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学习乐器所谓童子功的实质是什么?

[复制链接]

1369

主题

2921

帖子

5695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695
发表于 2019-4-23 20:52:46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学习乐器所谓童子功的实质是什么?
打赏鼓励一下!

0

主题

340

帖子

24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43
发表于 2019-4-23 20:53:09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不管是否愿意承认,童子功是客观存在的。是否在幼年时期接受过优质系统的培养确实直接决定了一个人的上限的高低。说的直白一些就是"过了这村儿就没这店儿。"

生理方面:
小孩骨骼与肌肉未发育完全,可塑性强,从小开始学琴比大了再学更容易培养出更好的手指运动机能、手指独立性、柔韧性以及控制能力等等。
另外听力(音感)也是需要从小培养的,特别是固定音高的耳朵。

心理方面:
儿童杂念少,时间充足,没有什么生存压力。同时有家长的敦促,这也是不可否认的。

当然,尽管如此,即使不幸错过了所谓的“童子功”“最佳年龄”,不代表就完全丧失了达到一个较高程度的机会。成人如果内心足够强大,对音乐有足够的热情,并愿意下大血本投入足够的时间、金钱、精力,接受专业而系统的教育和训练,那么依然有希望达到一个比较高的水平(超过所谓的业余十级)!所以我向来不同意那些“成年人就随便学学算了”的消极而不负责任的言论,任何人都可以追寻自己的梦想和所爱,无论早晚。

总之,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28

帖子

26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61
发表于 2019-4-23 20:54:02 | 显示全部楼层
写在一开始
题主问了一个不错的问题,我写一些我的想法,或许会偏离一些题主提问的本意,但应该仍然会有所帮助。知乎的风气越来越不好,一个问题若不是热点,不是特别惊艳新奇,没有大V点赞,就少有人关注。很多好问题都被埋没了。

一、我只知道有规定身高超过1.1米需要买公交票,从来没人规定过年纪过了多少就不能学或者学不懂某个乐器了。这世界上就是有一部分人,当你想去学一门乐器,他们就会说:人家都是小时候学的,你现在哪能来得及,别费那时间了。这些人不是别有用心,他们就是蠢,他们包括身边的蠢人和为数不少的烂老师。于是“童子功”这个词变成了你学习乐器的他人设障,自我设障。这两种设障会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障碍时产生很大的负面情绪,他们不仅妨碍你开始学习,并可能让你开始后再放弃。非常悲哀的是这种设障不仅仅在学习乐器上,在很多领域都有所体现,小到舞蹈、绘画、读书,大到专业学习,职业选择。国人有个有意思的地方,他们总在强调“专业”,他们说,你大学又不是学XX的,你毕业后怎么搞XX,好像大学学了你才够资格去做。
这些问题在80、90代的人身上有所改变,我们逐渐相信并不是学什么就只能做什么,并不是我现在开始就太晚了。演《爱情公寓》上戏的那几个家伙演技算是年轻演员中不错的了,他们是科班出身,但是并不妨碍王大锤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欢笑。郭德纲早年在《论50年相声之现状》里说过,相声应该是从7、8岁开始学,但是后来他的很多徒弟,包括岳云鹏,都是成年后才跟随他学艺,依然说得很不错。我们见识了很多这样的例子,我们开始相信,烧锅炉的也能写文案,做化工的也能搞IT,连教英语的都能卖手机。
二、不过回到乐器上,有一些潜意识的东西还是留在我们心中。去看看知乎的问题就能发现,有人问,我想开始学一门乐器,那么大多数人会鼓励他去学习;去看看吉他、摇滚相关的,人们会说,去敲鼓玩吉他贝斯吧,享受摇滚的乐趣;但是如果去钢琴相关的去看看,却又更多的人在强调,要从小开始学。普通人对古典乐器有一种畏惧,哪国人都一样,但是发达的文化下人们试着去消除畏惧,而成长中的文化氛围更倾向去加强这种畏惧。
三、大多数和成长有关的问题都会指向“从哪来?到哪去?”的终极哲学问题。那么对学习乐器来说,就是,为什么要学?学来干什么?我回答不了这样的问题,我只能列举一些零散的想法,去达到一中倾向性,而不是确切的答案。回到一段前的钢琴问题,回答者说,钢琴还是从小学比较好。对事不对人的说,请问从小学钢琴并且不支持别人长大后学钢琴的你,现在在从事于钢琴演奏或者教学工作吗,是在乐团还是在婚庆现场,是业界名师还是工作在单元房。我相信一个厉害的演奏家或者老师,不会扼杀任何人对音乐的热情。事实上,大多数从小学习某种乐器的人,并没有成为职业音乐家,甚至没有从事与之相关的兼职。最终曾经学习过的乐器只是变成了一种爱好,既然只是爱好,你只是比我早学十来年,凭什么打击我的热情。
从儿童时期就学习一门乐器是很不错的经历,即使是你妈逼你的,依然很不错。这种不错应该是源于:我从小就接触音乐,知道音乐的魅力,他让我变得理性、感性、开朗、沉默;而不是源于,我5岁就练钢琴了,比你20岁开始学弹得牛X多了。至于所谓的有的东西长大了就无法再习得了这种说法,至少在学乐器领域,是相当扯淡的。
四、我们继续说,如果你没有变成一个专业人员,从小就开始学习乐器是为了干什么呢?我从前的朋友,这辈子最爱的姑娘,人漂亮,有脑子,从小弹琴,钢琴业余9级,获过很多奖。大学被调剂到哲学专业,她有一回哭着给我说,她觉得自己从前很棒,现在越来越差了,哲学专业让她觉得前途渺茫,至于钢琴,她甚至觉得学那玩意一点用都没有。我的另一个朋友,初中的时候,钢琴业余9级,琵琶业余7级,大学玩吉他组乐队,大四的时候我给她电话问她还玩不玩乐器,她淡定地表示,哪有时间,忙着实习呢。这样的问题可不是我给你一碗鸡汤说:“去领略音乐的魅力吧”,就能完事的。国人巨大的竞争压力让人没有办法追求自我,特别是年轻人,当年学的乐器一文不值,反倒是多考几个证比较实在,这样悲哀的事实多少鸡汤都掩盖不了。
五、回到童子功的问题上。就像最开始说的,要想让文化繁荣,让人们喜欢音乐,学习乐器,童子功中所包含的设障属性必须剔除掉。我妈近40岁时候买了小提琴去美院上她的第一堂课,那个教授告诉她,大概是:你不要怕你这个年龄学得晚,学不好,好好跟我练,小提琴是很美的乐器。

我暂时回答完了,这是我最没有逻辑的一个回答了,但其实平时我就是这样想问题的,我很满意。

最后我留下一个问题,它也是我答案的一部分,来自某个TED演讲。如果你的技术很不错,并且开始成为一个职业的音乐家了,那么请问:这世界要另一个厉害的音乐家干什么用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10

帖子

42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2
发表于 2019-4-23 20:54:55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你的目标是"想要十八岁到二十五岁之间准时出道,在专业圈里获得一般认可或更好地位,日後以此为业",那你最好小学一年级到十岁以前就已经开始学了。

当然幼年薰陶很重要啊,不但要早,而且得是好的系统培养。这个专业就是需要这麽长的时间学习跟累积,不早开始行吗?而且学校时代还可以培养人脉。

所以,如果你的目标"不是上面那个",几岁开始就不是很重要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350

帖子

5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52
发表于 2019-4-23 20:55:02 | 显示全部楼层
演奏乐器所要用到的筋肉,很多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根本用不到,因此这些韧带、肌肉如果没有从小得到锻炼,那么等身体发育已经定型了再来练习,就练不出来了。我小时候不爱练琴,所以我的童子功就不够用,现在练习技术难点的地方,动不动手掌就肌肉劳损。但假若没有童子功,也许肌肉劳损的就不是手掌,而是整个肩背+手臂了(摊手)

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倘若有人小时候意外失去了双手,那么他很可能会用脚来写字,意志力坚强的话,他还可能会写得很好;但这个人若是从小四肢健全,长大后意外失去了双手,那他能够学会用脚穿衣服就不错了。

在乐器技术已经发展纯熟的背景下,从来没有听说过哪位著名演奏家是没有童子功或童子功很薄弱的,不是没有人想要创造奇迹,但最后都失败了。

举个栗子:舒曼,德国浪漫时期作曲家、音乐评论家。他大概在大学期间立志要当钢琴家,然而学的却是法律。。。但他不是一个会轻易认输的boy,他是一个玩命练琴的追梦boy!


还是练不好。。。


后来他发现是自己的无名指独立性不好、抬不高,于是做了一个机关,帮助抬指,真是个机智的boy啊。




然而年轻のboy还是太单纯,他以为自己的韧带是泡泡糖,可以随便扯。结果韧带拉伤,永远无法成为钢琴家了。


从此心灰意冷,转去作曲、搞乐评,无聊的时候就分裂几个人格自己吵着玩。

还顺便拐走了钢琴老师的女儿。

所以乐器要练的好,童子功是硬件。但这是针对专业人群的要求,一般人并不想走专业道路就无所谓了,自己开心就好,没必要硬来难的嘛。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08

帖子

22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27
发表于 2019-4-23 20:55:55 | 显示全部楼层
以钢琴为例,一般都以4、5岁左右开始学琴为最佳年龄。原因在于在小孩身体尚未发育成熟时最适合训练他的手型以达到演奏标准,养成良好的习惯,在世界观尚未完成时培养他对音乐的理解。

另外对于有志成为演奏家的小孩来说,他必须在之前积累足够的练琴经历,因此肯定得从娃娃抓起。

其他很多乐器同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17

帖子

24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43
发表于 2019-4-23 20:56:44 | 显示全部楼层
曾经有个笑话
问:我今年27岁了 学钢琴还来得及么?
答:基本没戏
问:为毛?
答:因为你妈现在估计打不过你…

所谓童子功就是枯燥乏味无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没有如果没有但是…没有任何原因和借口…每天…是每一天~你都必须有一到两个小时在乐器前,即便无脑的活动着手指………

这是一种肌肉记忆…一种听觉记忆…一种乐感记忆………

除非天才…我估计就是天才也是这么过来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52

帖子

26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66
发表于 2019-4-23 20:56:51 | 显示全部楼层
年复一年,长期长时间的枯燥练习,然后行程肌肉记忆,以及乐感听觉也是小时候开始一片空白开始比较好。反正我是成人乐器党,在学习过程中,发现手指的活动,特别是听觉,我在听觉上起码不行,但是还好我手指还行。但是还是欠缺太多,加上肯定无法长时间很长时间的练习。不过,当爱好,什么时候学都行,那些要走专业的,童子功非常重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19

帖子

25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52
发表于 2019-4-23 20:57:5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个人认为是一颗童心. 三观成型很难改变. 如果你听流行音乐长大, 那你做出来的曲基本一股流行味道, 就那么几种基本和弦走向, 基本的四拍节奏. 同样美国听爵士长大的, 脑子里的音乐基本都是半音体系. 这种潜移默化的形成并不难, 只要在那个环境浸泡就可以. 但是一旦成型要改变, 就很困难. 因为你已经习惯用一种体系去分析理解这个世界, 跟学第二语言一个道理. 如果你保持一颗童心, 抛开之前的体系, 浸泡在新的环境里, 那么你进步的只会比一个孩子更快, 因为你作为成年人的学习方法领悟能力其实是超过一个孩子的. 唯一阻挡你的是那个已经成型的你, 抵抗改变的你.
举我本人的例子, 虽然跟乐器无关但是道理差不多. 我是21岁才来美留学的. 用4年半的时间, 流利程度和本地出生的人差不多.  基本完全不带口音. 不认识我的人听我说话以为我是 ABC. 但这4年我过的很辛苦. 24小时都是浸泡在美国人的环境中, 唯一交流的中国人是父母. 还加入学校戏剧团排练莎士比亚, 一首独白2个礼拜练上百遍, 并专门找口音老是纠正发音. 参加过音乐剧, 悲剧的主要角色(还获奖), 拍过自导自演全美国人当配角的微电影(也获某美国小电影节奖), 还有网络脱口秀等. 当然, 代价就是中文口语退步很大...
绕回来总结, 保持童心, 永远年轻. 技巧归根到底也就是肌肉力量而已, 也可以通过练习获得. 但是大多数成年人不可能向一个孩子那样一天砸8小时练习, 所以看上去总是遥不可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60

帖子

28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81
发表于 2019-4-23 20:58:12 | 显示全部楼层
心态上:1.长大后对自己狠得下来
2.明白没有任何捷径

能力上:
别想了,错过这个时段不可能弥补的。所谓和能力浑然一体的机会,便是童子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官方微信

招募城市商务合作 电话/微信 1870294029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