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在实例上,这个家长一定听说过很多这样的成功案例。贝多芬的爸爸,怎么打小贝多芬的?著名钢琴家刘诗昆,小提琴家盛中国,都受过很多苦,但最终不是成为名家了吗?如果嫌这样的例子太久远,那么现在就有一个光彩夺目的榜样——郎朗,你没看书上说,朗朗的爸爸怎么逼孩子学琴?
我自己就遇到过一个这样的家长。他托朋友来找我,希望为他的孩子找一个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最好老师。目标就是将来考上中央音乐学院,当钢琴家。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这孩子到了12岁才开始正式找老师学钢琴。如今孩子15岁,已经学了3年琴。家长对于钢琴老师称赞孩子有才,进步非常快非常欣慰自豪。然而听完孩子奏了几首曲子以后,我跟家长说,12岁才开始正式学琴,对走专业道路来说,有些晚了。而且,孩子的天赋也不像他的老师说的那么高,以现在孩子的年龄,他的钢琴程度太浅了,我建议这个孩子别非走钢琴专业的路。
这个家长就跟我说:“没有关系,周老师,你就给我找一个最好的老师,我们学琴是晚了几年,但我们不怕吃苦,我辞职了,现在什么都不干了,就陪孩子练琴,别人家孩子一天练4个小时,我可以练8个小时、12个小时,再过几年咱就赶上了。”无论我怎么劝他,这个家长,都听不进去,反而认为我是在找托辞,不愿意帮忙。
其实,这样的家长不在少数。他们不知道,失败的例子远远多于成功的例子。当然他也不愿意相信,自己的努力,走向的将是失败,而不是成功。跟郎朗同时学琴的孩子,肯定不乏比郎朗的父亲更执着的家长。他们努力、勤奋的程度,一点不比郎朗差,但是,这样的孩子,只有极少数能够考上中央音乐学院,而中央音乐学院的毕业生中,能够成为职业独奏家的又是凤毛麟角,而像郎朗这样的成功的明星,在中央音乐学院几十年办学中,就出了这么一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