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9-5-1 20:51:50
|
显示全部楼层
猜想是为了保持「神」样的地位。
所谓的出售自己是为了从上市的状态变为私有的状态。上市公司面临着种种的不自由,每个季度,每个年度都要拿出一定的绩效和增长来股东才会满意。Steinway卖的是高端的钢琴,不是那种三五年就扔掉换新的,一般是买了就几十年不换,或是传家的。这种产品对于上市公司来说简直是灾难。上市公司最好是cyclical consumption的产品,培养好了客户关系他总来买才好。而且有一种迷信更是认为古董steinway才是真的Steinway(分水岭是Steinway更改了其音箱共鸣板的木材,改得是对是错见仁见智了)。公司几次面临改组,其中有一次就是为了融资,不得不接受美国另一家乐器制造商的股份,最后的结果就是Steinway必须从这家公司旗下的零件商采购零件。也就是说Steinway失去了从市场上最好的零件上和工匠手中采购零件的机会。其中琴键中的一个关键零件(action,中文不知道叫什么)就常常让行家诟病。钢琴发烧友们十分热衷于会收购古董Steinway, 然后请行家购买市面上最好的零件来自行改装。很多工匠说实话都是从Steinway跳槽作改装或是干脆就是线上工人偷偷做副业。Steinway很多线上技术都不是标准化操作,而是靠一代代工匠耳濡目染亲身相传,可以说他们线上的工人才是他们的核心竞争力。他们家所有零件都单卖,唯独那块共鸣板据说是steinway钢琴的灵魂不单独出售。然后最是这块板子需要凭工人的感觉来制作。但是通过很多业界的小道消息和他们的纪录片可以看出,他们的工人收入与他们的价值很不相符。steinway近年来作为上市公司还为了bottom line干了很多不理智的事,比如为了扩大销量和增加利润开辟了与其核心竞争力不align的中低端产品线,essex之类的。可以说公司在韩国等地生产这些低端钢琴挣钱来养着真正的高端线。
通过私有化,公司可以获得几大好处:
1,不必为了成本问题而压低工人工资,可以投资短期回报率非常低的学徒制度
2,可以从市场上最好的供应商处购买零部件,以保证质量
3,摆脱低端产品线对steinway品牌的跌份儿效应,而且也让企业把精力放在精品产品上
私以为如果不这样做的话我们的子孙就没有Steinway了。(我不是学音乐的,早上6点准备去机场路上凭记忆写的,当年看的所有的资料都是英文的,中文叫法不对的,望编辑)
-------------------------------------------分割线------------------------------------
那个常常被行家抱怨的不是action应该是键盘。"In late 1998, Steinway Musical Instruments acquired Kluge, Europe’s largest manufacturer of piano keys. "(http://mba.tuck.dartmouth.edu/pdf/2005-6-0023.pdf, case by Dartmouth tuck business sch). Case里面写Steinway认为kluge的键盘是最好的。但是从钢琴发烧友的论坛看来,大家并不买帐,有些人说kluge每一个键的规格误差还嫌大。还有一种观点认为,vertical integration对于世界顶级产品来说不可取,因为零件商被收购就没有动力去制造领先市场的产品来争取订单了。所以对于顶级奢侈品来说有些我们喜闻乐见的商业战略并不适用。
-------------------------------------------------再分割--------------------------------------------------
如果只是音乐爱好者的话不必关注我。这可能是我在知乎发的跟音乐贴边的唯一一贴。我一向自信自己只要想学什么都可以学得会,唯独音乐和体育不行。没出生前家里就买了钢琴,无论是什么人来教识谱视唱第二堂教完节奏一定放弃。
----------------------------------------------发福利的分割线----------------------------------------------
感谢大家的支持,今天写别的答案时总结了这个,来发下福利,(需翻墙,不过你知道的要是不学习翻墙的话,那还叫对知识不懈的探索吗?!)
推荐一个记录片叫做Note by Note。讲的是一台世界第一钢琴品牌Steinway一台钢琴历时12个月的手工生产过程。从选择木材到制作共鸣板很多流程都是完全凭工匠的经验控制而没有技术控制参数。尽管这样Steinway的质量仍是世界公认的无人出其右的。而正是因为手工制作,每一台钢琴都具有其自己的个性和生命。
Note by Note: http://www.youtube.com/watch?v=FX7OYvJqzEc
没有耐心的可以看这个 The Making of a Steinway: http://www.youtube.com/watch?v=jAInt7hIZlU
然后这是世界另一个钢琴顶级品牌Fazioli的生产过程
http://www.youtube.com/watch?v=SmLkRyxgh1U
你可以看到在很多生产环节上他们选择了引入机器的控制,但也并不是自动化的。在有些环节他们选择了跟Steinway不同的处理手段。
在哪个部分可以引入机械控制,哪个部分不可以,如果没有手工匠人对钢琴完整深刻的理解,是无法做出这些决定的。而且这个问题在一定层面上已经是见仁见智的哲学问题,就像那条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金线”一样。
看完这个纪录片,你再去看YAMAHA 立式钢琴流水线的生产
http://www.youtube.com/watch?v=OeMab58WDF4
看完了你就明白为什么Steinway & Son和Fazioli那么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