛音频率与基频的比例越简单,比如2倍、3倍这种,音色听起来就越纯净,如果比例越复杂,比如2.52140955844....这种,音色听起来就越杂。
如果想获得纯净的音色,而又无法像电脑那样精确计算时,人可以调用自己的感觉,通过对比音色来控制。
音色变化的规律,从听感上来讲,大概是这样:
随着弹奏时你释放的能量的增加,声音响度逐渐增加,音色变化是:
纯-->杂 -->纯 -->杂 -->纯…
一般来说,随便的用一般的力度弹一个音,然后听一下音色。如果感到杂,想比这干净,就用刚才同样的能量,临发力前略收一点,那些消解性质的泛音就不会被释放太多,音色就会比刚才纯一点。
要想把音色收得刚刚好,我也有一些小的经验技巧分享:
1,发同样大小的力,如果直来直去的弹法感到音色杂了,就在手指触键时轻微向后划(向着身体的方向),这样指尖的肉会比刚才厚而紧,触键会有一个小缓冲,杂音会少一些,音色会比刚才要纯,和华丽一点点。我观察李云迪老师在演奏时,有一些旋律尾音的处理,会用到这个技巧,音色效果就很漂亮。
2,发同样大小的力,如果感到音乐强硬浅薄,可以试试把发力点后移(往手臂方向调整),让手腕以前的部分更松,手指在触键的瞬间向前推,这样触键时会有更多的指腹松软的肉加进来,缓冲之后,音色会比刚才深沉厚实一些。我观察了很多弹钢琴的朋友,有一些天生肉手的人,随便弹弹音色就很好听,就是这个原理。
注意:如果能够不用这些技巧,光是直来直去就已经可以控制好音色,那是最好不过的。以上技巧必然会增加弹奏动作,影响弹奏效率,能不用就不用。朗朗老师控制音色的能力就很强,随手就能弹出很纯的声音。
四,表现音色时要注意的问题。
音色并不是越纯越好听,也不是越杂越好听。
要根据作品的风格,和声的效果来具体的分析。不能一概而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