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9-4-6 18:09:15
|
显示全部楼层
IP:北京
我来试试。
首先,曲子是C大调这毫无疑问,2/4拍子具有进行曲特征,左手采用时值为四分音符的定低音加双音形式符合节奏特征。
第一乐句,开始音为G,结束音为主音C,伴奏可用C大调三和弦,A音可被看作为和弦外音。
第二乐句,前两个小节旋律为C和A,符合C大调下属和弦——F大调,因而伴奏采用F大调和弦,由于C音作为定低音,故而采用F大调第三转位和弦;最后主旋以D音结束,属于C大调属和弦——G大调,故而最后一小节伴奏采用G大调和弦。
第三乐句,前两小节主音G和C,伴奏回到C大调;后两小节旋律A和E,符合C大调关系小调——A小调,伴奏采用A小调和弦。
第四乐句,旋律开头D,结尾G,符合G大调,故伴奏为G大调,这里有一点变化:由于最后一个G音时值为4拍,左手仍然采用之前的伴奏形式显得死板单调,这里加入了一个G-A-B的旋律线条,既填补了主旋的空白,又实现了从G大调到之后的C大调的过渡。
第五乐句,前两小节伴奏C大调原因同前,后两小节旋律D和A,符合D小调,故伴奏采用D小调和弦(这两个音同时也符合D大调,但个人认为D小调更具变化)
第六乐句,按照之前的分析,第一小节C大调,第二小节G大调,后两小节回到C大调主和弦结束。这里第二小节的第二拍采用G大调7和弦,能够更加自然顺畅的完成过渡。
当然伴奏可以有很多种形式,绝对不止这一种,比如,可以弹得急促点:
抑或舒缓点:
或者炫技点:
熟练的话,各种变化随心所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