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9-4-23 20:21:48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时候家里很穷,学不起钢琴,妈妈不甘心,让我去学了电子琴。
每天都要练琴,小朋友在楼下玩我在练琴,放假在练琴,该睡觉了还在练琴。
每天都是无聊的练习曲,反复反复反复。
妈妈不在家的时候,偷偷骗人说练琴够时间了。
怕挨骂,偷偷把老师写的“优-”加上一竖,改成“优+”。
六年级终于过了十级,然而家庭条件变好了一点点,买了钢琴,继续学习。
断断续续学了一年之后,趁一个长假扯了个幌子,愣是拖了两个月没上课。
从此我妈再也没提这茬。
初一到大三,钢琴在我家放了9年,只剩落灰的作用。
即便如此,我妈还是定时清洗钢琴布,找调音师来调音。
哪怕是搬家到另一个城市,我妈也不遗余力地将钢琴搬到了新家。
只是她再也没有逼我弹琴,也没有说“我当年花了多少多少钱给你买了钢琴,让你去上xxx老师的钢琴课”。
后来上了大学,我渐渐不再厌恶它。甚至偶尔放假回家会弹几首已经记不清的曲子。
再后来,开始会在网上搜自己最近很喜欢的歌的钢琴曲。
《对不起我爱你》《成都》《夜的钢琴曲》还有《你离开了南京,从此没有人和我说话》。
只学过一年不到的钢琴,踏板都踩不好,弹的磕磕巴巴断断续续,也没有专人指导。
但是忽然觉得时间过得飞快。经常下午一个人在书房看书累了,就掀开钢琴。
一点点认谱,一小节一小节的两手合奏。不经意间能弹三个多小时,直到手酸。
为自己一点点的进步兴奋地手舞足蹈。
我想当时有机会学电子琴学钢琴的时候年纪还太小,小孩懂什么呀,只想赶快写完作业看一集《数码宝贝》,只想趁爸妈不在家赶快跑到楼下跳格子。
既不懂学琴的意义,也体会不到学琴的乐趣。
被逼迫的情况下更容易适得其反,本来只是觉得无趣的事情也就变得讨厌了。
一直很感谢我妈在我悄悄想不学钢琴的时候没有逼迫我学下去,因为我想即使是逼迫成功了也不会有什么结果,只不过是一纸证书而已。
对我而言这中间相隔的八九年更像是给我沉淀的时间,让我发自内心的去了解和热爱这门乐器。
我没有很远大的抱负理想,没有兴趣去继续考完钢琴十级。
与此相比,我更享受的是一下午无所事事的时光让我能安静坐在书房弹自己喜欢的曲子,心里可以想着也可以不想着某个人,如果我愿意的话我可以给你们弹奏我爱的旋律。
兴致所至,偶尔为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