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9-5-6 10:42:5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自己也答一下好了。谢自己邀-_-
我其实很同意文中的大体想法。搞演奏的弹得不好其它什么都没用。更同意高校钢琴教授/讲师要每年弹场独奏会。
然后说美国读完钢琴博士的大多不会弹琴... 我只能说,“会弹琴”这个标准定得有点高…… 充其量只能说20多岁没有演奏职业。还有一些人的目标就是在大学当教授,那修演奏博士就是必经之路没有办法。再说弹琴又不是吃青春饭的,谁说都必须早早修炼成仙?
再说论文,我不知道他是不是针对评职称这类事发言的,搞演奏的自然不需要发表论文或者出书,但是写论文这件事别说博士了,在美国读钢琴表演硕士(甚至本科)的学生都得写各种小论文。的确教钢琴不必多会写论文,但现在大多数学校正教授职位是需要博士文凭的,而有博士文凭的人一般不存在不会写论文的情况。我也真希望堂堂高等学府的教授不会连写论文都觉得是个事儿。如果是大师级别的钢琴家没文凭人家也聘的那种自然另说,但即便是在音乐学院里,真正的大师也还是少数吧,咱还是得拿多数人说事儿不是吗……
年代已经不一样了,不能拿老一代没文凭的艺术家举例,因为毕竟现如今最棒的钢琴教育家大多任教于学校中。要不你就真地弹成郎朗王羽佳早早出名,那样怎么都行,然而大多数学生还是该会写论文就得会写,该读什么文凭还是得读下来。现如今只会弹琴其他课都不过那就是毕不了业。就在前几年音乐学院还不会因托福成绩不达标而不录取弹得好的学生,现在情况已经截然不同了,不卡托福的已然是极少数学校了。而且多少弹得好的人出国学留学混得并不好就是栽在文化课差论文不会写上了(哪怕小作文那种的),甚至不乏因抄袭被学校开除的。所以我觉得文中这种论调很危险,成熟理智的人懂得他在说什么,然而幼稚懒惰的人却能抱着这话当救命草却耽误了自己。
然后关于美国器乐声乐博士(DMA) 的学习内容圭大说得很全面了,各种音乐会和毕业小论文都是衡量学习成果的一部分,DMA并不意味只搞学术而不弹琴。
最后,我觉得若是评估神童或青少年钢琴家,文中种种说得极是,但若说令人崇敬的艺术家或教育家,这些标准略显可笑。毕竟,既会弹又有强大文化底蕴的艺术家总是令人崇敬的,比如Alfred Brendel。天知道我读他写舒伯特最后三首奏鸣曲的联系的文章时是怎么膜拜的(光是thematic connection就有91个曲例,完全走火入魔)... 哦!还有Russell Sherman!那文笔!都不用管他在写什么,尽管读就好了,绝对地享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