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长期练习钢琴有什么好处?

[复制链接]

5703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7245
QQ
发表于 2019-4-10 16:13:18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女,二十多岁。我很喜欢钢琴,觉得只要是钢琴弹出来的每个音符都很美妙。小时候只接触过一点。但一直很喜欢玩钢琴游戏,有时更是玩到废寝忘食。个人发现,练琴多了好处真不少。比如,工作中打字快很多,常有同事投以佩服眼神。而且性格变得没那么急躁,唱歌也更能稳住节奏。想知道长期练琴还有什么好处呢?我应该业余深造学琴吗?谢谢大家的意见!
打赏鼓励一下!
我并非喜欢黑夜,只因所有的光都照到了白天。

1

主题

17

帖子

2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4
发表于 2019-4-10 16:14:16 | 显示全部楼层
钢琴对我产生了很多积极的影响,先分享一下我的学琴经历。或许会对题主的问题有所帮助。

高考结束那年的暑假,因为偶然听到一首肖邦的《离别》,差点激动得流泪,感叹世上竟有如此美妙的曲子,那时我就告诉自己,我一定要学好钢琴,总有一天我也要亲自弹奏这样的曲子。于是漫漫的成人学琴路就开始了。

那年我十八岁,在此之前,我从未学习过任何乐器。身边总是充斥着那样的声音:“钢琴要从小学起,都成年了,学不好了,别浪费时间了."

大一那年,最深的记忆就是不断地穿梭在琴行和学校之间,大一的课很多,而且每天都有晚自习(要点名),琴行和学校有30分钟的路程,为了每天能挤出时间练琴,并且又要回去上晚自习,我几乎不在食堂吃晚饭,一个面包和一盒牛奶成为了我长期以来的晚饭。由于琴行开在几个大学的附近,所以会有很多跟我一样的成人学琴者,不过一个月,三个月……他们都渐渐地放弃了。

那年我十九岁,从《拜厄》弹到了《车尔尼599》,完成了《钢琴基础教程1》的部分曲目。那年,我听了一场我们学校自己办的钢琴音乐会,傻傻地看着在台上穿着礼服和燕尾服,光彩夺目的他们,内心汹涌澎湃。当时,我就告诉自己,总有一天我也要像他们一样在舞台上发光发热。

大二那年,我偶然的发现原来我们学校也有琴房(没错,我就是这么的后知后觉)。从那之后,我便开始在我们学校的琴房练琴。不过,学校的琴有专人看管,必须要是钢琴队的队员才能使用。(我们是理工类大学没有音乐类的专业)。所以,我经常去练琴都会被赶出来。之后,我开始跟管琴的人以及钢琴队的学员打好关系,以便我可以经常在学校的琴房练琴。

那年我二十岁,认识了很多钢琴队的学员,他们不止琴弹得很棒,并且即兴演奏能力也很强,跟他们交流后,我明白要像他们一样自由自在的演奏,必须在练习基本功的同时学好音乐理论,从那之后,我开始学习乐理、视唱练耳、和声学、曲式学、配器法、复调以及一些流行曲目和声编配的技法。那年,我洗澡在唱音程,走路在打节奏,在图书馆看音乐相关的理论书籍。对了,那年的钢琴音乐会我上台了,不过只是帮别人翻谱子,我现在都还记得,那个学长弹得是《肖邦第一叙事曲》,原来近距离地聆听肖邦是一种完全不一样的体验。

大三那年,为了成为钢琴队的学员,接受更专业的钢琴训练,我帮了钢琴队的钢琴老师做了很多事,一方面在钢琴队学员的推荐下,一方面老师被我的毅力打动了,破例地收下了我。(在钢琴队学习钢琴是不要钱的,每周一节,一对一,在二线城市,将近300块一节课的钢琴老师免费教我啊,当时我激动地乱跳。)。老师很早就从音乐学院毕业,留在我们学校当钢琴老师,负责学校的各种大型的节目,是一位音乐学院钢琴表演系的研究生。在她的帮助下,我的琴技得到了飞速地进步。

那年我二十一岁,负责了学校很多教师和学生合唱比赛的伴奏,一般情况下,我不弹正谱,可以自己改编和编配一些曲子。我非常喜欢给别人伴奏的感觉,一方面所学的知识得到了运用,另一方面,帮别人伴奏让我意识到了,人与人之间原来真的有心灵上的交流这回事。

大四那年,我已经弹到了《车尔尼299》和《车尔尼740》的部分曲目还有《钢琴基础教程》三和四的部分曲目,也弹了一些经典的作品如莫扎特的《土耳其进行曲》,贝多的悲怆三,肖邦的几首简单的圆舞曲和夜曲等等。

那年我二十二岁,我终于登上学校钢琴音乐会的舞台,弹的肖邦的《升c小调圆舞曲》,当台下响起雷鸣般地掌声的时候,那种成就感真的是无法言喻(其实当时因为很紧张弹得并不好,还弹错了几处,还好观众都是学生应该没怎么听出来,哈哈)。

如今,我二十四岁了,学琴已经六年了,也已经工作了,买了属于自己的钢琴。虽然没有经常弹奏古典音乐了。但是我特别喜欢钻研一些编配和即兴的东西。遇到自己喜欢的流行歌曲,我会试着把它扒下来,自己编配一些,然后即兴地弹奏出来。现在钢琴已经成为了我生命中一个不可缺少的朋友,我想我会一直这样弹下去,直到我渐渐老去吧……

我希望在我老了的时候,不会无所事事,能在公园的一个角落里,组建一个乐队,有弦乐,有吉他,有Bass,有打击乐,我们这样一群处于花甲之年的老人家能为路过的游客带来美妙动听的音乐(乐队叫For Free怎么样,哈哈)。

————————————————华丽的分割线—————————————————————

下面说说学琴给我带来了哪些好处

1.钢琴作为一门音域宽广的和声乐器,无疑是学习音乐最好的媒介,它向我打开了音乐世界的大门。让我开始学习弹奏的技法、乐理、和声、曲式、复调、配器、音乐史,了解了很多作曲家的故事与中西方音乐的发展进程,聆听和分析了很多大师的作品。极大的丰富了我的人生。

2.提高了自身的音乐综合素养。学琴让我的音准变好了,唱歌不跑调了,节奏感变强了,什么切分、附点、三连音都不是事了。还有经过多年的视唱练耳,我终于能听出音了。(好吧,我承认钢琴队的所有人因为从小学琴都能听出音)。知道一首流行歌曲在哪里离调了,在哪里转调了,一些套路式的流行歌一听就厌烦了,知道了一些音乐作品是单三还是复三,回旋曲式还是奏鸣曲式……

3.修身养性。弹琴不仅可以打发大量的无聊时间,在我孤独、寂寞、烦躁的时候,只要弹弹琴,内心就会静下来。西方音乐在很早的时候就是与神挂钩的,所以那时候的音乐家享受了相当高的社会地位,也因此西方音乐得到了极大程度的发展。对于我这种无神论者,比起阅读《圣经》、《古兰经》、《佛经》而言,偶尔能弹一下古典音乐,沐浴一下心灵,我想就是神给我的最大启示了吧。

4.学习钢琴让我明白:只要有兴趣,肯坚持,就算你没有天赋,或许你起步比人家晚(我学琴比队里的人晚了13年),或许你成为不了那个领域的佼佼者,但是最后你会发现,你超过了很多起步比你早很多的人。这点,让我在做人生中的一些决定的时候,给了我很大的帮助,所以如果你对一个东西感兴趣,就勇敢的去做吧,生命是极其短暂的。学琴也好,学编程,学画画,学跳舞,学设计,学你想学的任何东西,只要你感兴趣,肯坚持,最后你会在那个领域,超过许多比你起步早很多的人。

最后贴一句我偶像的名言:
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谁能渗透我音乐的意义,便能超脱寻常人无以自拔的苦难——贝多芬

————————————干货分享的分隔线———————————————————————

破十赞了,好开心!
别人说只讲经历和道理没有具体的实践方法就是鸡汤文,所以必须来点干货感谢大家的支持。

关于古典音乐的学习

一.钢琴弹奏技法方面与如何选择老师的建议(补充点)

1.如果你想练好基本功,不要自学,不要自学,钢琴基本功自学不出来。不管你以后想学即兴伴奏还是古典钢琴,基本功都是重中之重。

2.(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尽量用钢琴进行学习,因为钢琴可以表现出很大的强弱变化范围以及细微的强弱变化,对手指的力量和控制能力有很好的训练,这些都是基本功的一部分,也是电钢琴无法取代的。

3.关于钢琴老师的选择,我讲一下教过我的三个钢琴老师吧。前面两个老师都是一个样,我只能用水货这种粗暴的词语来形容她们,她们上课只告诉你手型要摆好,手指要抬高,音弹错了。她们从不分析你手型为什么摆不好。也不会教你其他的技术。你会感觉跟她们学习,很久都学不到新的东西。这种老师我只能说,换掉!然而,我的第三个钢琴老师,她会告诉我,手型不是做个动作摆就能摆出来了。她对于我的弱指进行高强度、针对性的力量训练,让弱指能够稳稳的站立起来。教我如何将手指的重量、手的重心交给其他手指。在不知不觉中,良好的手型就形成了,手的架子就稳固了,她还教我如何用手腕,如何用手臂。如何触键,如何弹和弦以及分解琶音的把位,什么时候沉下去,沉多少……太多了,一时之间记不起了,反正感觉每一节课都在学习新的东西。她会放着她最爱的Arthur Rubinstein的音频,教我该如何分析该首曲子的音乐层次。还有,她自己都是300一节课的价格了,但是,她仍然花更高的价钱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名师那里去学,她告诉我,一方面她孩子可以接受到更好的钢琴教育,另一方面,她可以继续学习不一样的教学方法和技术,她说人的一生都是要不断的充电的。她学习的态度让我很佩服。(里面提到的技术点相关的东西,或许在转述的过程中有所偏差,或许各个地方说法不一样。毕竟时间久了,请谅解)

所以,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找人介绍,选个收费贵一点的老师吧,原谅我用这么粗暴的方式区别钢琴老师的教学实力。不可否认,收费便宜的老师里一定也有教得好的,收费贵的老师里面也一定有忽悠人的。这是概率高低的问题,不针对个例。如果你感觉长时间都学不到新的东西,如果你的老师连车尔尼849都无法视奏(我的第一个钢琴老师,估计连599都视奏不了,好吧,她其实是声乐老师),如果她只反复告诉你摆好手型,抬高手指,音弹错了。那么,把她换掉!把她换掉!把她换掉!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冒着各种风险补充一点)
钢琴老师教琴一般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在琴行教琴的,第二种情况是在自己家里带学生的。
琴行100块以内的老师一般不靠谱,因为被琴行抽走5成之后,剩下不到50块一节课的收入。她们大多数不是正规音乐学院钢琴表演系的毕业生,有可能是声乐老师,甚至是钢琴考过一定级数的人去兼职。不过,每个琴行都有一两个教得不错的老师。因为琴行本身就是个中介,赚的就是人工差价(5成左右的人工差价,资历高点的,琴行会多让一点利润出去),所以,你可以找到琴行收费较贵的老师,跟她谈以7、8成左右的价格去她家里学。

比较靠谱的是经朋友介绍,或者直接去附近的音乐学院或者综合大学里面找老师。一般在150元以上的价格(没有被琴行抽走一半的情况下)能找到有一定教学水平的老师。  300元以上能找到教学实力比较强的老师(各个地区不一样,根据自己经济条件选择)一般情况下,学琴最好还是找钢琴表演专业的老师(她们的钢琴弹奏技术一般情况下是最好的)。

二.古典音乐理论的学习
1.乐理和音乐史可以一起开始学习。
推荐《西方音乐史》于润洋主编 乐理就看李重光的就可以了。

2.乐理学好之后开始学习和声学。
推荐《和声学教程》桑桐(把上编看完就可以了)

3.和声学学到一定的阶段就可以开始学习曲式学了
推荐《音乐作品分析教程》钱康人 钱亦平
和声学和曲式学一定要结合做题,依次分析《钢琴基础教程》2 3 4 柴可夫斯基《四季》格里格钢琴抒情小品选》《肖邦曲选》1 2 贝多芬奏鸣曲集中的部分曲目。一定要结合着听这些作品,增加感性的认识。

以上过程我只能说痛并快乐着,我上大学的时候上面的书都读过,分析题也找我的钢琴老师帮我批改过,感觉进步很大。不过,如果你对古典音乐不感兴趣,可以跳过。但是音乐史和乐理必须要看的,还是比较有趣。通过分析大师们的作品,让我明白音乐不仅仅只是感性的,音乐的内部结构是理性的,充满逻辑性的,充满了哲理思辨的内容。比如奏鸣曲式本身就是一种富于辩证性的结构,体现出了矛盾发生、发展与解决的运动。感谢古典音乐家们,在几百年之前,用他们的智慧将古典音乐推向了一个无比辉煌的高度,用世界上最抽象、最优美的语言为我们描述了一个个关于革命、命运、爱情、英雄……的故事。

关于即兴伴奏与流行音乐的学习

1.视唱练耳非常重要,如果连音都听不出来,一切的即兴都是空谈。我由于是成年之后才学习乐器,练耳是我的大难题。
解决方法:找个专业视唱练耳老师来教,最好是作曲系的。
如果条件不允许给大家几个小偏方去尝试。
(1)唱谱,找出你喜欢的流行歌曲,唱它的简谱,每天坚持唱。(最好能跟着钢琴唱)
(2)对着钢琴唱音程,二度七度、三度六度、纯四纯五纯八、增四减五,反复唱,打乱顺序模唱与构唱。
(3)跟着视唱练耳软件学习,推荐earMaster。
(4)网上的视频:王玉澄(星海音乐学院的副教授)的视唱练耳教程,在百度上收一下就能找到,感觉教得很棒,跟着她边唱边学,收获很大。

2.大量的和弦练习,在键盘上大量练习各个调的三和弦、七和弦、九和弦、挂留和弦、六和弦以及它们的转位。以流行的常见和弦套路来练习最好。如大调1 7 6 5 4 3 2 5 1,小调6 2 5 1 6 2 3 6。推荐大家大量弹奏周杰伦的抒情曲目和中国风曲目,因为,他的歌旋律线条写得非常棒,大量用到离调和转调的技法。

3.学会加音。流行歌尽量避免使用三和弦,这样会使得曲子听起来很呆板,尝试加入7音9音,二度音和四度音做挂留音,以及一些变化音,这样会极大的丰富流行音乐的色彩。

4.关于音区的选择,根据自然泛音共鸣原理,为了避免低音区过于浑浊,低音区应尽量开放排列,以八度和五度为佳。为了避免高音区旋律线条过于单薄,旋律音在中高音区或者高音区时,尽量使用三度、六度、纯四度、纯五度、七度音程以及和弦的分解琶音交替弹奏,尽量少在高音区弹奏单薄的单音,这样会使得高音区的音响效果听起来非常单薄与空洞。

5.扒带练习,听Bass确定低音线条,听弦乐确定副旋律,听鼓确定节奏型,结合钢琴、吉他、人声,然后自己编配一些,与原曲比对,慢慢一首歌就扒下来了,之后不断弹奏,加入一些自己的节奏型和变化音。

6.移调练习,这对即兴伴奏非常重要,这里涉及思维的转换,要暂时忘掉固定调的思维,用首调的思维去弹奏,所以这里尽量不要用五线谱,要用简谱甚至带简谱以及和弦的吉他谱,或者不要谱子直接进行转调练习,切记不要对着五线谱进行转调练习,这会导致思维混乱。一首流行歌要以各种调弹奏C D bE E F G A bB,#C #F #G这几个调不常用可以暂时不管。但是很多流行歌会在副歌最后一次重复的时候升高半音再反复一遍,所以最好这几个调也练熟。

7.多听古典音乐作品,比如体会Rubato(                                                                                                                                                随意将音符长度增减的、弹性速度)这种音乐术语(在肖邦的作品中大量被运用),体会音乐时值长短的变化与节奏的自由,并运用到自己弹奏的歌曲中,会使得你的曲子听起来很柔美与动人。

钢琴只是学习音乐的媒介,不要以功利(考级)的心态去学习她,不要做弹琴的机器,否则最后除了只会弹两首考级曲目之外,其他什么都不知道。要通过钢琴学习音乐,通过音乐丰富我们的人生。然后做一个内心丰富的人。

我没考过级,也不是音乐学院的学生,钢琴弹得也并不好,我只是一个热爱音乐的理工男。如果哪里写得不对,请指出,我会立即改正。希望与各位热爱音乐的朋友们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

破百赞了,必须要做点什么啊,我把我当年参加学校音乐会的视频截图拿了一张来。

you got a dream, you gotta protect it. people can't do something themselves,they wanna tell you you can't do it.if you want something, go get it.《当幸福来敲门》



————————————————————————————————————————-——

靠!居然破千赞了,万万没想到啊,本屌丝真是受宠若惊!要不是怕吓到大家。我真想发一张自拍,让你们看看我这张充满感激的脸。

要转载的朋友们不用再私信我了,只要带上作者,可以进行转载来帮助更多的音乐爱好者。但是绝对不能用于盈利。谢谢大家的支持!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0

主题

115

帖子

35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50
发表于 2019-4-10 16:14:37 | 显示全部楼层
知友们,你们好!
我是宋如音,现在是美国茱莉亚音乐学院(2015年起)和曼尼斯音乐学院(1999年起)的在职教授。在过去这些年中,我很荣幸遇到了很多来自中国的学生。通过与他们的接触,我开始了解中国的音乐教育,也很高兴看到古典音乐教育在中国的蓬勃发展。
现在,我希望和广大热爱古典音乐的知友们,来分享我个人在钢琴表演及教学方面的知识,与大家一期切磋交流!我的同事及好友 @秦琴Asuka 会帮我把内容翻译成中文,方便大家阅读~


我一直觉得,这世界上很难再找到像弹钢琴一样,会要求人“一心多用”的事情了。
也许对旁观者来说,演奏钢琴似乎只是坐在琴凳上,手指在琴键上动动。看似轻松, 实际上却是需要钢琴演奏者积累大量的专业技巧,并且可以同时运用多种能力。
对于长期练琴的人,因为要区分非常细微的音高或音色差别,都必须磨练出一副极其尖锐的耳朵(即听力)。同样,为了达到弹琴时完美的坐姿,需要极高的平衡感和力量均衡感。所以,弹琴的人都具有极其精准的身体协调能力(不仅仅是手指和手臂)。


长期练琴的人还具有极强的逻辑性,因为他们经过了从理解“单独音符的构成“ 到“自己创造复杂的乐曲“这样一个漫长的过程。长期弹钢琴的人,具有丰富的个人表达能力。这是因为弹奏钢琴要求我们时刻接触自己的内心世界,并将我们的情感和思想通过无限变化的琴声传达给观众。
我经常被问到一个问题:“孩子在弹钢琴时到底学到了什么技能呢?”
其实,家长们真正想问的也许是:“孩子学琴过程中收获的技能有哪些是 ‘可转移’ 的呢?” 比如说:“他们真的会更擅长数学吗?我通常会给出的答案是:“当然了,他们数学当然会更好。”


怎么可能不好呢?通过音乐,孩子们学会了数数和逻辑,同时又学会了空间性思考和抽象思考。同时,孩子们变得自律和专注,变得学会仔细观察。更多的是,孩子们学会用具有创造性的方式解决他们遇到的问题:双脑并用!他们学习在压力下表现自己,增强自信心,这些能力对考试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反复练习钢琴,孩子们还会学到益于他们一生的美德:耐心,冷静和坚持。特别是在当今快节奏的世界中,所有这些特质都很难训练,同时对孩子的书本学习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还记得小时候,我的母亲会来到我的房间,将我裹进暖暖的被窝里然后离开。哄完我入睡的母亲,会开始练习钢琴,而她的琴声成为了我最早的音乐记忆。这么多年过去了,这些旋律一直留在我身边,就像在梦中一样...每当我听到这些旋律时,我都会敬叹音乐的魔力。儿时母亲的琴声深深地印到了我的记忆中,直到现在,这些旋律还在向我传达爱的真理。
现在,我年已耄耋的母亲,每天仍会弹钢琴。弹奏钢琴似乎已经成为她精神和身体的锻炼,成为了她心灵的寄托,也成为了她的伴侣。弹奏钢琴对母亲来说是她安静思考的避风港,更是依旧激起她热情和好奇心的一门艺术。


所以,我认为这可能是长期学习音乐最有意义的地方吧,不仅仅是作为让孩子学习满分的踏板,而是作为一门宝贵的、不可替代的学习科目。音乐是一门无所不包的技艺,她让我们的灵魂变的敏锐,给我们带来一辈子的满足。
以下为英文原文:
My name is J.Y. Song, and I am on the faculty of The Juilliard School (since 2015) and Mannes School of Music (since 1999) in New York. It has been a privilege teaching many Chinese students who have come to study piano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I have learned a lot about music education in China through my daily contact with them.
In return, I’m wanted to share my knowledge in piano performance with Zhihu audiences and the many people in China who are passionate about music. My colleague and friend, Asuka Qin @秦琴Asuka , will help me translate answers into Chinese for your convenience. Thank you, Asuka!
There are few activities that engage as many of our capabilities all at once as playing the piano. To an onlooker, a pianist appears merely to be sitting on a chair, moving fingers swiftly across a keyboard; yet for this simple action to be precise and communicative, a whole host of specialized skills need to function together, in perfect harmony.
There is acute listening, attuned over years of training to the minutest pitch and color change. There is split-second physical coordination involving not just fingers and arms, but the entire body to achieve perfect posture, balance, and weight distribution. There is logic in understanding how notes are put together, how these become harmony, form, and ultimately complex scores producing beautiful music. There is also personal expression, requiring us to be in touch with our emotions and inner thoughts, which are then communicated to others through infinitely varied sound.
I am often asked what skills children learn when playing the piano – that is, what is “transferrable” (will they really be better at math?). I typically give the practical answer: yes, of course, their math will improve, how could it not?
Through music, children learn to count, to think spatially and in abstract ways; they learn discipline, concentration, and careful observation; they learn to problem solve while being creative – yes, using both sides of the brain! They learn to perform under pressure and develop poise and confidence, essential for test-taking.
Above all, through the repeated practice of piano, children learn certain virtues that will benefit them throughout their lives: patience, calm, and persistence, all qualities difficult to train in today’s fast-paced world, yet so crucial for learning.
My earliest musical memory is of listening to my mother play the piano after she tucked me in bed. These melodies have stayed with me after all these years, as in a dream… and whenever I hear them, I am reminded of the magic that is music: that it reaches deeply into our memories, and conveys emotional truths not only in the here and the now, but through time.
My mother, having just turned eighty, still plays the piano every day. It now serves her as mental and physical exercise, as emotional therapy, as companion, as an art that stimulates her curiosity, and as a quiet place of repose and thinking. In the end, this is where the long-term benefit of music is at its most meaningful: not just as training wheels for math, but as the invaluable and irreplaceable subject that it is. Music is an all-encompassing craft that brings to the sensitive and discerning soul a lifetime of gratification.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703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7245
QQ
发表于 2019-4-10 16:15:1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一套广为流传的钢琴学者进阶书单为答吧:


《汤普森初级教程》
《车尔尼练习曲(599、849、299、740》
《莫什》
《肖邦练习曲集》
《李斯特练习曲集》
   ………………………
《禅的初心》
《佛经》
《老子》
《颈椎病康复指南》
《腰椎间盘突出日常护理》
《腱鞘炎的预防与防治》
《高血压降压宝典》
《精神病症状学》

《活着》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703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7245
QQ
发表于 2019-4-10 16:15:58 | 显示全部楼层
1,只有音乐对你永远不离不弃,只要你不放弃它。2,长期练琴让自己拥有一种特别的自我表达和情感宣泄方式。正如同舞者跳舞,诗人写诗一般。其实说到底艺术都是灵魂的呐喊(说得玄一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5

主题

170

帖子

48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83
发表于 2019-4-10 16:16:05 | 显示全部楼层
谢好久之前的邀。
今天基本全英国下大雪,学校难得停课一天,才有时间坐在家里看看雪景刷刷知乎。这么说吧,把钢琴(乐器)作为专业基本上比其他任何专业都要辛苦,从小要学,要跟好老师,并且不论何时都要坚持练琴,在钢琴系的学生眼里,并不存在周末与工作日的区别。我建议每一个真正想要走音乐专业的同学认真考虑,每一个琴童(的爸爸妈妈)在开始学习之前也要慎重,这不是一门容易学习的科目,并且不论开始了多久,一旦中断,很有可能前功尽弃。
那么学钢琴的好处在哪里呢?别人羡慕的眼光,炫技时的快感,长期学习一项技能所带来的各种好处,都已经有人说过了。
我想要强调一点,我们从来不是学钢琴,我们是在学音乐(可惜国内大部分老师自己都意识不到这一点)。钢琴(或是其他任何乐器)是一把打开音乐世界大门的钥匙,通过它,你会循序渐进的了解乐理,知道如何欣赏某几个和弦独特的美;你会明白音乐中的想象力,试着把乐队当做钢琴,又或者把钢琴当做乐队,给音乐加上故事,给场景配上音乐;或者你会什么都不用想,在大脑放空时被某个乐段击中,头皮发麻,心灵震撼,然后感叹一句,真美好啊!


我非常支持小朋友和大朋友们去学习钢琴,但我也由衷地希望大家能够从更高的层面去理解音乐。有太多所谓音乐学院毕业的专业生在业余的时间甚至不听音乐,有太多过了十级的孩子除了自己弹的几首曲子什么作品也不知道。当然,对音乐这一事物的美的欣赏,是建立在长期并且正规地学习 的基础上的,需要大量的知识积累才能进入门槛,这也是题中所说“长期”练习的必要性。


很多事的发生让我觉得the world is so crazy,幸好我有时候还可以浸入古典音乐这个纯净又美好的世界。希望你们也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5

主题

118

帖子

34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44
发表于 2019-4-10 16:16:18 | 显示全部楼层
永远不会留长指甲
指甲长出一点就会马上剪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

帖子

2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4
发表于 2019-4-10 16:16:47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年28岁,从3岁学琴,大学前后断过几年,最近又一直在弹,前后总有二十年了。之前一直以为弹琴所谓“修身养性”是句虚话,我所体会的,无非是在不断挫折下坚持下去的耐心而已。而今天确实领悟到了弹琴对性格的敲打。
一直以来我是比较擅长弹肖邦的(相比其他钢琴家的作品),小时候上手肖邦的夜曲的时候就觉得颇有感触,最近几年自己尝试去弹肖邦的第一钢协和第一叙事曲的时候,都能察觉到很多的情感共鸣。肖邦有一种深沉的、对民族和人类的忧愁,以及在这之上的乐观、浪漫和勇敢。我自己是学社会科学的,又对社会议题有很多思考,因此对肖邦的这种情感很熟悉,也比较好把握。
前段时间工作没什么力气,看《十三邀》对大提琴演奏家王健的访谈,王健说贝多芬的音乐是对命运的抗争,一种灵魂的呐喊,我就想体会一下这是种什么感觉(小时候练贝多芬没体会到过),所以专门挑了“悲怆”奏鸣曲第一乐章去弹。摸了几下之后确实精神为之一振,“悲怆”是贝多芬早期的奏鸣曲,因此还没有晚期与命运抗争那时候的沉重,更多的是对悲壮的英雄气概的表现,确实非常激昂,无论是听还是弹,都能给精神带来比较强的鼓舞。
但是,练了一段时间,虽然技术上不难(比肖邦的曲子简单多了),但总是弹不出CD里那种感觉,总觉得缺些什么,今天把 Pollini 的版本反复听了又听,捕捉到了很多强弱细节,以及个别音的突然的爆发,这些突然的爆发,应该是形成我“激昂”的感受原因,而我自己弹的时候是缺乏这种爆发的,所以弹不出感觉。
这让我产生了对自己的思考。
因为我自己的性格是静水流深型的,所以能对肖邦相对舒缓的节奏有共鸣,肖邦也有力度很强的段落,但那些都做足了情感铺垫和过渡,在设置好的情绪下或舒或放,这些我都能很顺利地表现。而贝多芬的很多爆发是突然的,没有足够铺垫和过渡就突然爆发了,或者在一个乐句里短促地爆发几处,一开始我根本没注意到,发现之后当然也觉得很合理,但仍然不擅长表现他们。反映到性格上,就是我不具备贝多芬的那种灵魂中的爆发力,面对困境,不会是振臂一呼奋起直击(贝多芬),而更像一个思考者,面对困境默默背负压力,通过理性和乐观来寻找解决方案(肖邦)。
当然,我其实也算了解自己,得到这样的结论也不意外,从又一个侧面理解了自己性格的整体性还是挺高兴的。我只是不知道,如果未来有时间更深入地理解贝多芬,更多地尝试这种灵魂爆发式的乐曲和演奏,习惯了这样的表达后,自己的性格会不会有所改变呢?如果能通过音乐改变自己的性格,那还挺有意思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703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7245
QQ
发表于 2019-4-10 16:16:53 | 显示全部楼层
身边挺少有人像我这样,在繁忙的金融领域工作,还一直保持练琴,其实不一定是每天都会那么严肃的练,但是只要得空,总会把自己的保留曲目弹一两首。

而且每过两三个月,我都会练一首新曲子。现在工作后,很少练那些大型的奏鸣曲了,但是却越来越发现了小曲中的乐趣。

比如最近我发现了一首墨西哥作曲家庞塞的《墨西哥小浪漫曲》,起初是在某钢琴家的音乐会加演时听的,一下子就被曲中的细腻情感打动,自己也就练了下来,在此正好po上来。



https://www.zhihu.com/video/952926366669164544
类似这样的小曲,纯技术上不难,但是值得琢磨和体会的却有很多。正是这样不断和音乐的交流和体会,吸引我在工作后保持练琴。从上学时开始,钢琴也练了十几年了,从未中断。

若论好处,我首先想到的是,能让我“专注”。弹琴时,虽然对于熟悉的曲子,思绪可以飘到别的地方,但是手上却是非集中不可的。在这个碎片化的时代,如果把时间花在刷手机上碎片化的内容,其实是越刷越空虚的。而如果把同样的三五分钟,花在钢琴前,则能完整的演奏一曲肖邦或李斯特的小曲,完整的以自己的手法自己的听觉,去体验大师的杰作,那这三五分钟真是值得了。

若论第二个好处,则是表演时,得到的认同吧!工作后我感觉,人和人之间的同质化比较严重了,都是在各自的领域上班,忙着挣钱,过去的才艺也逐渐荒废。上学的时候多才多艺的人们,往往把生活中大多数时间都捐给了公司和老板,在这个时候,如果平时忙于并购谈判、估值建模、架构设计的金融从业者,突然坐到钢琴前,演奏了一曲肖邦的叙事曲,让同事朋友们一定是大为意外的,也能得到不少的认同。最起码也是一个对才华和毅力的认可。

第三个好处,那就是与音乐为友,可以显著的提升生活的质量和幸福感。钢琴被誉为乐器之王,是因为其有比拟交响乐的宽阔音域和丰富和声,能演奏出非常丰满的音乐,是一个可以独立演奏无需伴奏乐器支持的“单干乐器之王”。在钢琴上,几乎可以体会大多数的音乐文献,肆意驰骋在音乐的王国中。

并且,想把钢琴学好,必定要有相当的乐理基础和音乐史基础,懂了音乐后,听大师的唱片,去国家大剧院听音乐会,和两三好友或打入小圈子共同探讨音乐,都是莫大的乐趣。也因为音乐基础的提升和钢琴乐器的特点,学好钢琴其实是对音乐的全面学习,这样的学习是有外部性的,也就是通了钢琴,对音乐的方方面面都比较容易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比如声乐、交响等,这样能够体会到的乐趣是越来越多的。

谢谢!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

帖子

2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
发表于 2019-4-10 16:17:51 | 显示全部楼层
学钢琴十三年了,先简单讲讲它给我带来的好处:
1.一双灵活的手:
如题主所说,打字什么的都方便了很多。

2.比以前更强的乐感:
个人来说尤其是节奏感方面。

3.古典乐的欣赏能力:
刚开始练琴的时候也是有些抵触古典乐的,似乎是从练悲怆奏鸣曲开始,突然觉得自己弹的曲子其实是很好听的…自此以后就掉进了古典坑。

4.几乎是超乎一切的愉悦感:
这里多说一点。
这几天在家里闲的发慌,就索性把以前能找到的旧谱子全都翻了出来,扫几眼目录,把感兴趣的曲子不管弹过没弹过全都摸了一遍。
当我坐在钢琴前面,仔细地研究因为不同的触键方式而产生的不同音色时,我感到前所未有的宁静。一瞬间可以忘掉一切烦恼一样,只留音乐和我。
其实最让我庆幸自己会弹钢琴的原因就是我可以把自己心里的音乐完整的表达出来,我可以弹奏自己喜欢的曲子。
就像我羡慕那些会画画的人可以把自己想象的美画出来一样,钢琴让我可以把我心里想象的美通过音乐表达出来,我认为这是会弹钢琴带给我最大的好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官方微信

招募城市商务合作 电话/微信 1870294029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