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新帖

e小调第三十二钢琴奏鸣曲 Op.111

[复制链接]
发表在  2019-1-9 17:33:41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IP:陕西
[comiis_subject]
  • 独奏 
  • 艺术家 Beethoven 路德维希•冯•贝多芬
  • 曲谱分类 独奏 
  • 艺术家索引 B
  • 难度系数 ★★★★★
  • 调性选择 Eb/bbb
  • 类型 古典曲谱
  • [comiis_views]人浏览[comiis_user] 发布于[comiis_time]
[comiis_stamp]

乐谱详情

贝多芬将这部e小调第三十二钢琴奏鸣曲》Piano Sonata in c-moll Op.111 缩短成两个乐章。第一乐章是奏鸣曲式中加进了对位手法,第二乐章则用了变奏曲,可以说完全是后期的创作风格。而且这两个乐章形成尖锐的对比,第一乐章是拥有如暴风骤雨般的激烈与紧缩起来的紧张感,而第二乐章则是将精神解放,并高扬于无穷无尽的世界中。关于这两个明显的对比,历来有各式各样的解释。贝多芬周围的人不停的提出对于第三乐章的询问。据说贝多芬对于辛德勒所提出的询问,只回答了一句话,因为时间不够而已。这句话很可能是贝多芬故意开的玩笑,其实如果我们在这一乐曲的变奏曲乐章的最后,恍恍惚惚的看到精神飘渺浮升于遥远的天空时,我们就不得不深切地感到这部奏鸣曲已没有任何值得加上去的东西了。

第一乐章,庄严肃穆地、朝气蓬勃而热烈的快板,c小调,4/4拍,奏鸣曲式。庄严肃穆的序奏,是由激烈的减七和弦开始。充满了灰暗而庄重的气氛。主部是朝气蓬勃而热烈的快板,先在一个很大的渐强后,以很强的力度奏出第一主题的动机,然后立即加以反复而出现第一主题的全貌。第二主题在降A大调,是在激流中流出的清澈的旋律。展开部以第一主题的赋格风格的发展为中心。再现部中第一主题以八度音程的齐奏强有力的再现,第二主题以C大调再现。

第二乐章,极为朴素的如歌的慢板,C大调。由主体与五个变奏所构成。主体是二部曲式的小抒情曲,9/16拍。是平静至极的歌曲,是使人有无限深情之感的著名旋律。第一变奏是随着三连音的伴奏,右手以一定的节奏做主题旋律始终连奏的变奏;第二变奏是6/16拍,节奏变得更为精巧;第三变奏为罕见的12/32拍,是琶音在广大的音域内旋转得极为豪华的变奏;第四变奏回到9/16拍,在弱奏的震音上,以和弦浮现旋律的飘渺部分,与主题融化在高音区细致的音的流动中的部分,两者形成对比;第五变奏是在极为细致的伴奏音型之上,忠实地奏出主题,然后像是不忍心让它结束似地,将它扩大之后,奏出颤音进入尾声。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打赏鼓励一下!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官方微信

招募城市商务合作 电话/微信 1870294029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