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新帖

狂想曲 Rhapsody for Piano Op.1

[复制链接]
发表在  2019-1-7 23:53:02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IP:陕西
[comiis_subject]
  • 独奏 
  • 艺术家 Bartok, Bela 巴托克
  • 曲谱分类 独奏 
  • 艺术家索引 B
  • 难度系数 ★★★★★
  • 调性选择 C调
  • 类型 古典曲谱
  • [comiis_views]人浏览[comiis_user] 发布于[comiis_time]
[comiis_stamp]

乐谱详情

本帖最后由 手机用户TS37084 于 2019-1-7 23:57 编辑

《狂想曲》Rhapsody for Piano Sz.26 ,作于1904年,这一首作品有好几个不同的版本,其中为钢琴与管弦乐而作的版本算是定本。他以作曲家和钢琴家的双重身份选择这首作品和《钢琴五重奏》参加了1905年夏天在巴黎举行的鲁宾斯坦大赛,结果并没有得到作曲家预期的目的。该作品受到了保守派的排斥。

这部作品是巴托克在搜集和研究民歌之前的初期作品,乐曲的旋律素材来自吉普赛音乐,整部作品属于浪漫主义的风格。有明显的受李斯特作品影响的痕迹,在演奏上需要很高的技巧。当时的匈牙利,普遍都将吉普赛音乐当作本国的民族音乐,巴托克虽然有强烈的民族意识,但他在创作这部作品时也没有超脱一般人的意识。

这首狂想曲采用单乐章的结构形式,分为两部分,即吉普赛舞曲查尔达什的拉绍部分(缓慢的导入部)和弗里斯部分(快速的主部)。

第一部分,采用确切的慢板,3/4拍。其中有两个动机,第一个动机是几乎不变的重复多次,由乐队呈示。另一个动机是不断加以变奏、变形的动机,由钢琴呈示。

第二部分,采用小快板和急板的不断变化,2/4拍。与第一部分一样,拥有一个完全不变的动机和不断变形而发展的动机。这两个动机在乐曲中进行了多姿多彩的发展变化。到了第二部分的后半,第一部分的素材再次出现。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打赏鼓励一下!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官方微信

招募城市商务合作 电话/微信 1870294029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