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新帖

十万个是什么:「二胡」是一种什么乐器?

[复制链接]

1

主题

2

帖子

1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3
发表于 2019-4-20 12:35:36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本问题被收录至活动「十万个是什么」 中。活动时间:11/29 - 12/14活动规则:大于 200 字的客观事实定义,且注明可信来源,创作时间在前的优先采纳。活动内容:欢迎参与活动分享你的知识、经验和见解,优质内容将有机会被收录在《十万个是什么》电子书中,同时还有机会获得一份精美的钢琴世界周边礼物。更多相关问题请进入活动页面了解。这是一本留给未来的百科全书,我们邀你一起合著。期待你的分享~
打赏鼓励一下!

0

主题

1

帖子

2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
发表于 2019-4-20 12:35:5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前阵子查提琴历史的时候顺带了解了一下。
我认为二胡再往前追溯可以追溯到阿拉伯世界的Rebab(雷贝琴),出现时间已难以追溯,但它这个名字在8世纪之前就出现了。
往西方传它就成了拜占庭里拉琴等提琴类乐器的祖先,往东方就成了马头琴,胡琴。现在在印度尼西亚民乐里还会使用雷贝琴演奏。


最后分享一段雷贝琴的演奏
分享Abdou Moussa的单曲《Ya douha't al-ai'zz》http://music.163.com/song/493286478/?userid=67219297 (@网易云音乐)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8

帖子

147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47
发表于 2019-4-20 12:36:28 | 显示全部楼层
二胡,首先作为弦乐器,无品让音准变得困难,也使偏离"标准"的音成为可能:导音具有倾向性,偏向主音,这就意味着同一个音高可以随着调式的变化而变化,更加贴合人的内心;地方性歌曲,音准会游移,如秦腔风格的曲子;而在滑音时,下滑往往要先抬高些音。
现代的二胡是从刘天华先生大刀阔斧地改造开始成形的,也正是刘天华先生把二胡改造成独奏乐器。刘天华也留下了许多二胡著作:《病中吟》、《月夜》、《空山鸟语》、《良宵》、《光明行》。刘天华先生的著作有着很独特的风格,简洁而优美,希望大家都能听一听。
刘天华先生也把一些小提琴技巧杂糅进二胡中。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小提琴技法被引入到二胡中,也有越来越多的小提琴曲目被改造成二胡曲。但是,二胡不是任何乐器的影子,她就是二胡。击弓、压揉、马嘶、鸟鸣,这些有别于小提琴的技法越来越使人们明白,二胡不能成为第二个小提琴。尽管小提琴那一脉的演奏技法能体现出个人实力,但针对二胡本身的韵味和以此开发出来的一系列技法,个人认为更能考验一个演奏者的国风化的演奏水平、内心情感与个人修养。这或许意味着修心养性这一传统思想的传承与发扬。
在我们谈论二胡时,请大家不要忘了,这还是一件非常年轻的乐器。我们不必把犄角旮旯里面那些属于奚琴、胡琴的历史拉出来大谈,我们应该向前看,看向未来无限的可能。
这下面是关于一些个人的小思趣,选择性赏谈即可。
二胡要维持一定的水平是很耗费时间的,音准、弓法、指法,一天不练,就会生疏,但是她会带给你无与伦比的体验作为回报。听赏一首曲目是一回事,演奏又是另一回事。个人认为,演奏是对曲目的再认识。一首曲目为何这么动听,在那无数的细节中,演奏者是选择如何呈现乐曲的?一首曲目到底怎么演绎才能让自己的感情宣泄干净,抑或是才能打动大部分的观众?这些问题,从微观到宏观,都是很有意思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4-20 12:36:53 | 显示全部楼层
二胡(拼音:Erhu) 始于唐朝,称“奚琴”,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一种中国传统拉弦乐器。二胡,即二弦胡琴,又名“南胡”、“嗡子”,二胡是中华民族乐器家族中主要的弓弦乐器(擦弦乐器)之一。 二胡名曲有《二泉映月》、《良宵》、《听松》、《赛马》等。




历史沿革
起源
二胡始于唐朝,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它最早发源于我国古代北部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那时叫“奚琴”。宋朝学者陈旸在《乐书》中记载“奚琴本胡乐也……”唐代诗人岑参所载“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的诗句,说明胡琴在唐代就已开始流传,而且是中西方拉弦乐器和弹拔乐器的总称。


到了宋代,又将胡琴取名为“嵇琴”。宋代末学者陈元靓在《事林广记》中这样记载:嵇琴本嵇康所制,故名“嵇琴”。宋代大学者沈括在《补笔谈·乐律》中记载:“熙宁中,宫宴,教坊伶人徐衍奏嵇琴,方进酒而一弦绝,衍更不易琴,只用一弦终其曲。”说明在北宋时代已有很高的演奏水平。徐衍为皇帝大臣们演奏”嵇琴”时,断了一根弦,仍然用另一根弦奏完曲.没有娴熟的技艺是做不到的。后来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又记载“马尾胡琴随汉东,曲声犹自怨单于。弯弓莫射去中雁,归雁如今不寄出。”说明在北宋时已有了马尾的胡琴。


元朝《元史·礼乐志》所载“胡琴制如火不思,卷顾龙首,二弦用弓捩之,弓之弦以马尾”进一步阐述了胡琴的制作原理。到了明清时代胡琴已传遍大江南北,始成为民间戏曲伴奏和乐器合奏的主要演奏乐器。


到了近代,胡琴才更名为二胡。半个多世纪以来,二胡演奏水平已进入旺盛时期。刘天华先生是现代派的始祖,他借鉴了西方乐器的演奏手法和技巧,大胆、科学地将二胡定位为五个把位,并发明了二胡揉弦,从而充扩了二胡的音域范围,丰富了表现力,确立了新的艺术内涵。由此,二胡从民间伴奏中脱颖出来,成为独特的独奏乐器,也为以后走进大雅之堂的音乐厅和音乐院校奠定了基础。


新中国成立以后,民族、民间音乐发展很快,为了大力发掘民间艺人的艺术珍宝,华彦钧、刘北茂等民间艺人的二胡乐曲经过整理被灌成唱片,使二胡演奏艺术如雨后春笋迅猛发展起来。上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先后涌现了张锐、张韶、王乙等为代表的一批二胡教育家和演奏家,在他们的影响下,又培养出了新的二胡演奏家闵惠芬、王国潼等。就如二胡作曲家刘文金的《长城随想曲》等将二胡的性能超常发挥,并刻意创新,使二胡焕发出新的生机和异彩。[1]


发展
据《中国文化史三百题》提供资料:宋代是外来乐器与中原文化融合发展的第二阶段。


宋元明清时期,随着戏曲、曲艺的发展,民间乐器随着“勾栏”“瓦舍”的兴起而发展了自己的伴奏乐器。其中最主要的乐器是源自蒙古、西域的马尾胡琴(又称二弦琴),经与前朝留下的嵇琴、轧筝融合,创制出新颖的胡琴。这一乐器充分标志中国弓弦乐器走向成熟。


后来,由于地方戏唱腔风格需要,胡琴又逐渐分化,出现配合秦腔、豫剧需要的板胡,京剧、汉剧需要的京胡、京二胡,河南坠子需要的坠胡,广东粤剧需要的高胡,潮剧需要的椰胡,湖南花鼓用的大筒,蒙古说唱用的四胡,川剧用的盖板子,河南越调用的四弦,福建莆田戏用的枕头琴,侗戏用的牛腿琴,壮剧用的马骨琴,晋剧用的二股弦等等弓弦乐器。所以,二胡实际上是这众多的弓弦乐器中的一种,它的得名远远晚于胡琴。所以说“二胡”始于唐朝是不准确的,应该说“胡琴”始于唐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

帖子

2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
发表于 2019-4-20 12:37:12 | 显示全部楼层
二胡是一种中国传统拉弦民族乐器,起源于唐朝,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最早发源于我国古代北部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那时叫“奚琴”。因为来源于北方少数民族,古代汉人称谓北方少数民族为“胡”,从北方传过来的琴,因此而得名“胡琴”。蒙古族弓拉弦鸣乐器。古称胡尔。蒙古族俗称西纳干胡尔,意为勺子琴,简称西胡。元代文献称其为胡琴。汉语直译为勺形胡琴,也称马尾胡琴。到了近代,胡琴才更名为“二胡”,半个多世纪以来,二胡演奏水平已进入旺盛时期。刘天华先生是现代派的始祖,他借鉴了西方乐器的演奏手法和技巧,大胆、科学地将二胡定位为五个把位,并发明了二胡揉弦,从而充扩了二胡的音域范围,丰富了表现力,确立了新的艺术内涵。由此,二胡从民间伴奏中脱颖出来,成为独特的独奏乐器,也为以后走进大雅之堂的音乐厅和音乐院校奠定了基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官方微信

招募城市商务合作 电话/微信 1870294029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