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rt45rti - 

钢琴不同的触键方式,可否形成不同的音色?

[复制链接]

0

主题

312

帖子

24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43
发表于 2022-1-5 19:28:59 | 显示全部楼层 IP:四川成都
触键不能改变音色,原因是这样:钢琴机械原理是这样,键子压下的过程,首先键子带动击弦机的联动器,榔头开始运动,接着抬起制音器,此时,琴弦可以自由震动,接下来到了一个关键的过程:let-off,let-off是榔头的鼓轮和顶杆脱离的过程,在此过程之后,榔头与其他机械部分不再有关系,靠惯性飞向琴弦,打击产生声音。


于是,我做了这样一个实验:



不好意思,图反了,也就是在榔头let-off过程后有个传感器采集榔头的速度,通过串口发给上位机,也就是这样:



这样,榔头脱离时的速度就可以在上位机上显示出来。
为了讨论音色是否一致,还特意找了四个朋友一起,均为钢表专业,一个人分别用不同的手法弹一个音5次,其他三个人评判音色,于是乎有些一些音色偏硬或者偏闷的说法,据演奏者说,她用的是同样的力度,只是不同的触键,事实是怎样呢?然而数据是不会说谎的,我们看数据:



数据中,其实榔头的速度都改变了的。这是导致音色变化的关键所在。
于是我们又对另一个人进行了练习,要他无论用何种触键都要保证他弹出的音色一致,于是我们又得出了一组数据:



有此,我个人有理由相信,钢琴音色只与榔头速度有关,而榔头速度只与下键速度有关。
不严谨实验,仅供参考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307

帖子

30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03
发表于 2022-1-5 19:29:45 | 显示全部楼层 IP:浙江杭州
可以。

一、现象。
通过下面这个视频可以听出,在触键方式不同的情况下,即使是同样的力度,同一台钢琴,同一首曲子,仍有非常明显的区别。

周杰伦“教”郎朗弹琴
https://www.zhihu.com/video/1209941696920068096
在弱音的部分,同样的弱度,郎朗弹出的音色比周杰伦的要饱满(听起来音色更集中)。
在强音的部分,同样的强度,郎朗弹出的音色还是比周杰伦的要饱满。
细听,是泛音有细微的差别,同一个音弹下去,周杰伦的版本感觉泛音更杂一些,消解的因素更多,声音就没有那么集中了。
我自己平时弹钢琴很多年,我个人的经验也是:在同样的响度下,弹奏方法的不同,确实可以呈现出不同的音色。
二、原理。
我弹立式钢琴比较多,就以立式钢琴来分析吧。
先看一下立式钢琴的发声原理:

立式钢琴击弦机的工作原理
当榔头敲击琴弦时,琴弦不是简单的只有敲击点在振动,而是在这三根弦的各个特定的点上还会有共振,产生泛音,这些泛音与基音的共同效果,使"音色”形成。
榔头敲击速度的不同,会使琴弦受到不同的能量,也会使泛音被激发的程度不同。各泛音的响度比例不同,音色就不同。
具体来讲就是: 被敲击点产生了振幅A1,这个点的频率是F1,音量是V1;各泛音点被激发出了振幅A2,A3....An产生的频率是F2 F3...Fn, 音量是V1 V2...Vn;这些声音最终在脑海里呈现出的音高不变(大脑会判定最终音高为F1~Fn中最低的那个频率,即基频),但是 V1 V2...Vn 的大小比例不同,会使音色不同。
弹琴要想弹出最合适的音色,就需要对榔头速度进行微妙的控制。那么,如何才能最精确的控制这个速度呢?

三,弹奏方法。
如果击弦时激发的泛音频率与基频的比例越简单,比如2倍、3倍这种,音色听起来就越纯净,如果比例越复杂,比如2.52140955844....这种,音色听起来就越杂。
如果想获得纯净的音色,而又无法像电脑那样精确计算时,人可以调用自己的感觉,通过对比音色来控制。
音色变化的规律,从听感上来讲,大概是这样:
随着弹奏时你释放的能量的增加,声音响度逐渐增加,音色变化是:
纯-->杂 -->纯  -->杂  -->纯…
一般来说,随便的用一般的力度弹一个音,然后听一下音色。如果感到杂,想比这干净,就用刚才同样的能量,临发力前略收一点,那些消解性质的泛音就不会被释放太多,音色就会比刚才纯一点。
要想把音色收得刚刚好,我也有一些小的经验技巧分享:
1,发同样大小的力,如果直来直去的弹法感到音色杂了,就在手指触键时轻微向后划(向着身体的方向),这样指尖的肉会比刚才厚而紧,触键会有一个小缓冲,杂音会少一些,音色会比刚才要纯,和华丽一点点。我观察李云迪老师在演奏时,有一些旋律尾音的处理,会用到这个技巧,音色效果就很漂亮。
2,发同样大小的力,如果感到音乐强硬浅薄,可以试试把发力点后移(往手臂方向调整),让手腕以前的部分更松,手指在触键的瞬间向前推,这样触键时会有更多的指腹松软的肉加进来,缓冲之后,音色会比刚才深沉厚实一些。我观察了很多弹钢琴的朋友,有一些天生肉手的人,随便弹弹音色就很好听,就是这个原理。
注意:如果能够不用这些技巧,光是直来直去就已经可以控制好音色,那是最好不过的。以上技巧必然会增加弹奏动作,影响弹奏效率,能不用就不用。朗朗老师控制音色的能力就很强,随手就能弹出很纯的声音。


四,表现音色时要注意的问题。
音色并不是越纯越好听,也不是越杂越好听。
要根据作品的风格,和声的效果来具体的分析。不能一概而论。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22

帖子

24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47
发表于 2022-1-5 19:30:08 | 显示全部楼层 IP:北京
如果不给触键加入非常严格的限定,回答就会有很多歧义,引发的讨论也容易偏离主旨。更何况音色这种本来就极其主观且复杂的概念又是如何定义?有的答案通过自行添加限定得出的结论不能说没有参考意义,但非常容易引起误解。就像这样一个问题:嘴能吃饭吗?你问任何一个正常人,回答一定是positive,可你一旦放到知乎,让其看上去更加可疑,肯定各种negative,什么没有牙齿不能咀嚼啦,什么没有胃液不能消化啦。因为吃本来就不应该是一个孤立的动作,触键也是同理,因为一旦所谓“触键”有所改变,其他的部位也会发生变化,所以你如果要问任何一个钢琴家这个问题,答案都会是,那当然能,太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11

帖子

23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36
发表于 2022-1-5 19:30:18 | 显示全部楼层 IP:北京
钢琴演奏者的触键方式,控制和影响着榔头的击弦速度,一切声音的变化取决于演奏者触键方式制导的粘呢榔头击弦速度的变化。实际上,在钢琴上获得无限丰富的声音变化,其原理并不像想象的那么神秘,也不如估计的那么复杂,恰恰非常简单,非常单一。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运用这一简单的原理研究出具有普遍意义的,可操作的声音技巧动作规律。也就是说,寻求造成键盘推进速度和榔头击弦速度发生微妙变化的指触变化形式。我想,这或许可以被称做触键的应用技巧,即声音技巧。什么是指触的变化形式,即所谓的触键方式? 简单地说,触键方式就是触键的用力形式。触键的用力形式包括两个方面:用力方式和传力方式。用力方式主要体现于形成不同的触键速度,这是决定击弦速度的关键因素;传力方式则主要体现于触键手指或手部的支撑形式。触键手指的支撑形式同样是决定击弦速度的关键因素。现在,让我们再从声音技巧动作的具体手段上进一步论述。
一、看传力方式。可以这么说,没有手指的支撑传力,就没有钢琴弹奏可言。事实上,支撑方式的改变,非常直接地影响到音质、音色音量。换句话说,仅仅改变弹奏的手的支撑强度就可以改变声音。从技术手段上讲,弹奏的手的支撑主要体现于3个方面:触键手指指尖的软硬度、手指各关节的牢固程度,以及手腕以何种方式发挥富有弹性的支撑调节作用。
将上述原理应用于弹奏,可以列出下列可操作、并可用于改变支撑方式的一些主要技术手段:A.改变指尖的坚度—从相对放松的指尖到相对牢固的指尖,每一种变化层次作为触键技巧熟练运用,都可以改变键盘动作速度和击弦速度,对声音的变化产生影响;B.改变手指触键面—从指尖较直立的形式到指面较平坦的形式,每一变化层次又可以形成指尖坚度的改变,从而引起声音的变化;C.改变手指第一关节或第三关节的牢度—从第一、第三关节较柔顺到较坚挺可以改变手指传力的支撑强度,也是寻求声音变化的有效手段;D.改变手腕的支撑调节—手腕像一支弹簧, 其功用是支撑调节,弹簧的软硬度能在不同程度上既发挥支撑作用,又发挥调节作用,从而改变手的支撑传力状态,直接影响声音的变化。
二、看用力方式。用力方式是影响触键速度的最直接因素,也就是最直接操作键盘动作速度的技术手段。作为触键技巧,注重讲究触键速度的变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们列出下列要素,可用作改变触键速度的技术手段:A.调节运用手的不同部位,从手指、整只手到肘部、大臂乃至身体,运用不同的重力条件来改变下键速度;B.通过训练有素的手指肌肉力的运用,以及与重力运用的恰当配合,可以自由地控制和改变下键速度,创造出丰富的声音变化;C.利用手指离键的不同高度触键,提供改变下键速度的条件来改变声音效果;D.变化手指离键速度,对声音的延续及共鸣发生影响,也会带来声音效果的变化;E.改变触键的用力方向,如:垂直纵向、水平横向、斜向、或往里推、往外拉等等,带方向性的用力方式上的细致变化都能够微妙地改变下键速度,是创造丰富的声音变化的极其重要的一个技巧手段。从用力方式到传力方式,将前面分别列出的每一项技术手段应用于触键,或将每一项中,不同层次的变化形式应用于触键,或将用力方式中若干项组合,或将传力方式中若干项组合,或将用力方式与传力方式中的一项或若干项组合……,从数字组合形式的角度上看,已经足以形成一个无穷大的数。因此,可以认为这其中的组合形式是无限的。那么,毫无疑问,用这些技术手段为原色将调配出无限丰富的声音色彩来。掌握和熟练运用这些原理和技术手段,需要由低级到高级,一个个阶段,一个个课题,一首首曲子,从声音的要求出发,从音乐表现的要求出发去寻求,经过反复琢磨和练习才能逐步实现。这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但是如果有理性作指导,使我们能带着自觉的目标去实践,较之盲目状态,一定更有意义和更有效得多。
http://www.yusi.tv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44

帖子

24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45
发表于 2022-1-5 19:30:45 | 显示全部楼层 IP:北京
先给结论:指尖和指肚触键,确实是会带来音色变化的。作为资深的调律师,对于音色的细微变化的辨识度还是比较高的,甚至有时候在盲听状态就能知道演奏者是用的指尖还是指肚在触键。那么,真就违背声学原理了吗?其实并没有。因为,触键方式的不同,会引入至少三个变量:
1)杠杆比。指肚触键时,手指状态比较直,也就是触键点会比较靠前,从而使主动杠杆变短,而被动杠杆是不变的(主动杠杆、被动杠杆是自创词,理解意思就行);指尖触键时,指尖会后缩,导致主动杠杆变长
2)指尖触键时,手指一关节处于外突状态,所以离键会比较迅速,从而造成颗粒感较强;指肚触键时,往往一关节是内压的,所以离键速度会较长,从而造成音和音之间显得较连贯
3)因为指肚的肉垫缓冲,会导致弦锤的击弦速度较慢,至于会慢多少在下不清楚,但肯定会对音色造成细微影响的。
以上,只是在下能想到的变量,也许还会有其他变量的不同,就留给那些死磕的理科狗去探索吧(龇牙)。所以,钢琴的音色变化,其实恰恰是遵循了声学的原理,而不是违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10

帖子

42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2
发表于 2022-1-5 19:30:56 | 显示全部楼层 IP:
设有同样一台琴的同样一个琴键,其对应的音X,以方式A1  A2   A3……An演奏,使得琴锤脱离机械时初速度为V1  V2   V3……An。
若V1=V2=V3=……Vn,则其对应声波方程f1(x)=f2(x)=f3(x)=……fn(x)。
总结规律:
某具体钢琴的某具体琴键对应音X,音色f(x)仅与琴锤脱离速度V有关,与其演奏方式A无关。琴锤脱离机械初速度V与演奏方式A为非线性相关关系。
我觉得这句话说得十分准确,毫无歧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26

帖子

26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63
发表于 2022-1-5 19:31:23 | 显示全部楼层 IP:广东珠海
先占个坑,有机会实录不同击弦力度不同加速度频谱上会有什么不同
请教了一个学钢琴的妹子





姑且认为音色指的是人感知上听到的音色,毕竟钢琴弹出来是让人欣赏的。
「首先同响度下人耳的频率感知是不一样的。Wikipedia 听觉: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90%AC%E8%A7%89  我猜测因为人耳在不同响度下对声音的频率感知曲线是不一样的,而且存在听阈曲线,从而导致人感知上觉得同一声音不同响度上音色不一样。(喂!人的感觉向来很玄的!整得跟玄学HIFI就不好了!)」
类似于迪斯科舞厅的音响低音下潜并不深,大概在60Hz左右,但因为音量足够强劲让人从感知上低音下潜很深然后整个人很hi然后酒后乱性……(我在胡说什么啊?)

以上仅仅是个人猜测,欢迎讨论,欢迎指正。我先去研究一下,有机会会更新的。

顺便吐槽一下知乎的app,答题的时候能不能禁用右划返回啊,手残一滑码了很久的答案一下了就全没了〒_〒逼我编辑好了粘贴过来吗〒_〒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351

帖子

61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61
发表于 2022-1-5 19:32:22 | 显示全部楼层 IP:北京
对于这个问题我觉得,有一点一直都被忽略。所谓听到的声音除了空气传播的声音还有通过身体传导的声音,不同介质对不同频率的声波损耗不同,人最终感受到的声音(的频谱)就不同,所谓音色不同。指尖触键比指肚触键时,声音更多的通过骨头传播,物理上高频应该损耗更低(待验证,不过经验上是这样),导致整体声音更明亮。
此外我觉得不同触键方式不影响琴弦震动、琴身震动。一般立式钢琴的琴锤开始自由摆动时手指还未触及键底,此前手指对键盘的压力远小于触底后,不应该对物理音色有明显影响。三角琴不清楚。
这种区别我是可以感觉到的,不过印象中都是在用踏板并且不是一开始就有这种区别,而是在音持续一段时间后明显有区别。而且这种区别和琴好坏,环境安静程度,以及人的听觉下限都有关,而且我觉得这三个因素一般来说都要考虑。总体上这种说法符合目前对这种现象的描述,比如不易察觉,指尖触键更明亮等等。
我在听唱片和录音室没有发现这个现象。是的,这时看不到触键,不过至少在录音时,听觉上的区别没有其他改变钢琴音乐音色的方式大,所以我一直觉得这种区别只有演奏者可以区分,只对演奏者自己有意义,实际录音基本区分不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官方微信

招募城市商务合作 电话/微信 1870294029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