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9-5-1 20:47:30
|
显示全部楼层
钢琴踏板法是一个非常大的题目,涉及很多知识,先推荐一本书和一个视频。
《钢琴踏板法指导》
——约瑟夫·班诺维茨著,朱雅芬译。
《长江钢琴大师讲堂:踏板的使用》
——黎颂文主讲
http://v.youku.com/v_show/id_XODk4MDYzM
jYw.html?x&sharefrom=android
约瑟夫·班诺维茨先生是黎颂文教授的老师,黎颂文教授是星海音乐学院钢琴系主任,朱雅芬教授是郎朗的启蒙老师。
——————————分割线——————————
补充:
1、踏板这东西,跟汽车的油门与离合器一样,即便是同牌同款,也是每辆车都不一样,它就是需要演奏者细心体会那毫厘之间的差别,注意这个“毫厘之间”可是真的“毫厘”,多踩一毫米声音都有区别,当然时间上也是如此,这也是好的演奏者和差的演奏者之间的一个重要区分点。
2、耳朵(实际是大脑对声音的分析能力)是一切的基础,老外普遍踏板踩得好,不是因为人家脚长得好,而是因为人家“会听”,耳朵区分度高,音色上的微小差别能立刻感知,于是就能自然而然地对声音进行直觉上的自我修正,你真让他说出个所以然来,他也不一定说得清自己脚是怎么动的。所以如果你没有从小养成“真正地听”的习惯,带着一双“木耳”,即便你双脚灵巧到能用筷子,也没啥用。打个比方,优秀的语言工作者,例如配音演员,能惟妙惟肖地模仿某人的口音,但他不可能说清楚舌头的角度和发力方式。
3、你如果没有浸淫在老外的文化环境里,除了多听唱片,多去现场。那就还是需要一些理论知识的,就如同成人学外语,在没有语言环境的加持下,最好的办法就是掌握语法知识,靠理论武器指导实践。约瑟夫·班诺维茨著,朱雅芬教授译的《钢琴踏板法指导》是本非常好的书。但是你要会读,你要把他当做乐高说明书那样去读,看书和上琴实践相结合。乐高最大的乐趣是什么?是既有说明书指导你,又可以自己任意组合,自由发挥,如果你把踏板当做一件能帮助你“玩声音”的装备,反复聆听,不断尝试,你进入新的境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