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新帖

为什么现在最出名的钢琴家基本上都不是盲人?

[复制链接]

1

主题

1

帖子

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
发表于 2019-4-20 02:02:39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小时候大家都听过一个故事:有两个小孩,一个小孩a是盲的,另一个小孩b是聋的。 后面经过一位老爷爷的指点,老爷爷说,小孩a虽然盲,但是他的听力是好的,他以后可以去努力做一名钢琴家;小孩b虽然聋,但是他的视力是好的,以后可以努力做一名出色的画家。 还有人说,一个人如果盲了,他的听力会变得很好;一个人如果聋了,他的视力.... 但是,为什么我现在所知道的钢琴家却都不是盲的? 国内的比如朗朗、李云迪,他们都是正常人…
打赏鼓励一下!

0

主题

2

帖子

1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0
发表于 2019-4-20 02:03:25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各位的关注。小孩已经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鼓浪屿钢琴学校小学五年级就读。终于圆了他的钢琴梦。
…………………………………………………………………………

原回答:我家小孩是盲童,今年11岁,从4岁开始学琴,从他的学琴之路和视角,来回答下这个问题。

从初学开始,他对陌生事物是恐惧的,是哭着抱上琴凳,老师拉着他的手指一个音一个音的开始摸索的。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都是采用老师做示范,录音笔记录后回来后听着自己练,还课再纠正。当初还打算找盲谱,后来觉得还是算了,摸谱还不如听着来的快,更容易培养记忆能力。

现在,找了本地名气比较大的一个老师,水平很高,孩子进步非常大。现在在弹肖邦练习曲,贝多芬奏鸣曲,巴赫平均律,期望能走上专业道路,进入音乐院校附小学习。

作为盲童,他和正常琴童相比,优势在于:
1、乐感,音准、节奏非常好。心无杂念,坐得住。喜欢音乐,白天练了整天琴,睡觉前给他放钢琴曲,一样听的津津有味。
2、听音能力超强。像740,平均律的一些曲目,就靠听cd,他就可以弹出来,当然,指法容易搞错。
3、记忆能力超棒。3年前弹过的曲子,他一样可以弹出来,现在课程多,作品大,完全靠记忆。
4、很好教。很多初初接触的老师,直叹在无法看谱,无法看键盘的情况下,学琴简直无法想象。但是,带过他的老师都认为很好教,很多地方,一点就通。往往老师认为很难的地方,他很快就掌握。

劣势在于:
1、由于与社会接触少,情感与想象力不够丰富。
2、在力道,姿势方面,做不到行云流水般的曼妙。动作模仿差。
3、无法通过乐谱自学。谱子上的强弱,呼吸连线,音部结构处理等都需要老师讲解。
4、弹奏跨度大的曲目,找位慢,需要以后经年累月的练习,找到空间感和距离感。

作为盲童家长,我觉得之所以难以培养出盲人钢琴家(对于国内情况而言),主要在于:
1、盲童的大部分家庭都非常困难,经济条件不好,往往有心无力。对于学琴这种天价投入,根本无法承受。就孩子所在的唯一省级学校而言,学钢琴的寥寥无几。
2、老师没有摸索出合适的教学方法。很多老师没有遇到过这种学生,大部分都是一边教学一边摸索。
3、很多优秀琴童想要进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附小、附中深造,都是何其艰难,对于盲童而言,更是千难万难。不经过专业的培训,想成为钢琴家,更是几无可能。
      由于孩子的原因, 我经常在盲童学校接触到他的同学,发现很多盲童是非常具有音乐天赋的。所以,我呼吁社会对盲童更多关爱,社会接纳度更高一些,学校更开放些。于这类琴童,如果社会不帮助他们成就梦想,世界将少一个钢琴家,多一个按摩师。

…………………………………………………………………………
…………………………………………………………………………
        没想到现在已经2k赞同了。面对知友的祝福和鼓励,在下很是感动,在此一并致谢。
        但是,也有部分知友对我最后一句话很敏感,直言我歧视按摩师,我想说的是:
       你可曾体会过,当医生望着满怀期望的你,告诉你4个月大的儿子双眼无视力的时候,那种瞬间崩溃………那种撕心裂肺的痛…………
      当走出岁月昏暗,以泪洗面的日子………我特别自信,我认为儿子一定会有美好的明天………
         所以,我不希望儿子未来成为一个盲人按摩师,尽管如知友所言,当按摩师一样能自食其力,但是,我觉得抱着这种想法,就是一种放弃,是一种不负责任的做法。
          是的,长大后选择当按摩师,我不累,他轻松,看上去更现实。但是,放眼未来,如果未来社会保障不完善,他的晚景将是何等凄凉……学琴是很苦,也很累,但是,少年不苦,老来必苦。
          所以,他有天赋,有爱好,我想到的是如何正确引导他,帮助他,让他人生有更高的目标和追求,并和他一起攻坚克难,前路虽艰,也要凛然前行。

       嗯嗯,还得说下,我和孩子妈妈很超脱,不在乎别人的目光,找机会带他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带他游泳,逛步行街,看电影,玩各种娱乐设施……他还可以在楼下骑自行车(带辅助轮)呢!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3

帖子

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
发表于 2019-4-20 02:04:12 | 显示全部楼层
Fazioli已经从专业角度论述了盲人学琴的客观缺陷,这里我从统计角度论证下为什么盲人钢琴家“少”。

从可查阅的资料来看,世界上盲人的比例大概是千分之四到千分之五的样子。
也就是说,哪怕世界上所有正常人和盲人都去尽自己的全力去学习钢琴,最后每两百个钢琴演奏者里也只会有一个盲人钢琴演奏者。
而显然对于钢琴家这个级别,两百已经是个偏大的数字了。
我可以肯定,哪怕是钢琴爱好者的圈子里,多数人他能叫出名字的钢琴家的数字也距离这个数值大小相距甚远,而如果把条件局限于现在在世的钢琴家,则更是比这个再少很多。
因此只要你在世界上能找到一个盲人钢琴家,你都不可能论证出盲人演奏家少这个结论。归根结底,还是因为,盲人本身就很少。
而上面的一些答案,已经提到了辻井伸行这位盲人钢琴家的例子。
或许他不算最顶尖的,但从概率统计的角度去看,最顶级的演奏家,像郎朗那个级别,历史上也就是数出几十个人,让这个数字再翻上去十倍,概率上出现一个同级别的盲人演奏家才是正常的。

那么从这个角度去说,集合Fazioli的专业方面论述,我们显然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1.盲人钢琴家并不少
2.盲人学钢琴对比正常人学钢琴存在客观劣势
3.对于盲人本身,平行比较其在各个行业的从业难度来说,钢琴是相对比较低的,存在障碍,但没有阻碍其达到高水平的决定性的障碍。
4.盲人有能力成为最顶级的演奏家,目前的统计样本来说,既不足以支持这个结论,也无法反驳这个结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3

帖子

19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9
发表于 2019-4-20 02:04:32 | 显示全部楼层
虽然泼冷水不好,但是其实在这个问题下面回答很多盲人学琴的优势和劣势什么的有些不太切题,因为问题本身就很有问题——这个问题的依据不成立

这是一个小哲理故事,或者说白点就是个心灵鸡汤故事,目的在于说明“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也会打开一扇窗”或者“人各有所长”这样的道理,其中所做的比喻是盲孩子弹琴聋孩子画画或者智力缺陷孩子跑步高位截瘫孩子下棋都不是重点,哪怕举小白兔跳远大狗熊拳击都可以,只是举例比喻而已,重点并不在于说盲孩子会成为最出名的钢琴家。

所以,也就不存在题主说的“当年他们说的那些盲人小孩到底干什么去了?”这样的问题,既没有这个当年,也没有这个他们,一切都是鸡汤故事里的时间和人物,把故事和真实混杂就有些荒谬了,那个故事里的老爷爷就是一个虚指,就像你不会去纠结“仙女说睡美人能被真爱之吻唤醒,为什么现在很少有睡美人被真爱之吻唤醒,当年他们说的那些睡美人到底干什么去了?”是一样的道理。

感觉有些打击题主,但看到这个问题和下面的一些回答感觉不把这个本身就有点歪的问题捋清楚是不行的,容易给人造成误解,理性的讨论氛围需要大家共同营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

帖子

9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9
发表于 2019-4-20 02:05:13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为一个特殊教育学校的老师,来给大家讲下一些“盲区”。
很多人都觉得,聋哑人应该美术会很好,盲人应该音乐会很好,这都是误区。
特殊人群中,受限于各种生理和生活上的缺陷,比常人在学习和工作上有更大的难度,更甚至有些先天缺陷的人群,连正常的智商都达不到。
特殊人群,尤其是聋哑人或盲人,普遍而言唯一可以超过普通人的点,就是对其剩余功能的日常化应用,比如盲人只能借助其听力,聋人只能借助其视力。但生理基础大家都是差不多的,甚至他们比普通人还要差一些,加上心里上的抑郁,社会环境的不支持,一个聋哑人或者盲人,练成一种技能,并且达到普通人群里中上的水准,是极其极其困难的。相比普通人群的产出率而言更为低下。
但是为什么我们会有这种根深蒂固的印象呢?
因为各种媒体的宣传和报道,聋哑人或者盲人的优秀技能展示,会给予普通人很大的怜悯和激励的心情,所以社会各界都很乐于报道此类事件,只要见着几个还优秀的,就大肆宣传,就导致大家产生了这种认知偏差。
现在特殊人群中有很多人反对此种做法,不想被模板化,印象化,这也是趋势之一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

帖子

2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
发表于 2019-4-20 02:05:44 | 显示全部楼层
鸡汤听听就得了,盲人学钢琴比普通人难很多,弹钢琴也是多感官互动的一项技能

最高票只能说明他是一个各方面非常有天赋的小孩,但他是盲人。如果他能成功,或者一辈子热爱音乐演奏音乐,当然很好,真挚的祝福他,并且希望有朝一日医学足够发达可以减少盲人的比例。

但一个有天赋的孩子的案例并不能说明“盲人弹钢琴普遍比普通人有优势”。

原答案:
首先,没有视觉的话,最基本的识谱就是个问题,虽然有盲文琴谱,但市面上很少,供选择的余地不多。并且用盲文识谱比用视觉识谱要慢得多的多,还不能视奏,只能摸一段,试着弹一段。

其次,即便不看谱弹琴也是要用视觉的,不信的话找一首能背下来的曲子,闭着眼睛试着弹弹,肯定比睁着眼睛更困难。更何况有些技术难点,大跳之类的,不看琴键比看琴键要困难的多的多的多。并且有些时候那怕不看琴键,只是看着前方偏上的位置,也比完全闭上眼睛要难,就像在跑步机上闭着眼睛跑是很危险的,但睁着眼睛看别的地方,大脑可以自动的用余光纠正位置。

当然,通过大量练习,并且对于速度,位置,以及肌肉的天赋好的话,这个问题可以解决,但是,额外训练这一点,又要额外占用大量时间。。。

题主认为盲人听力好,但个人觉得盲人比普通人听力水平强的方面,和职业音乐家比普通人听力水平强的方面是不一样的。

并且水平听力好只是作为音乐演奏家最最最基本的要素之一,之一而已,之前说过,“成为钢琴家需要的条件”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包括了众多变量:

1天赋,1.1音乐天赋,这其中包括1.1.1识谱能力,1.1.2听音能力,耳朵的敏感度,1.1.3节奏感,1.1.4大脑对五线谱的记忆能力,1.1.5大脑对音乐(听觉上)的记忆能力。1.2运动天赋,1.2.1身体机能,1.2.2大脑对手的控制能力,反应速度,1.2.3学新动作的能力,以及改正错误动作的速度。

2方法,各种方法,学习方法,练习方法,这些东西写个二百页的博士论文也写不完。

3练习,3.1练习的强度,专注度,3.2练习时用的方法,3.3练习时间,3.4练习的频率。


最后,弹得足够好也不一定能成为钢琴家,最有名的职业钢琴家弹得也不一定时机,运气,商业运作也是很重要的,普通爱好者那里最有名的那些钢琴家很多并不是业内认为弹得最好的那批,尤其年轻这一代的。之前统计过,肖邦,柴可夫斯基比赛得奖的但是默默无闻,连个维基百科,个人主页都没有的占总人数接近一半。

再继续往远了说,职业钢琴家一年几十场演出,忙的时候两天一场,每天坐飞机坐火车,半夜起夜都找不到厕所的那种生活也不是每个音乐家都想要的。我见过好几个德国的教授(包括我现在的教授)都是根本不想过这种生活,只想安安心心教书,一年弹一两场独奏,几场室内乐,隔三差五录张CD足矣。一个盲人,即便克服了比正常人更多的重重困难,有机会成为职业钢琴家,面对这种马不停蹄的生活,会比正常人更不知所措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

帖子

2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
发表于 2019-4-20 02:06:44 | 显示全部楼层
先说观点,成为一个钢琴家,与个人的天赋、资源、努力成正比,与其是否是盲人毫不相关。
补充说明中这句话的意思是 盲人具有先天的视觉缺陷,在个人发展上,可以避开多依赖视觉的职业,如绘画、UI 设计等,听障有先天的听力缺陷,可以选择避开多依赖声音沟通的职业, 不代表盲人在弹钢琴上更有优势。
相反,通过视觉获取信息占人类信息获取的 80% 以上,由于势力缺陷,盲人在绝大多数能力的学习上,都不如同等条件下,视力正常的人。
视障者失去了通过视觉获取信息的能力,从而更依赖听觉、嗅觉、触觉获取信息,可能少部分个例在听音方面更有优势,并不表示所有盲人都更具有优势。
另外贴一段以前写的,与该问题相关的内容。
这类疑惑的出现,本质是社会对盲人群体认同度低的问题。
人有自己的能力、有自己的需要,但在大众眼中,盲人往往被想象成很不堪的样子,使得盲人在大众眼中处于天然弱视一方。即使都是视障人士,因视力状况、个人能力不同,需求差异非常大。而在大众眼中,盲人似乎都是一样的。
首先是人,其次才是盲人,每个人都是不同的,而社会简单粗暴的将一千多万人划分到了一个群体,没有比这个更糟糕的了。 盲人并不是大众想象中的样子,即使与盲人一起长期生活过,也只能了解到个人,并无法代表整个群体的状态。盲人首先是一个有独立个体的人,其次才是众多有视力障碍人群中的一员。
这一千多万人的相同处也许仅仅只有看不见这一共同特征,然后通过特殊教育、从事相同行业等将其变成了一个有更多相同特征的群体。 逐渐丢失了在大众眼中作为人这一独立个体的存在,然后,大众理所当然的认为, 盲人都是一样的、都是一样的、一样的,盲人的需要都是一样的、需要都是一样的、一样的。
什么时候,主流社会才能对一位盲人的认知,先从其也是一个具有正常社会属性的「人」开始,而不是从其是一个「盲人」开始。
-
在职业选择上亦如是,似乎在主流社会的认知中,盲人只能在主流社会认为的盲人就该从事这些的职业中进行选择,完全忽视了个体的能力、天赋、兴趣等的差异。
一个人,是否选择从事钢琴表演,只与其家庭环境、天赋、兴趣有关,与其是否是盲人无关,天赋、能力属于这个人,看不见只是这个人其中的一个缺陷而已。一个人可以成为数学家,正如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成为数学家一样,只是个体天赋、能力的体现,同理,一个盲人成为数学家,也只是其个人天赋、能力的体现,只是他具有看不见这一缺陷而已。
主流社会的认知偏见阻碍了个体势力缺陷人士的发展。
在各种辅助工具发展如此迅速的现金,盲人在各方面,不依赖视觉,可以完成现有的绝大多数工作,而主流社会对盲人群体的严重偏见,极大的阻碍了一位盲人个性化的选择,他们的天赋、兴趣可能在一开始就被严重压制了。特殊教育、家庭对盲童的培养,几乎少见把盲童当作独立的个体来发展,多在参考主流社会中现有盲人在从事的职业,这群人真的除了看不见,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差异,非常之大。
残 障人士,可能是被各种标签束缚的最严重的那群人,在主流社会中,他们可能已经不是「一个人」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

帖子

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6
发表于 2019-4-20 02:07:23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盲人太少了,所以出的钢琴家自然也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56

帖子

42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2
发表于 2019-4-20 02:07:56 | 显示全部楼层
题主的根据都是故事或者“有人说”之类的,也许根据一个猜想可以推导第二个猜想。但是由此就把第二个猜想看成定理并试图证伪……是不是跑的太快了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

帖子

2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
发表于 2019-4-20 02:08:03 | 显示全部楼层
钢琴家需要的技能还是很综合的,盲人可能很擅长听音,乐感很好,但钢琴演奏更需要手眼协调,所以盲人还是差了些。
不过你这种想法还是有道理的
盲人可能能更好的成为歌唱家
比如Andrea Bocelli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官方微信

招募城市商务合作 电话/微信 1870294029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