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新帖

为何我会在Bosendorfer、Bechstein和Steinway中那么不喜欢斯坦威呢?

[复制链接]

797

主题

1854

帖子

345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451
发表于 2019-5-1 15:43:46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请耳能强大人士说一下Steinway有啥好?
打赏鼓励一下!

0

主题

321

帖子

22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22
发表于 2019-5-1 15:44:37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德国学钢琴,施坦威弹了上百台,从百年老琴的到刚出厂的。贝森朵夫在维也纳弹过十来台,德国弹过十来台,国内弹过几台。贝西施坦大概只弹过几台,基本都是三十年到一百年的,崭新的只弹过两三台。

施坦威和其他同价位品牌最大的区别就是细腻,而是不是音色多么美,一个好的钢琴家在一台状态OK的施坦威可上比较容易的做出美哭的音色,也可以轻易做出各种各样不美的音色。不像分家之前的Grotiran-Steinweg怎么砸都是软绵绵的病猫,当然,这个和琴的调整也有关系。



关于尺寸,弹得最多的是A-188 B-211和D-274,个人认为小于B-211,也就是标准7尺的,都差那么一点,除了展厅里状态完美的,有一次在杜塞尔多夫弹的S-155都不错,但仅此而已。硬件好点学校的教授琴房基本都是B,偶尔有C-227,B一下的琴相对于B以上的来说都少点什么,大多数敏感度不够高,尤其A级,音色大多都特别奇怪,类似金属和木头的混合体,听起来不是很典型的施坦威音色。而B级已经就有非常好的琴了,如果状态好除了音量之外,其他都不比九尺的D-274差,施坦威自己也说,B已经就是perfect piano了。



但是感觉施坦威整体在走下坡路,21世纪初生产的琴如果调整不好音色会非常尖并且薄,没有厚重感。近几年的非常敏感,给多少出多少,可以很容易做出一个和弦里不同的音不同的响度,但音色也不是那么的好。我弹过音色最美的施坦威是一台百年的B-211,弹了那台琴才知道什么叫美哭……但那台琴放的厅回声很大,声音很混,所以敏感度感觉不出太细的。

有一种说法是20世纪中晚期的琴是最好的,不管德国琴还是日本琴,那个时候是钢琴最鼎盛的时期,高档琴的销量也在逐年减少,施坦威二战后50年代年产就恢复到了五千台左右,到了90年代缩减到三千台,现在只有两千台。。。



贝希施坦的特点在于清澈,声音清澈得像贝加尔湖的水,而不是那种很美的音色。另外,贝希施坦敏感度在德国老牌子里面(施坦威严格来说是美国品牌)算最好的。



贝森朵夫一直是我最爱的品牌,但说实话这个品牌出好琴的几率不是那么的高,好的贝森多夫可以好的吓人,而状态一般的贝森多夫就像病猫,除了柔美的音色,啥都没有,敏感度几乎为0



作为一个以低音著称的品牌,贝森多夫的低音在同尺寸琴是最浑厚的,但带来的问题就是低音声音太大,整个琴的音量平衡不好,必须额外高音多给一点。很多业余的会追求低音音色的浑厚,但貌似身边专业的对这个都无所谓,重要的是中音区高音区的均匀和敏感。



我弹过的贝森多夫,尺寸在200以下的没有好的,或者说对得起这个价位的,在维也纳展厅的一台214还可以,但一般展厅都是状态非常好的琴,这台214和状态好的施坦威B-211比还是差些的。在德国弹了很多琴房里的225,低音比普通钢琴多4个键,一共92键,这个大小已经是室内音乐会的钢琴了,但我弹过的也都中规中矩,没有很出色。



个人觉得贝森多夫最好的型号是21世纪新推出的280,而不是已经有百年历史的“皇帝”290。这款琴在继承了贝森多夫接近二百年的历史,传统的基础上,添加了很多现代的东西,敏感度大大提升,之前也说过,对专业的钢琴家来说,敏感度是最重要的。Andras Schiff现在的御用琴也是贝森多夫280。



贝森朵夫290是目前世界上尺寸最大的演奏琴,法吉奥里308是最长的。由于低音多了9个键,贝森朵夫290的宽度达到了168cm!一般的九尺琴宽度没有超过160的,法吉奥里308宽度是158。



毫无疑问,施坦威一直都是钢琴界的王者,从二战后到现在,丝毫没有被撼动,而现在新型的后起之秀,能和施坦威在同一个级别上PK的,基本都是很大一部分复制了施坦威的东西。现在的雅马哈越做越像施坦威,法吉奥里更是差不多直接复制了施坦威,Kawai也多少有点施坦威的影子。包括一些超过百年的欧洲品牌,在借鉴了很多施坦威东西之后也明显的变好。



所以说,像贝希施坦,贝森多夫这样能一直保持传统没有被施坦威同化还能保持现在的地位实属不易。尤其贝森朵夫,铸铁板的形状还是一百年前的,不采用几乎所有其他品牌都采用的绕弦,而是独立琴弦,弦轴板也是直接裸露在外面的。



甚至连有棱有角的外形都保留了下来,印象中是唯一一个现在还继续有这种棱角设计的品牌了,当年很多品牌都是这样,现在都变得圆滑了。



从价钱也能看出来,在德国本土,施坦威的售价在差不多同样长度的琴里是最贵的,贝希施坦差不多便宜10%的样子,贝森多夫差不多便宜5%左右。即便如此,一般学校采购新琴第一选择也是施坦威,同价位其他品牌几乎不考虑。或者说,一般学校施坦威是十台十台的买,其他品牌是买一台试试。

然而,施坦威的尺寸在同级别钢琴里面几乎都是最小的,德国钢琴是按照ABCD分级,A级算是入门,B级算普通,C级算中上,D级算旗舰,和汽车的分级一样。

施坦威B-211只有211厘米长,而贝希施坦,雅马哈,法吉奥里,Steingraeber是212,贝森朵夫是214。C-227看起来比贝森朵夫225,雅马哈C7,Kawai RX/GX/SK7长,但实际上德国一般C级琴是接近8尺,而不是7尺半,Steingraeber是232,贝希施坦是234,博兰斯勒是238,赛勒是242,Schimmel是230和256。



D-274更不用说,除了Steingraeber的272之外,所有的都比施坦威D长,甚至施坦威D都没有达到9尺……赛勒是278,Schimmel,博兰斯勒是280,贝森朵夫原来是275,改款的是280,贝希施坦是282。



除了长度之外,施坦威的宽度也很小,B-211才148,而一般品牌最小的三角琴也要150,7尺琴一般是155左右。D-274的宽度只不过才157,而这个大小的琴一般都是158-160。并且施坦威直到B的尾部设计相对比较圆,进一步导致音板面积更小。这大概就像奔驰S级自从W140之后,历代尺寸都要比7系,A8,XJ要小那么一点点,但是并不影响老大的地位。



钢琴其实很大程度在于养护,同型号的琴不同的状态可以差很多,尤其这个级别的,所以我一直强调,买琴要看哪台,而不是哪个型号。国内只有“调律师”这个词,而钢琴不简单是调音而已,钢琴有八千多个零件(汽车只有一万多个),机械的精密度非常高,机械部分也需要“调律师”的调整,一台琴的好坏很大程度也在于所处的环境,使用者怎样使用,以及是否有好的调律师/技师用心花时间和心思维护。

至于为什么题主对施坦威好感少,那就要问题主自己了。。。可能很多人都对公认好的东西好感更少吧,我小时候相比于奔驰宝马更喜欢奥迪,相比于法拉利保时捷更喜欢兰博基尼。

我个人对施坦威没有偏爱是因为随时都能弹到,德国几乎任何一个学校钢琴系的琴房都是施坦威,硬件差一点的也至少是一台施坦威(另一台是日本琴),绝大多数音乐厅也都是施坦威,弹到其他品牌的几率非常少,所以对施坦威无感,施坦威A和B真的是弹得够够的了。。。

另外,最高票是直接从网上复制下来的帖子吧?通篇都在胡说八道……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52

帖子

26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65
发表于 2019-5-1 15:45:16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道楼主是自己弹琴还是纯听的感觉?以下是个人的一点经验提供给楼主参考:
1、每个人的耳朵对于声音的偏好不同:这个是最大的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声音(有的喜欢明亮清晰的,有的喜欢柔和带着木头声音的。。。等等),所以楼主若觉得其他两个品牌好也很正常;
2、钢琴之间区别很大,甚至是同一个品牌:举个例子,一台斯坦威的立式钢琴和D274,声音完全不在同一个档次上面,同样斯坦威品牌,如果听历史录音就知道,上世纪20-50年代的琴和现在的又有些区别(那时的琴低音更好,声音也更饱满),就算现在的琴,纽约产和汉堡产的又不一样,另外每台琴的状态也不同;另外一个例子就是BECHSTEIN, 早期(二战前)的声音很纯净,但是现在的情况相对比较糟糕,感觉都不是同一种琴(唯一例外是曾经弹过一台D282,声音柔和,变化丰富);
3、不同品牌之间设计不同,用料不同,设计/制造者对于声音的理念也不同,导致了发出的声音并不相同。总体而言,个人感觉是斯坦威比较全能,声音可塑造性很大,从极弱到极强都可以,并且在弱奏的时候声音非常圆润且muddy,但同样也可以辉煌地咆哮(靠的主要是duplex技术,当然,能够把这些弹出来在于弹奏者的水平了),且基本可以适合任何风格的音乐作品(流行的或许不是那么适合);bechstein现在声音做的越来越大,和战前越来越不同,但是相对而言演奏德系作曲家的作品还是不错的,钢琴本身的质量也无可挑剔;Bosendorfer被雅马哈收购后已经半毁了,但是之前做的琴很棒,由于设计的不同,其声音动态没有斯坦威那么大,但是声音优雅大气(低音特别好),并且可以藉着琴声追溯到100多年前的音乐和时光。
4、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这个讨论起来又可以说一大堆;
        总的来说,这是个个性化的题目,没有标准答案,关键在于楼主的感觉和品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40

帖子

2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
发表于 2019-5-1 15:46:03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m.youku.com/video/id_XMjY5MTE5Mjc3Mg==.html?x=&sharefrom=android&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1 白菜豆腐小商贩前来站队,欢迎围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18

帖子

22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27
发表于 2019-5-1 15:46:4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姥姥也说了,她觉得洗澡还是得用煤球烧出来的水洗更舒服…用热水器一点都不喜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19

帖子

25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52
发表于 2019-5-1 15:47:13 | 显示全部楼层
当今最著名的钢琴很多,我们可以听到有:施坦威钢琴(Steinway&Sons)、蓓森朵夫钢琴(Bösendorfer)、法西奥里钢琴(Fazioli)和贝希斯坦钢琴(Bechstein)。在过去的一年里,也许是我的执着感动了上苍,结果很幸运、也很意外地都能在现场认认真真听过至少一次。

一个老话题立即涌了出来,这些名琴他们的声音有什么区别,到底谁的声音更好听?

前些日子,我看到有人对其中三种琴声作了描述,尽管他的描述与我的现场聆听感受很不一样,但我觉得还是有必要先简要概括他人的描述,略做一点介绍如下。

斯坦威对音色追求近乎变态的,出场之前都要经过苛刻的检查,以确保每一架斯坦威钢琴都有一种独一无二的声音。从音色上说,斯坦威的声音很难用语言来表达,感觉是一种雍容华贵,极具帝王气质的声音。每当人们第一次听到斯坦威的声音,无不为其高贵的气质所折服。斯坦威的钢琴低音浑厚无比,中音温暖而宽厚,高音明亮而华丽。但是就中音来说,斯坦威是最出众的,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表现力,不过笔者认为最有杀伤力的还是斯坦威那种天生的帝王气质。
贝森多夫采用和斯坦威不同的标准,因此,音色侧重上也有所不同。贝森多夫的声音含蓄,但是极具底蕴。可以很明显地听出是德奥系的声音。贝森多夫最有特点的地方在于低音区域,其在低音区音色清晰而圆润,而且不失浑厚。可以营造一种奇特的音色氛围。不少钢琴家称其为“意境深沉,含蓄不发”。感觉大有“重剑无锋,大巧不工”的意思。

关于斯坦威和贝森多夫琴声的差异,有位朋友专门从杂志上摘录了一段琴声对比的文章,很值得一读。

“美国产斯坦威和欧洲产还是有区别的,前者的音质明亮一些,后者则圆润些。大多数钢琴家都说它的钢琴能适应多方面的要求,音质纯净而音域宽广,高音明亮,低音饱满丰富。很多钢琴家不认为贝森多夫琴比得上斯坦威琴那么面面俱到,但它的低音至中音部分声音丰满,高音部音色甜美而绝不带金属声,这些都可与斯坦威相比。贝森多夫琴也是演奏莫扎特和舒伯特那些优雅的维也纳风格作品的理想乐器。钢琴家巴克豪斯在一篇著名的谈话中提到,他发现贝森多夫琴具有自己独特的弹奏效果,它对钢琴家在声音和触键方面的任何意图都完全顺从顺。”

非常谢谢这位朋友的关心!这本杂志我没有订阅了,转摘的文章也是第一次读到。但我觉得这是一个真正听过、也认真比较过二种琴声的人说的,或者说他与我听过后的感受很相似。我尤其欣赏他说的这二句话:

大多数钢琴家都说斯坦威能适应多方面的要求,音质纯净而音域宽广,高音明亮,低音饱满丰富;很多钢琴家不认为贝森多夫比得上斯坦威琴那么面面俱到,但它的低音至中音部分声音丰满,高音部音色甜美而绝不带金属声,这些都可与斯坦威相比。

特别注解一下这句话的含义:高音部音色甜美而绝不带金属声,这些都可与斯坦威相比。说的更准确点,贝森多夫就是声音非常圆润,感觉高音似乎少了一点,其实未必是少了。

斯坦威的高音带有非常明显的一种特殊的金属声,显得声音很开扬。如果以人声来比喻,一个是壮年人发出的声音,一个是青年人发出的声音。从表现音乐来说,德奥的作品用贝森多夫的琴很好听,但很多的作品,尤其是现代作品用斯坦威更合适,他的表现力更全面。所以,我要补充的是,其实唯有高音的金属声不可比斯坦威。

欧洲琴都有个大特点,就是感觉很沉重,弹奏时间长了显得很吃力。贝森多夫的琴也是这样,比较沉,很多人弹不动。法籍越南钢琴家邓太松弹奏贝森多夫,琴声异常靓美,国内没有钢琴家可以发出这种靓声;旅美钢琴家许斐平身前就坚决拒绝用他录音。在一次音乐会结束后,我请在场一位学琴的男孩子试比较过他家的雅马哈三角琴与他的不同。男孩子很惊讶问,为什么这架琴特别重?童言无忌,他的问题引得哄堂大笑。

我这么说,引起一位朋友的怀疑:他说无论如何都是顶尖的名琴,如此难弹,缺陷如此明显,难道还不如“雅马哈”或“珠江”更能反映钢琴的本质声音?

这位朋友误解我的意思,说难弹,不是说他有多少明显的缺陷!这里说的难是与其他的琴比较而言说他的琴键显得沉,触键比较费劲。不是说没有一点声音,而是发出的琴声不堪入耳,缺少了美感,没有反映钢琴的本质声音。如果学习时都是用“雅马哈”“卡瓦依”这类的钢琴,以后一定弹不好真正的好琴。因为习惯了那些“轻浮”琴的感觉,往往控制不住这些好琴的声音。不要说贝森多夫这么沉的琴,我第一次试斯坦威的演奏琴,也是觉得弹了几乎没声音。

听过贝森多夫的朋友,一定不敢再说什么“最有杀伤力的还是斯坦威那种天生的帝王气质”这样的话。什么叫帝王气?请好好听一听贝森多夫吧!他的高音之靓,可以说是自然、甜美、润泽,基音和低音的泛音都十分突出,低音特别厚实,光是他独门多出来的那四个低音黑键,发出的可不是一般的气概,他显示的英雄气概是真正的王气,无人可比;请记住,贝森多夫的琴声,自1850年以来就约享有“维也纳音色”的美誉,它更因为经受了李斯特的“暴风雨”的洗礼,名扬天下,他最著名的演奏琴290se就称做“帝王”!

有人说从席夫、彼得森的唱片中仔细听过二种琴声不同,感觉正是贝森多夫的高音更圆润,有种玲珑的感觉。而斯坦威明亮些。因此有人猜想在发烧录音中可能贝森多夫的声音更讨好人!不管如何,肯定说贝森多夫比斯坦威更靓声也好,不同意的也好,关键要看演奏的作品是什么,一味强调汹涌澎湃的作品,当然还是要斯坦威更靓,这个也是斯坦威全面表现的拿手戏。

发烧录音中,那种钢琴的琴声录音更靓不好说,开始也感觉很少听到贝森多夫的录音,可能更不好捕捉他的声音之美?其实是我们的资讯不灵、视野不宽。贝森多夫还是有些发烧等级的录音,如MIT出的“动态琴皇”,PMG出的那张的“NaumStarkman弹肖邦”等。贝森多夫最好的的琴声录音,我认为是Phlilps录的“布伦德尔在萨尔茨堡独奏音乐会”那张碟片,几乎可以说不仅是贝森多夫最好的录音之一,也是钢琴现场录音的第一天碟。

有人说1828年在维也纳设立的贝森多夫钢琴厂,现已为日本的雅马哈公司所有。即使如此,金色大厅的音乐会还是继续用他。

豪华漂亮的意大利名琴法奇奥里终于也走入我的视听线了。他的声音非常“年轻”,历史也非常年轻,1978年才创立。他的琴声非常艳丽,色彩的变化很大,难怪总有人说法奇奥里与生俱来具有地中海浪漫的气质,。

法奇奥里这些年来,陆续得到了一些钢琴家的大力推荐,甚至被人誉为是“数码录音的最佳用琴”;“音色性感撩人,在近距离内具有很强杀伤力和穿透力,少男少女禁不起这种声音的诱惑,很难春心不动。”

听法奇奥里,让我情不自禁联想起的是地中海的阳光,他的变化似乎比地中海还要婀娜多姿。琴声最大优势是,高音清脆而明亮。特别令人难忘的是琴声的流畅性,就像大海的波浪,衔接非常柔顺自然。如果演奏德彪西等人的作品用这个琴,的确太迷人了!

我觉得用他演奏很多抒情小品、室内乐,都是最好的用琴,但德奥作品可能不大适合,即使是舒曼等人的钢琴作品,可能也会少了点那种隽永的高贵味道。对于现代的轻音乐,爵士和NewAge,法奇奥里能够很好的表现,市场上升势头极快,偏爱者认为他大有成为新一代盟主的意思。

凡是名琴,似乎都有独门绝技。法奇奥里琴也有自己独门绝活,他有四个踏瓣,就是在最左边的位置,比其他钢琴多了一个叫“柔音”的踏瓣。当你用脚踩这个踏瓣时候,整个键盘会降低一半的高度,这样使用起来,琴键触击到底部的距离就减少一半,力度受到限制,发出的声音因此受到限制,琴声听来显得柔顺了不少。为了避免演奏家误踩这个踏瓣,他的位置设置的与其他三个踏瓣距离较大,不是向前伸出的踏瓣,而是特意向左侧外面弯曲。所以,当我看到《音响论坛》上有人曾经对他的描述时,我立刻想到这位写手本人,其实并没有实际注意过这个细节。

法奇奥里琴听来让人激动和兴奋,就像意大利的音响产品,比如世霸音箱,他的声音色彩浓郁,音色十分华贵。在一场音乐会开始前,我与练琴的演奏者交流时,演奏者对他的琴声赞不绝口。由于兴致太高,演奏者一再放弃休息和消费点心的时间在琴上过足琴瘾。按这位演奏者的描述,他的声音歌唱性显得特别突出,琴键触感特别好,显得非常顺手。他的音乐会演奏琴F308,号称是目前世界上尺寸最大的钢琴,总长308CM。可惜我在现场聆听时没带相机,不能提供照片了。

如果还要列举国际上影响较大的著名钢琴,那一定少不了贝希斯坦。贝希斯坦的琴的历史和斯坦威一样,都是1853年。这个琴对于年纪大一些的朋友并不陌生,他也是除了斯坦威以外,在国内知名度较高的欧洲琴,据说还是傅聪先生现在家里的二种钢琴之一。在现场听傅聪先生弹贝希斯坦,不论练习和演奏,琴声都给我美妙之感受,很难挥去啊。那种纯净又不干涩,安静又不轻浮的声音,的确是颗粒感与重量感的一致。也列为入欧美的四款名琴之一!

我总觉得他的声音,明显不同于其他的名琴,他的高音透彻而纯净度极高,低音的基音色彩很浓,有一种独特的美感。我很愿意把他声音的取向联想到施奈德汉那样的维也纳学派小提琴声音:天生富有那种贵气,让你很想去拥有他的声音。

如果要比喻他与其他名琴的声音不同点,我想似乎可以用四个方向来表示,尽管不一定非常准确,但更容易让大家明白。 即斯坦威(Steinway)是东方希望和未来,贝森多夫(Bosendorfer)像西方神秘和神圣,法奇奥里(Fazioli)总有南方的阳光和浪漫,贝希斯坦(Bechstein)少不了北方的大气与单纯。

说到钢琴的名琴,不能不提那些知名的欧美名厂名琴。其中德国的名琴真是不少,如1853年创立的德国名琴博兰斯勒(Bluthner),琴声特点是玲珑典雅,略带暖意,曾经是欧洲最大的钢琴厂,他与Bechstein和Bosendorfer并称为欧洲钢琴“3B”工厂。

1885年创立的希米尔(Schimmel)是目前欧洲最大的钢琴厂,这家德国厂,产品做工精细,标准苛刻,价格适宜,它也是欧洲一些名琴的主要配件提供厂家。

名声与Bechstein、Bosendorfer相当的,还有葛洛特里安(Grotrian)这个德国著名钢琴,此外还有1849年创立的赛乐尔(Seiler),1819年创立的沙儿特(Sauter),1859年创立的奥古斯特·弗斯特(AugustForster),以及霍夫曼(Hoffmann)等名琴。仅德国布伦瑞克(Braunschweig)一个地方,就生产有斯坦威格(Steinweg)和希米尔(Schimmel)等一批著名品牌的纲琴,因此被誉为“钢琴城”。

法国琴的名声独树一帜,其中最有代表的是1795年的法国名琴普莱耶尔(pleyel),因为肖邦用他举办沙龙音乐会而名声雀起,被认为是演奏肖邦作品最佳的钢琴之一;另一家法国名琴鲍德温·乌尔欣(D·H·Baldwin&L·Wulsin)1900年获法国政府颁发的荣誉十字奖章;还有1796年制造的法国名琴萨巴斯汀·伊拉德(SebastianErard)都非等闲之辈。

一些最著名品牌的钢琴,在业界可谓名声如雷贯耳,如1752年制造的布罗德伍德(BroadwoodSons),号称是英国、甚至是世界上最好的钢琴。他们接受过贝多芬的的提议,加强了琴声共鸣;正是这个琴,激发贝多芬完成了著名的29号"槌子键琴"奏鸣曲。现在1824年开始制造的“布罗德伍德”琴早已成为收藏家的宠物。

与蓓森多芙同属于奥地利名琴(Petrof)钢琴,创立于1864年,一战后领土划归捷克,从此变为捷克国宝。1854年创立的M&H是美国钢琴名厂之一;波音(Balawin)则是美国最大的钢琴制造厂;还有1853年制造的查克林(Chickering),曾被誉为是美国最好的钢琴;1893制造的美国爱奥里安(Aolian)也是知名度不低的名琴......

这么多知名钢琴,有的不生产了,但很多仍在生产。可惜啊,我们都无缘分一睹它的美声!

如果按市场的角度,众多名琴中,第一不能不说是斯坦威,第二就不能不提日产的雅马哈(Yamaha)和卡瓦依(Kawai)这二个品牌。日本钢琴的知名以及大家对他的了解,更多的是从世界各地那些大大小小那些赞助性演奏活动中而来的。

雅马哈1887年就已经开始制造钢琴,过去我也认为他的出名是搞赞助活动,其实他的名声第一招,是打造钢琴的高贵外形。据说正是他们大胆地把传统的原木钢琴,刷上黝黑亮发光的油漆,从而在视觉上把钢琴打扮的成了高级古董艺术品,大大提高了钢琴的身价。

有关这项技术,我一直认为这是东洋人窃取了我国传统工艺美术脱胎油漆的秘诀,并非雅马哈他们的创造发明。因为从二个事物的发展时间上就可以看出来。很遗憾,现在大家习惯叫钢琴漆,不是中国脱胎漆。这种油漆其实改变了原木钢琴的声音,不少著名的钢琴家都认为,这种改变,把原本更靓声的钢琴变得琴声不够好听了。

日产的雅马哈(Yamaha)和卡瓦依(Kawai)是目前国内学琴人家最喜爱的钢琴。我在现场多次听过雅马哈的演奏琴,雅马哈的延音较短,音色明亮,感觉还是通俗的,尤其适合爵士乐演奏。声音最好听的一次聆听,却不是在正式的音乐会演出听到的,而且用的只是中号的演奏琴。他的声音总的说,与欧洲琴很不一样,如果要比较音质,他们的距离似乎不只一点。我想起电视大赛上的青年歌手,不管他们的声音有多美,离评委的距离也很近,也许只有一二步了,可真要迈出这么一二步,还得寄托给辛苦努力后的未来。

对于日产的雅马哈和卡瓦依二个品牌,他们的琴声,大家其实早已形成了一个共识。雅马哈的琴特点是手感轻快、音色亮丽,但琴声的柔软性、流畅性都不如1928年后出现的卡瓦依。我曾经遇到一位中央音乐学院学习钢琴的姑娘,她就明确表示喜好卡瓦依,不仅琴声胜过雅马哈,而且也不像斯坦威那么明亮,尤其是练习时间长了以后,耳朵更容易接受。

去年夏天,旅美钢琴家殷成宗在国内成功策划组织了第二次俄罗斯柴可夫斯基青少年音乐比赛。第一次在日本,就是郎朗获大奖那次。这次据说因为策划组织者是厦门籍,故乡的企业慷慨解囊相助,也有一些日本企业赞助。根据媒体的介绍,比赛之所以最后选择日本钢琴卡瓦依,没有选用国际上那些著名的“好琴”,正是考虑到青少年的力量问题。

如果问我现场聆听名琴的体验,就是二个字:有趣!直接的联想是,音响系统试听和校声,一定要试试贝希斯坦钢琴!

一定不能听你家隔壁的练琴声啊!一定要选张录音好的名琴来做测试!

好好听一听重播的钢琴声,听听不同的名琴声音的差异性,不仅有趣还有意义!
回答来自网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20

帖子

24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40
发表于 2019-5-1 15:48:09 | 显示全部楼层
给我一台耐操点机械好点的雅马哈CFX就行,别的不需要了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64

帖子

27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71
发表于 2019-5-1 15:48: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近缺钱,
有朋友是贝希斯坦的可以打折买 大概不到70买到九尺
不过忍了忍 还是再买一台施坦威三角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19

帖子

25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52
发表于 2019-5-1 15:48:45 | 显示全部楼层
每个人喜欢风格不一样,贝森朵夫的低音区确实厚重,爆发力好,贝希斯坦的清澈犹如贝加尔湖,施坦威的音色比较绵软!每个人追求不一样,有的喜欢法拉利,有的喜欢布加迪,品质级别一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64

帖子

27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71
发表于 2019-5-1 15:49: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弹贝森多夫但都无感
斯坦威一直是爱But自己买的话价格有些不太亲民……

几年前选了一台贝西斯坦能配合自己需要,制造音色,现在不弹了也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官方微信

招募城市商务合作 电话/微信 1870294029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