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9-4-24 19:22:11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一个。明确什么是专业的定位。
国内有个很奇怪的并且极其模糊的判断分界线。叫做业余与专业。
然而你真的把那些所谓被称为专业的人抓来研究,还真不一定比的上所谓业余。业余里头照样有大把厉害的人存在。
所以。仔细研究后会发现,所谓的专业业余,这种划分,很多时候只是一种身份上的划分。
而如果以纯粹的技术水准进行划分,把业余与专业分清楚。
那么很直接一点,市面上近乎一半以上被称作专业的存在,实际上其实并不专业。
钢琴技术,是一个从指尖到肩膀,互相关联互相影响协作运作的发力体系。而钢琴的基本功,就是锻炼你的整条手臂上的各个发力点,形成正确的触键法。而当你把这个发力体系建立完毕,把各大发力点位怎么正确发力,怎样不影响其他点位的时候,你的钢琴技术就可以说达到了专业程度入门的程度。
为什么叫做入门?因为这个阶段,你还根本没有太多的曲目。或者说足够优秀的曲目。
之后的问题,无非就是不断积累曲目库,积累乐理知识等等。
然而问题是,绝大多数已经进入职业行业的钢琴老师!注意是钢琴老师!连第一个入门,都未必做到。能够做到把一整条臂膀,指尖到肩膀全部说全的老师,全部说对,或者说说到让学生信服的老师少之又少。
连最根本的基本功,都无法做到。他们的曲目,其能够达到的程度,是极其低下的。这也是为什么考级10级。这种程度相当低级的玩意,会成为所谓的社会评判依据。
钢琴考级10级,连钢琴专业里入门都没有。以速度为核心表象进行判断,则只有1分钟480音的最低下限要求,就算全做到,也就这个样。
钢琴专业的入门,我们以车尔尼来进行评判,以速度为核心表象进行依据,则以车尔尼299为例,其中有需要1分钟960音的速度。
以上为车尔尼849,第14首实例,速度为一分钟100拍,每拍8音,也就是1分钟800音的演奏速度需求。
而钢琴专业天花板,李斯特的曲目,其第八首超技,以速度为核心表象进行判断,则有一分钟1400音的速度需求。
以上为李斯特狩猎实例,第27小节。可以看清楚速度问题了。
十级考级,以及所谓的演奏级考级。算个什么?这是一种为了商业利益化而推出的玩意。你根本无法通过它,来获得提升。或者说是一种最差选择的提升途径。
有那个时间浪费,干嘛不花功夫花精力,把真正的钢琴技术,钢琴基本功锻炼出来?
自己学的时候注意了。一定要清楚,自己锻炼的技术名称叫什么。自己锻炼的技术,是哪里发力。自己锻炼的技术的放松该如何做到。自己锻炼的技术训练的形式与演奏形式的差别。
等你把整个发力体系建立了,再去增加曲谱库。
如果以上都没有想到,那么就根本练不到,或者说是老师不够负责。
1分钟960音,依靠前臂旋转带动,没有太多手指头(我个人有高抬指习惯,快到一定程度本能会出来,然而手指的运动是让程度降低)。
类似于这样的技术,可以轻松的达成。
可以看到非常轻松的状态,清晰明确的节奏精准性,以及尽量少的无手指运动(起码不是高抬指那种形式了)。
我的实际证明放在这里。而且实际上不止这一种,还包括了落提技术。可以听里头的片段,速度差不多。也一样可以达到如此程度。
而整个知乎的钢琴板块,又提出过任何一种,最终极限能够达到如此速度的实际发力技术么?
整个中国国内,直接提出如此要求的速度实际的有几个老师?
没人做这个不等于没有。
以上程度叫做专业入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