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端钢琴深度解析:1950s 九尺August Förster

[复制链接]

99

主题

99

帖子

30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07
发表于 2019-4-21 08:13:41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最近在瑞典伴奏一个月,他们这个地方其中一个活动中心放的是这台九尺琴,偶尔晚上在这里练琴。这台琴就是典型的“技师眼中的好琴,钢琴家眼中的烂琴”。


和绝大多数现存的牌子一样,Förster已经一百多年的历史,1859年创立,1897年就拓展海外,在波西米亚建厂,1900年在捷克。但是二战后捷克工厂被收为国有,此时的捷克Förster和真正的已经没关系了,后来Petrof给Förster代工过,那批钢琴出口加拿大和东欧穷国,而现在在售的全部都是德国生产。
和所有老品牌一样,总能列举出几个大师客户;普罗柯菲耶夫、理查.施特劳斯(德国大师,和维也纳圆舞曲一家没什么关系)都买过他家的琴,普其尼的很多歌剧也是在他家的琴上写的。


值得一提得是,Förster早在1932年就制作了电钢琴!应该是和当年先锋派实验音乐家有沟通合作,并且官网介绍这只是“最早的电钢琴之一”。现在人很难想象那个一台琴的价格能买一套房子,销量还是现在几十倍的年代,都有什么奇思妙想。
1923年还做了1/4音钢琴,一个八度给分成了24个音,两套击弦机和发声装置。


东德的社会主义影响了几乎所有东德钢琴品牌,1972年东德政府把工厂收为国有,东德时期结束,1991年公司回到了家族。维基百科上还写的一年生产300台,但根据官网,如今一年只能卖出去120台立式琴和80台三角琴。
他家在德国本土的定位有点奇怪,立式琴是中高档,但三角琴只是中档。最最最入门的,高度116,没有腿和轮子,只是清漆的立式琴,已经比高度131的雅马哈YUS3贵了,同款黑色亮光漆的已经比雅马哈的旗舰YUS5还贵!正常的有轮子有腿的还要再贵两千五百欧!


他们家是为数不多还有高度132以上的立式琴的品牌,旗舰立式琴K134价格是YUS5两倍还多。


三角琴170和190各分两个版本,低配和高配版。低配版标配也是哑光漆,黑色亮光漆售价和同尺寸的雅马哈高级流水线系列SX差不多,高配版稍微贵个10%而已。


七尺的215和九尺的275不分高低配,但奇怪的是,215并不比高配的190贵多少,比同尺寸的S6X便宜了一万多欧!20%!其他所有三角琴都是Renner击弦机+Renner榔头,只有215是Abel榔头,不知道是什么操作。。。


九尺的旗舰275售价只是雅马哈CFX的2/3而已。


他们家就很典型的德奥风格,中低音区声音饱满,温暖,厚实,很容易弹出歌唱性;击弦机手感也比较厚实,略重,但是有点黏,反应比较慢,这个就导致了无法顺利的“给多少力出多少音量”;弹曲子和声比较浑浊,没什么色彩变化,也缺少bling bling的金属音。
这种琴很适合业余的,弹什么曲子都会比较好听。专业的只适合在这上面弹海顿莫扎特或者贝多芬的快板乐章,慢版乐章、舒伯特,这种要求很敏感的曲子,在这种琴上就不太行。迟钝的琴键反应也很难让人满意的达到肖邦李斯特之后作曲家的炫技效果。
我录了一个视频,从设计,用料,状态来解析这台琴:

九尺奥古斯特.福斯特钢琴
https://www.pianoworld.cn/video/1098966475594936320


不过我在2018年法兰克福乐器展试了一下他们家改进的新产品,理念上已经有了一些改变,但和施坦威取向的(贝希施坦、Fazioli、Yamaha、Kawai,贝森朵夫VC系列算半个),在这方面还是差得很远。
不过,作为一个德国老牌子,中途被国有化,如今在行业内部都没什么存在感,没被亚洲人收购,也没推出低端产品线(最最最便宜的入门级立式琴价格比雅马哈旗舰还贵),能活到2019年,也是奇迹!


最后说一下为什么我敢大言不惭的在这里谈这些高档琴。先介绍一下我自己,我今年二月在德国钢琴表演硕士毕业,本科学的是钢琴表演+钢琴教育,在德国快八年。
感谢德国免费的高等教育教育,高校顶级的琴房配置,不势利的琴行,个人保守估计,不同年代的施坦威弹了至少两百台;贝森朵夫、贝希施坦、博兰斯勒、Grotrian Steinweg (高天)、Steingraeber这种顶级琴各几十台,现在现存的德国品牌全部都弹过;雅马哈三角琴一两百台,卡瓦依三角琴几十台。见过、碰过、弹过、砸过的高档琴是绝大多数在国内的人根本无法想象的。


要知道的是,绝大多数弹琴的人是不懂琴的,包括我遇到大多数德国教授连雅马哈有几个系列都不知道。但我从小就喜欢研究这些,就像我喜欢研究车一样,不同的型号、配置。在德国我参加过学校钢琴技师(他在德国技师界还小有名气)的Workshop,去过三次法兰克福乐器展,参观过几家世界顶级品牌的工厂,和不同的钢琴技师、设计师,顶级品牌公司高管讨论过这方面的细节。
绝大多数琴商,调琴师,技师,钢琴设计师,并没有专业的学过钢琴演奏,所以他们不一定真的了解钢琴家的想法。比如2017年我参加德国某顶级琴厂,和他们的首席技师交流,感觉思想完全在两个不一样的世界。这也是为什么施坦威能做到一家独大,一年销量2000-2500台,其他同价位品牌一年不超过300台的原因。所以我既能从设计理念,制造工艺,用料方面来讲一些东西,同时也能从专业演奏者的角度来解析。


中文网上以讹传讹的东西太多,这种级别的琴很多人见都没见过,零几年我刚开始研究钢琴就已经在流传的谣言,2019依旧还在网络上流行。什么“日本琴轻,欧洲琴重”“雅马哈明亮,卡瓦依柔和”“贝森朵夫帝王气质”“Fazioli声音性感”,基本都是胡说八道!
并且因为三角琴有一万两千多个零件组成,决定声音的木头不可能每一块都完全一样,再加上琴的使用频率、使用强度、存放环境、保养状况、在加上房间的音响效果,即便是同型号,每一台琴都不同的。有些人即便弹过,但只试过一台,甚至还有一些人,在网上听了个视频就妄下结论。
所以个人觉得,我写一些这方面的东西,让大家至少从文字上有个客观的认识,避开那些以讹传讹的东西,或者背后有利益关系的谣言,是很重要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打赏鼓励一下!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官方微信

招募城市商务合作 电话/微信 1870294029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