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9-4-23 17:14:06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只是大学生而已。根据我的经验,针对非钢琴专业的18岁以上成年人写点建议吧。
本人32岁,孩子2岁,外科医生,小学五年级考完十级又练了两年后基本扔掉,大学偶尔在学校玩两下,研究生以后开始重新练琴。现在的程度是基本刚练完肖邦英雄波兰舞曲Op.53,在练拉赫玛尼诺夫g小调前奏曲和舒伯特的一首即兴曲。
建议几点:
1.时间都是挤出来的,真有心练,不要说自己没时间。我们这个工作性质,基本累成狗,不用说连轴的白夜班,不要说无休止的加班手术,不要说下班还要捣鼓基金论文,不要说外面同事朋友的觥筹交错,更不要说还有孩子要养。。。。但我基本每周至少保证练个四五次次,有时间就练两三个小时,没时间瞅着吃饭前后一二十分钟摸摸琴也行。经常是瞅着下夜班的时间,摸摸琴。怎么说呢,有时候确实很累,但练琴的时候就不觉得什么,也没有觉得特别委屈或者亏待自己,可能确实热爱,所以能有这种心态。
2.找不找老师,怎么学。老师一定是有用的。当然找老师一定要找有两把刷子的,能真的找到你的弱点,找到你的问题,不仅能就事论事纠正你当下练习的错误,而且能对你未来的练琴方向有一些建设性的意见。不过我个人是不太建议像小时候练琴一样对老师过于依赖。既然当作爱好,那就可以自己多研究,看书,看文献,多听大师的作品。没有谁天生就能听出门道,听不明白,就多听几遍。对于一首作品,哪里应该怎么弹,为什么这样弹,可以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问题,带着想法和问题再找老师探讨。我个人的经历是,过去的六七年一直在自己练琴,同时看了几本和演奏技巧以及音乐史相关的书,每练一首新曲子几本靠先上网看相关的论文和介绍,然后听不同大师的版本,找找感觉,也找找每个大师演奏中自己喜欢的部分得以借鉴,然后就是练习,克服技术障碍,一边练一边琢磨,有时候睡不着觉一首曲子能躺床上琢磨一两个小时,之前的肖邦谐谑曲、舒伯特流浪者幻想曲四个乐章等等都是这么练出来的。However(关键词。。),这半年来,感觉练琴遇到瓶颈了,自己不知道怎么再提高了,于是在当地的大学里找了个钢琴专业的老师(是老师,不是在校生),其实这半年一共上过三次课,加上她把我介绍给她国外的导师上了一次大师课,觉得钢琴水平又有了一次质的飞跃。
3.既然是业余的,既然是爱好,没那么多经历,那就不要贪多贪快。我现在基本上每年保持练那么三到五首曲子。像去年一年就练出来了英雄波兰舞曲、巴赫平均律选了两首,加上莫扎特的一套奏鸣曲,拉赫玛尼诺夫的前奏曲到现在算个半成品吧。选自己最想练得,结合自己技术提高的需要,一首一首的练精,练到背谱弹奏,练到每一个音尽量不留死角都解决掉,其实个人感觉反而这样提高是比较快的。
4.虽然说是业余爱好,技术上讲也是要注重基础,不要丢弃音阶和哈农,选曲尽量不要过难,连起来费劲,容易丧失信心,即便勉强弹下来磕磕绊绊也没什么音乐性可言。虽然不是童子功,也一样一步一个脚印的要求自己。
5.至于练琴的客观条件,那就靠自己创造了。小时候用的琴一直放在老家没搬来。我刚开始读研究生那会,还没钱,弄了个两千来块钱的电钢琴放在自己租的房子里,就用那个带着耳机练,然而琴键声太响,后来被邻居指责深更半夜还有人打鼓。。。后来又再琴行的琴房办的年卡。自己家真正的钢琴,也是最近一年才买的。还是那句话,真正喜欢,怎么都能创造条件。
恩,写这么多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