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9-4-29 08:24:1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专业 业余爱好者 说说个人感觉 有错轻喷
通奏低音的兴盛应该是巴洛克时代,作用是添加声部丰富音响之类的。
个人认为,古乐乐器相比之下比现代乐器音色更“单薄”一点,弦乐声音很“纤细”,木管的回响也不如现代乐器丰满;当然这种音色下的无阀键小号就真的很有腔调,不过这是题外话了。所以呢,这种音响构成下就需要通奏低音丰富音响了,很多时候也是钢琴家看情况即兴添加。
但是呢,现代就完全不一样了。现代乐器音色很丰满,而且现代演奏莫扎特作品有时编制也会比原来大一点(古乐录音很多使用的是当年的chamber编制),而且现代钢琴的低音区音色真的很bossy,通奏低音弱了等于没有会被盖掉,太强声部就乱了。现代乐器、编制下,通奏低音的地位非常尴尬。所以很多现代乐器录音就没了。(莫扎特的曲子音色还是偏清亮的,现代钢琴的低音太猥琐了hhh,现代钢琴下莫扎特还是要alberti)
古乐录音大多还是保留的,比如我最爱的Robert Levin和Hogwood的录音(然而没有录完27首很伤心),还有强烈推荐Arthur Schoonderwoerd和Cristofori的录音,真的灵性(好像还没录完,录完希望他出一个包子买起来便宜hhh)!
然而,现代录音中,起通奏低音作用的即兴和弦并不是消失了,只是收敛了。比如我们可爱的Friedrich Gulda就很喜欢在音乐会上即兴加和弦来补充音响效果,参见自弹自指与NDR合作的20钢协;其他音乐家记不得了,但是隐隐约约感觉还是见到过这种处理手法。这样看来,现代乐器、编制下,通奏低音更像是一种处理思想,所以原来的通奏性质也就少了。
最后的最后,没事吹一波,我自己写的辣鸡钢琴四重奏里,也用了通奏低音的思想,目的是为了砸出定音鼓的效果hhh。展开部的某段:
想听效果可以去我网易云电台听(推销一波),电台名:Mozart Wannafly。(毕竟是认认真真回答问题那还是不上链接了...要链接私聊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