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9-4-15 11:31:15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一下我自己的选购经历吧,普通人,从事法律方面工作,对钢琴本身没有太多深入的系统知识。
【背景介绍】
从十岁开始的学习钢琴,但是对钢琴本身不甚了解
珠江钢琴用了十年,对该品牌钢琴有情节
娃娃两岁半,从五个月开始“玩”钢琴
购琴预算:2-3万人民币
【目的】不吹不黑,真实记录
一、 情系珠江到移情别恋
大约在90年代,福建兴起了一股钢琴热,大体算是以鼓浪屿为核心,辐射福建全省。作为一个生在80后,长在90后的胡建女娃,学习钢琴是必须的。
当年的小城里,买琴很简单。只有一个店,叫华侨友谊商店。到现在还记得,店里有两台琴。一台是立式的珠江,一台是卧式的珠江,都是珠江。如果要买琴,更简单。卧式的珠江要三万八,买不起。立式的珠江要八千八,老爸老妈借点钱或者省省钱还是能买的。因此,交钱,开单,若干天之后,家里就多了一个“大家伙”——珠江立式钢琴,您别无选择的选择。
这台琴就陪着我,走过了春夏秋冬,迎来了中考高考。虽然其后还出现了其他品牌,但是由于走的是非专业道路,家里一直没有换琴。所以,对其他品牌知之甚少。仅限于雅马哈、卡哇伊、星海之类的知名大牌。这也就注定了在后面的挑琴道路中五迷三道的基调。
正是因为如此,对珠江一直有很深的情节。包括在一开始了解钢琴品牌的时候,也开始从珠江入手。没想到20年后,珠江居然出了各种系列,而不是“一台立式、一台卧式”。也让我彻底的晕菜了。
最早开始尝试珠江新系列是里特米勒系列,比较适合小朋友初学。但是,鉴于家里的那台老珠江在用了七八年之后,开始陆续需要更换一些小零件。考虑到新琴需要经受我跟娃的“敲琴折磨”,所以想要一台稍微皮实一点的钢琴。因此,想要试试看珠江的其他系列。里特米勒的音色感觉还是比较干,高音的地方有些炸的感觉。
后来在琴行试了一台威腾系列的琴,感觉不是很对自己的胃口。于是,在琴行导购的鼓吹下,开始尝试其他的品牌的钢琴。更为巧合的是,在第一轮的试琴选琴的过程中,居然都没有遇到珠江的其他系列钢琴了。
于是开始对珠江的琴,产生怀疑——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在导购的推荐之下,开始对各个品牌的钢琴进行尝试,这也最终导致了我的扫街行动。
二、 扫街试琴却彻底晕菜
并没有夸张到扫遍上海所有的琴行,只扫了两条街,都在浦西——一条是汾阳路,一条是金陵西路。
试的品牌真的挺多的,上海牌、珠江、卡哇伊、雅马哈、斯坦威、金斯伯格等等。基本上只有有钢琴的店都会进去走走,试试。但是,因为对琴本身不是很了解,所以,就是弹弹,试试看手的感受,听听声音。说句不好听的,就跟相亲一样,见个面试试看。
最初相中一台金斯伯格F系列的琴,烟台出品,琴行的地点是在汾阳路。这个琴的手感不错,声音也是自己的喜欢的。但是价格折算下来,有点超出预算。同时,也是考虑到烟台的钢琴不知道能否适合魔都潮湿的气候,因此,内心有点犹豫。跟琴行老师聊下来的话,他们是要去琴厂挑琴,付款后大约半个月能到货。后来因为预算的问题,同时,对琴的稳定性也有点不太确定,就最终放弃了这个型号。
于是继续游荡,在金陵东路看中一台德系混血琴,但是琴的总体略微偏小一点,价格的话算是在预算范围内,在备选当中。因为金陵东路有部分建筑需要拆迁,拆迁办公室已经开张,所以,有些琴行的价格还是比较美丽的。最后经过全家人的讨论,还是没有选这台琴,一方面是因为琴的造型比较华丽,不太符合家里的风格。另外,同样一个纠结就是对琴的稳定性不太确定。
其实,说到试琴,也是完全没有经验。采取的方法非常简单粗暴,可以给大家参考,也欢迎大家批评指导。
首先,了解琴行代理的钢琴品牌有哪些,是国产、合资混血、一手、二手或者其他的。
其次,简单说明自己的预算和需求,请导购介绍。在介绍逛展厅的时候,可以浏览一下钢琴上的铭牌。了解一下大致的型号和价格。
第三,就是试琴。方法简直就是“土法炼钢”,不忍直视,囧
1、 大小调音节、琶音、和弦,随便挑一个来一组(就是考级的那一套东东)。听听看高中低音会不会有什么怪怪的音跑出来
2、 《献给爱丽丝》、《梁祝》等等之类的自己喜欢的曲子来一首,看看音色是不是自己想要的
3、 高音、低音部分和弦重重的来一些,看看会不会闷、会不会炸
如果喜欢明亮、颗粒感比较强的音色的话,比较适合雅马哈。按照我的预算,应该只能买到国产的Y系列,或者进口二手琴。
如果喜欢柔和萌萌的声音的话,卡哇伊是比较容易找到合适声音的。个人认为,卡哇伊的钢琴很适合演绎《Summer》这样的曲子。但是,同样,只能在国产琴和二手琴之间徘徊。至于卡哇伊的国产琴,这里就不予置评了。好不好的,自己上手试试就知道了。
珠江的话,是老牌钢琴,声音明亮,但是,高音部分有些系列不是特别好听。如果要买的话,建议去琴行自行感受后挑选。
金斯伯格的琴,FG系列的音色蛮喜欢的。但是考虑到产地在烟台,不知道琴能否适应上海的潮湿气候;同时,价格也超过预算,所以,最终只能擦肩而过。
第四,从个人角度来看,一方面想要自己喜欢的声音,同时,稳定性也是需要考量的一个指针。毕竟选琴有时候就是一见钟情,如果搬回家的琴经过一段时间使用后就原形毕露,也是一件很让人郁闷的事情。关于稳定性的问题,只能通过琴的市场反应来看。换句话说,就要多逛逛相关的钢琴论坛,多听听大家的意见。
选琴的原则,就是按照各大网站上推荐的攻略:
同系列,选高琴
选自己喜欢的声音
选择稳定性比较好的钢琴
试下来的心得呢,就是原装琴真的舒服啊,是在是太舒服了,手指耳朵都舒服。价格呢,绝对在预算之上。国产卡哇伊的话,跟柏斯琴行的关系已经密不可分,至于长江钢琴,可以被视为卡哇伊的国产土妞姐妹。国产琴、合资琴其实各有千秋,试一试还是能有一些区别,正是这些区别让人眼花缭乱。
扫街试琴的结果,就是“音浪太强,不晃会被撞到地上”。往往一个下午下来,就头晕脑胀。不能记住每一台琴给自己的感觉,只能记住几台印象特别深刻的琴。于是,这些琴就算是备选。
三、 二手钢琴,想说爱你不容易
我们预算其实是一个蛮有趣的预算,一只脚可以跨在国产合资、一只脚可以迈进二手原装。因此,在这次选琴的过程中,也了解了一些二手琴。其中包括主流的原装雅马哈和卡哇伊。同时,也有一些“奇遇”。
二手钢琴的感觉虽然不如原装进口琴,但是效果还是不错的。有些琴的手感略微偏松。虽然大部分琴的品相都很好,但是,作为一个小白,还是没有贸然下手。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家里的老人对“二手”存在偏见,不太愿意买二手。
生在一个台风经常光顾的身份,小时候最常见的就是涨洪水。因此,有些小伙伴的家里也会被水淹,钢琴也不能幸免。如果刚好这些琴已经被闲置了,经过水泡之后的琴会被卖掉。所以,对于二手琴背后的故事,也是我心里一直放不下的问题。
所以,在对二手琴有了了解之后,还是没有选择。如果是真的懂琴的人,二手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是二手琴本身在触键的感觉上,和新琴还是有一些差异,关键看个人的取舍。
在二手钢琴的了解过程中,遇到了一个有趣的奇遇。这个经历跟知乎上的大牛@Mr1900分享过。
在挑选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台L* S*品牌的钢琴。这牌子呢,是一个德国钢琴设计师的名字,的确也蛮有名的,曾经在北京的钢琴厂供职过。该品牌在百度上查不到具体的信息。122的琴,出来的声音也很不错。当时颇为心动,但是出于对这个牌子完全不知道,所以并没有果断入手。
因为一直从事法律工作,所以用了尽职调查的小工具,对这个品牌进行了一些了解。在查阅了一些资料后,决定不考虑这个品牌的钢琴了。
这里分享一些查询的小工具吧
1、 关于产品进出口信息的查询工具,例如,panjiva
如果是正常的进出口的话,可以查到相关信息(例如,进出口时间、进出口主体等)
按照逛二手琴市场过程中了解到的情况,有些二手琴可能是走非正常渠道进来的,那么就无法查到信息。
另外,如果要查具体某台琴的进出口信息,用这个工具是无法查到的。
2、 关于商标持有情况的查询工具
中国商标局网站可以查到国内的商标持有情况。
如果要查境外的商标持有情况,平时用的比较顺手的工具是“智慧芽”。
3、 关于企业信用信息的查询工具
一般而言,通过之前的两个工具,如果是出口转内销的琴,基本上已经可以查出他们的境内主体。对于境内主体的企业信用信息的查询,可以用到这些工具。
这个是比较官方查询系统,能够查到企业的存续情况和一些处罚情况。
如果需要查企业可能存在的关联关系等,可以使用“企查查”APP
基本上经过这样一轮信息查询之后,所谓小众二手琴的背景就可以知道的七七八八了。作为一个普通的购琴者,只要有一个心里的基本判断就好了。个人认为没有必要再继续去查什么企业涉诉情况,除非你想收购这个目标公司。哈哈哈……
作为一个钢琴小白,在对钢琴结构、性能没有办法进行专业判断的情况下,用一些非专业的小工具,也能够避免在二手琴选购的过程中踩坑。这样的方法,同样也适用于对于一些不熟悉品牌钢琴的信息收集。
四、 回归之旅
在经过一手琴挑选大混战,二手琴选购奇遇之后,经过冷静的我,再次回到了原点。将目标锁定在了珠江、合资雅马哈之类的大品牌钢琴。
特别是在咨询了知乎上的大神 @Mr1900 之后,将主要的目标锁定在了珠江凯撒堡系列。非常感谢大神对我的问题不厌其烦的解答和沟通。
最终在琴行实际试琴之后,还是选择了珠江的凯撒堡。
声明:文中图片截屏图片,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如有侵权,将在接到通知后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