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9-4-28 20:27:13
|
显示全部楼层
应当加踏板,不要听 @吕卓然 这个不学无术的回答,全是胡说八道。那谱子根本没错,是他自己看不懂还瞎解释;而关于踏板记号的历史渊源,他更是一窍不通,我都懒得理他。
所有音乐家的创作,都离不开音乐家手中所持有的乐器。肖邦当年使用的钢琴,和我们现在所使用的钢琴,在声音和性能上有非常大的不同。
19世纪的钢琴,止音器在落下时,不能像现代钢琴的止音器一样瞬间把声音全部止住,而是会留有一段余音,听上去像一层薄纱,使得声音听上去既不十分“干”,又不会轰隆隆地淹没其它声音,这是19世纪前半期的作曲家少有踏板记号的一个重要原因。也就是说,在19世纪的作曲家所用的钢琴上,你不需要特地去做什么,就能产生作曲家需要的绵延朦胧的效果。
但在现代钢琴上,如果你想做出这种效果,就需要某些触键和踏板的技巧,而且有时候这些技巧还很难练。当然,这并不是说现代钢琴反而不如早期钢琴了,而是现代钢琴更多地注重了声音的洪亮、饱满、以及踏板功能的明显。
这就如同,你要在高分辨率的数码相机上呈现早期摄影大师的韵味,反而要加滤镜,而早期大师只是自然地顺应早期器材本身的特点而已。
每一个时代的作品,都对应于那个时代生产的乐器。我们现在要练习的很多技术,实际上是源于我们想用用单一的一种乐器——现代钢琴去呈现以往各个时代的作品。而我们对作曲家所标记的演奏记号的各种“不理解”,也是因为我们没有使用那个年代的乐器。
如果你有机会上手玩一玩19世纪的普莱耶尔牌钢琴(肖邦的最爱),你会发现,作曲家所写的每一个踏板记号(有或者没有)都是那么理所当然,你只需要严格按照乐谱去演奏,发出的声音就是最合理的,并不需要你去发展什么特殊技巧。
如果你在现代钢琴上完全按照作曲家的标记去弹,反而会发出“不合理”或“不好听”的音响效果,这一点你自己也发现了,所以才会有此一问。
那么如何在你的钢琴上演奏肖邦呢?首先,最重要的,你要有一个足够好的老师一对一地当场教你;其次,我推荐你一本书——约瑟夫·班诺维茨著《钢琴踏板法指导》,这本书比较全面地讲述了如何在现代钢琴上演奏以往时代的作品。
中央音乐学院的盛原教授近几年致力于研究早期钢琴与其对应时代的作品,他针对这个课题,特地用一台肖邦年代的普莱耶尔钢琴录制了一节课,你可以去网上搜搜看。
p.s.关于乐谱本身,建议你使用波兰PWM出版社的两种版本:艾凯尔版或帕德雷夫斯基版。其中艾凯尔版是有中文版本的,由上海音乐出版社引进。
另外呢, @吕卓然 大师,我娃最近没好好练琴,今天被老师骂了,为了排解郁闷,打算找人磋切磋,但他演奏得实在是太拙劣了,除了您,我根本找不出第二个人能打击他,您上视频吧。
肖邦《华丽圆舞曲·第三首(小猫圆舞曲)》Op.34 No.3(触键瑕疵版).MOV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