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典是西方文明的摇篮,从公元前580年,雅典娜神庙建成之后,希腊人在这块大地上建造了大量举世闻名的建筑。公元前86年,罗马人攻占雅典后,因受皇帝偏爱,建起大市场、法院和图书馆。3世纪,赫鲁尔斯人人侵,建筑全部被毁。德国剧作家科策布根据这一历史,创作了《雅典的废墟》,邀贝多芬为之配乐。此剧情节为:“由于触怒众神之王宙斯,被罚长睡2000年的艺术女神米娜娃醒来时,雅典因在土耳其控制下已化成废墟,于是悲痛万分。这时,时辰之神马格利建议她到其他民族去寻找新家,并告诉她,布达佩斯刚新建一座艺术殿堂。然后米娜娃与马格利一起来到布达佩斯,最后以艺术女神在弗朗兹国王的胸像上戴上月桂树而结束。”
贝多芬为《雅典的废墟》The Ruins of Athens 共作了序曲和八段音乐,编号为 Op.113,作于1811年。八段音乐分别是:
1.“全能的宙斯的女儿从睡眠中醒来”,合唱;
2.希腊一对男女的二重唱;
3.同教僧侣的合唱;
4.土耳其进行曲;
5.舞台后的音乐,连接米娜娃和马格利来到布达佩斯;
6.进行曲(庆典场景)和合唱;
7.合唱与咏叹调;
8.终曲合唱“国王万岁”。
其中第四曲就是著名的《土耳其进行曲》Turkish March,实际上,本曲的主题本身并非具有纯正的土耳其风格,正如莫扎特的《土耳其进行曲》一样,只是反映了当时流行的一种“东方风格”,而在现代人看来,本曲几乎没有什么东方味道。但是由于它具有十分通俗而流畅的旋律,故与莫扎特的同名作品齐名,成为不朽的古典小品。乐曲的主题简洁而极其节奏化,八分音符均整一贯的节奏,加上十六分装饰音符来提高活泼感,全曲表现出一种带有童贞般的单纯。像这种快活的节奏,在贝多芬的作品中屡见不鲜。各个变奏并不着力渲染技巧,但朴实有力,而又不陷于单调,是一种巧妙的关联。
另有《“雅典的废墟”序曲》Overture from The Ruins of Athens 改编成钢琴独奏版,采用g小调,6/8拍,稍快的行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