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前面的《d小调第十七钢琴奏鸣曲》Op.31-2形成对比,《降E大调第十八钢琴奏鸣曲》Piano Sonata in Es-dur Op.31-3 充满这明朗活泼的气氛。共由四个乐章组成。
第一乐章,快板,降E大调,3/4拍,奏鸣曲式。第一主题以好像是轻轻呼唤一样的动机开始。第二主题是一段清新舒畅的优美旋律,它经过一段明显的段落之后,转为降B大调。展开部发展第一主题开始的动机。再现部是将第二主题以降E大调再现,然后以第一主题所构成的尾声结束乐章。
第二乐章,甚快板的谐谑曲,降A大调,2/4拍,奏鸣曲式。从幽默感十足的第一乐章的气氛一进到本乐章,谐谑风更强,甚至还会忍俊不住而捧腹大笑。强烈的节奏、生硬古怪的断奏的进行,力度的激烈变化等,造成特异的高潮。第一主题顿音很强,拥有僵硬粗糙的断奏的伴奏音型。经过部的表情是怪异的,在其升高至顶点时,随着左手的激烈节奏而出现第二主题。展开部是由F大调的第一主题开始,之后立即到第二主题,当第一主题再度出现之后进入再现部。
第三乐章,温和的小步舞曲,降E大调,3/4拍。这时贝多芬在钢琴奏鸣曲中最后一次用小步舞曲。这首小步舞曲是简单的二段体,各部分都加以反复,后半段是以开头的主题作为素材。中间部上三段体,之后再度转为小步舞曲。
第四乐章,热情如火的急板,降E大调,6/8拍,作名曲即为明朗华丽的乐章,有金碧辉煌之美,充满了青春喜悦的感觉。由第一主题的八分音符所构成的流动性节奏,以及在其上面跳跃的、极似狩猎的号令一样的旋律,是决定这个乐章性格的主要因素。因此曾有人称这个乐章是“一种德国人的塔兰泰拉舞曲”。第二主题出现在降B大调。展开部首先是经过部乐思的发展,然后是第一主题、第二主题的展开。在再现部中第二主题转成降G大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