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新帖

原声钢琴的挑选

[复制链接]

600

主题

2145

帖子

3348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348
发表于 2019-5-7 11:34:46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每次有人问我问题说,“我要买钢琴啦叔你给我推荐个品牌型号啦~”,然后我就在想,你们买个钢琴尤其是原声钢琴,怎么跟买个手机一样的,老要问型号的啦?

所以叔一再强调,原声钢琴每一台的都是单品,每一台都是要调律师调的,世界上没有两台一模一样的原声钢琴。同一品牌同一型号的钢琴质量是有差别的,在音色、手感上,有时候差异甚至是非常大的。买原声钢琴不是买手机,所以希望大家看到这篇文章以后就不要再问这种问题了哦,因为真的是想帮您也帮不了的啦。
转入正题,在有一定质量水平的钢琴品牌中,挑选钢琴主要看三点:
1. 看您主观的个人喜好,选择拥有您所喜爱的音色的钢琴。
钢琴是击弦乐器,弦乐器的音质音色同弦乐器本身的制造材料、制造工艺、结构以及演奏方式是息息相关的。在材料方面,钢琴音板的材料、击弦槌的材料、琴架的材料、琴弦的材料是影响音色的关键;结构方面,钢琴的踏板、琴弦张力、击弦位置都与音质音色有关,等等……一般我们去挑琴的时候不会考虑这么多也没必要考虑这么多,我们只要听音色就好了。

钢琴音色怎么分辨好不好呢?我也想知道啊,但是这个真的很难讲,好不好是个主观量。有些人喜欢典雅柔和一点的钢琴音色,这种音色一般稍偏闷一点,不太亮,适合表现古典作品,印象派、浪漫派、奏鸣曲,我个人是非常喜欢的;有些人喜欢流行一点的钢琴音色,这种音色一般偏亮,硬一些,但会给人比较华丽的感觉,弹爵士或者流行都还是不错的(当然这得看音乐类型不是绝对的),声音比较出得来,用力弹的话会有比较明显的金属感。但是要注意一点,钢琴也是要“煲”的,新琴由于没有经历充分的振动以及没有在固定的环境中适应好,音质音色是不会太好的,所以我们挑钢琴的时候要挑底子合适的。一般原声钢琴看使用的频率,一般经常弹的话,个人觉得在五六年左右的钢琴音色就会达到一个比较好的水平了。

我们经常在市面上看到的一些品牌,它们的钢琴音色也是有自己的一些特点在里面。比如最亲民的珠江,风格是比较偏古典、含蓄的,中规中矩;卡哇伊和雅马哈是偏流行的,尤其是雅马哈,一般来说音色是非常明亮,比较华丽的,但是有些低端产品线的日系钢琴因为音色非常明亮,放在家里弹会感觉有点“炸”。世界顶级的一些品牌的平台式钢琴,比如斯坦威我有幸摸过,音色是非常优美典雅的,行云流水清透纯粹,真的是很喜欢;雅马哈的平台式钢琴,音色明亮、华丽,也很大气,跟斯坦威完全不同的风格。总之各位选琴的时候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要来。

2. 看您主观的个人喜好,选择适合您手感的钢琴。

这个手感,也是个人喜好。有些人喜欢手感轻的好弹一些的,有些人喜欢重一点的。这个手感和音色本身有点关系,如果音色比较明亮,有时候我们可能会感觉手感比较轻;而偏古典音色的钢琴,我们可能会感觉手感比较重。

立式钢琴的手感比平台式钢琴要重,这是由它们击弦机的不同结构决定的。踩下延音踏板(强音踏板),由于制音器打开,手感会变轻。

钢琴的键盘和击弦机是一系列多级的复合杠杆。钢琴槌头是靠冲击击弦的,当非常缓慢地按下琴键时,槌头打不到琴弦,距弦有一段距离(这么弹是没声音的,所以有些仿原声钢琴手感的电钢琴会模仿它这个特点);正常按键时,击弦槌靠惯性击弦,并很快返回。击弦槌的位置如果与弦很近或者弦力弱,则击弦时槌与弦接触的时间就长,接触面积就大,这样,高次谐音就会消失;相反,击弦槌位置如果较远或击弦力强,则击弦时槌与弦接触时间就短,面积就小,高次谐音就会较多地保留,所以说原声钢琴的表现力和触键法关系非常大,千变万化,这一点是一般电钢琴难以做到的。一般钢琴低音区击弦槌位置靠近弦,音色就浑厚、柔和,而高音区击弦槌位置较远,音色就易丰满。钢琴的低音区到高音区,琴槌越来越小,这个特性反应在手感上,在电钢琴的模仿中被称为“逐级配重”。
在挑选钢琴的时候走个半音阶,看一下键盘逐级配重的过渡,自己觉得舒服就好。在手感的挑选上,即使您带个老师去选琴,还是要自己上手来试一试的,毕竟钢琴最后是谁买放谁家里谁弹的。注意看一下琴键的制造工艺,整琴键盘缝隙是否比较均匀、键盘表面是否平整、涂层有没有瑕疵之类的,这也是挺重要的。另外每个人对琴键表面处理工艺的喜好有所不同,亚光的、磨砂的、抛光的,这也是看个人喜好。现在市面上的钢琴(还有一些电钢琴)很多琴键表面有凸起的纹理,个人觉得真是太奇怪了,不规则的纹理会影响手感,个人认为好琴不应该把精力花在这种华而不实的工艺上面的。
3. 看一下钢琴键盘整体的手感均衡和音色过渡。

钢琴的弦列分布是有讲究的,以立式钢琴为例,我们可以打开琴盖看一下,最低 15 个音即 1-15 号键是缠弦单根,15-30 号键是双弦缠弦,从 31 键以上是三根单丝弦。钢琴是击弦乐器,弦列结构的不同导致琴槌击弦时会产生不同类型的音色。所以我们去挑选钢琴的时候走个半音阶,看一看不同音区单弦、双弦以及三弦的连接部音色是否一致是很必要的。这一点不仅对于原声钢琴,对于电钢琴来说更是重要的。

__________
然后就是有几个建议:

1. 选琴要去正规琴行挑选,尽量选择可靠的品牌,但杂牌也是有好琴的,要会挑。买完琴问一下后续的一些服务,关于搬运、调律以及其他的一些配件比如节拍器、琴凳、清洁套装等,有时候不问人家就不送的。
2. 拒绝二手(因为它也许是三四五六手钢琴并且在调律师的手里也许能变得乍一听非常好但是它其实已经很不好了)。
3. 有条件的话带一个懂钢琴的人一起去,否则很容易销售说什么就什么,容易被宰。不要完全相信钢琴老师的推荐型号,除非你真的不太在乎。
4. 看准一台就买那一台。注意这点很重要,有好几次我带朋友去挑琴,我们决定一台以后他说“哦我就要这个型号,你仓库里帮我调一台新的”,然后我和店员就开始跟他解释半天这么做为什么不科学。钢琴每一台都是单品,看准一台就是一台,没有什么样品不样品之说,从仓库里调出来的琴和看好的这台肯定是有差别的。
最后,钢琴买回家以后注意保养,主要是防虫、防潮。

__________
不是说看了这篇文章大家就都会挑选钢琴了,因为判断一台钢琴品质的好坏、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对用户是否合适,是一种经验,也需要一些技巧,而这些经验和技巧并是通过文字就能传输给其他人的。最后附上一点钢琴制造基础,有助于大家理解宣传时的一些看不懂的专业术语。
__________

钢琴,pianoforte,一词,由 Scipione Mafffei 首次描述为:“gravicembalo colpiano e forte”,意为:具有可大可小音量的大羽管键琴。18 世纪的英文文献中,钢琴的术语:pianoforte、fortepiano 与 piano 三个词语相交使用。德语钢琴一词为 Hammerklavier。现代钢琴包括六个主体结构:1)琴弦——高音区为每音三弦,中音区为每音两弦,低音区为一音一弦;2)铸铁骨架,支撑来自琴弦的巨大张力(接近 18 吨);3)音板和码桥,有效传递琴弦的振动至音板使得发出的声音被我们的听觉器官所感受到;4)击弦机,包括键盘、榔头和当键盘被按下时使榔头敲向琴弦的机械装置;5)木质的琴壳及其它附件;6)踏板,右踏板为延音踏板。左踏板为弱音踏板,中央踏板为特殊效果而设计,在三角钢琴和立式钢琴上不同。
钢琴的理想形体是三角钢琴,羽翼状是由于琴弦的弦列结构而形成的。理论上,对于乐器琴弦的弦列而言,音高由高音向低音相差 8 度的距离,琴弦的长度之比是 1:2,但是对于现代钢琴这样一件乐器,具有七个 8 度之多的弦列,如此排列琴弦是不现实的。即使最早期的具有四个 8 度的钢琴,最低几个音的琴弦也会做得很短。在 18、19 世纪流行的方形钢琴,由不同形式的立式钢琴所取代,其弦列也由平行于地面改为垂直于地面。立式钢琴的优点是占用空间很少,但其击弦机却更为复杂。

钢琴声音的来源是琴弦,琴弦振动产生乐音、和声以及各种声音的组合。声音的“增幅装置”是音板和琴体的其他部分,它们将琴弦振动的能量聚集在一起并使之增大,产生了我们常常听到的钢琴声音。所谓“机械构造”部分指的是击弦机,由演奏者按压琴键,通过击弦机使琴槌敲击琴弦,琴弦产生了振动,由此发音。

什么是声音?

所谓声音是我们耳朵对空气中变化和振动的感觉。在地球上,无数极其微小的微粒组成了围绕我们的大气层,就是这些微粒在执行着将声音从发音源到我们耳朵的传输任务。

用喇叭做实验,是了解声音传输的最简单的方法。当锥体向前运动时,在喇叭前面的空气粒子就会受到压缩。之后锥体向喇叭方向运动,造成声音的“稀薄化”,锥体部分空气粒子的密度减小。同时,原有的压力导致相邻近部位的空气粒子的密度越来越大。然后,所有的这些粒子又变稀薄。当声音从喇叭发出后,这些压缩和稀薄的过程就随着声音的辐射而连续出现。

值得注意的是,空气粒子本身不可能从扩音器向听者移动,但是可以在一个引起压缩和稀薄的很小空间里来回震荡。所谓运动的就是这些压缩和稀薄的“波”。这个现象可以用石头丢入池中的现象来比喻。当石头入水时,立即引起周围水域水体相对于水面作上下的位移。当石头击水时,水实际上没有由击水的地方向外移走,水的波动产生了相对于水面的顶点(峰)和低谷(谷),这种现象与空气粒子压缩和稀薄的现象特别相似。

在接受到声音传动的末端,你的双耳就好像是反向的喇叭,空气压力的变化是耳膜在耳朵里前后运动,这种运动继而被译成电波,电波通过听觉神经被传输到大脑里,在大脑中,它被译成声音。

声音可以穿透气体,例如空气和氧气,也能通过液体和固体。所以钢琴声音不仅通过空气,而且也通过固体来传导,钢琴上最重要的木制品是码桥和音板。

钢琴的琴弦

一个钢琴的设计者在设计一种新琴时必须考虑一系列不同特质的和谐统一,诸如:一种好的音色、尽可能大的音量、声音尽可能长的延续,再加上令人满意的外观等等。

以上所有这些因素的统一结果主要由制造者选择的琴弦来决定,多年来钢琴琴弦无论是品种还是品质,都随着钢琴诸多要素的体现需求而得到长足的改进。琴弦的制造者可以改变琴弦的构造、粗细和张力。

琴弦的张力

琴弦的张力越大,所发出的声音品质越好、音量越大。这两方面的高端追求是制造者和演奏者的共同目标。19 世纪早期,当铸铁骨架出现在钢琴上的时候,使得琴弦的张力大大增加了,因而钢琴在音乐上的表现力也有了显著的改观。

为了保持钢琴发音的稳定性和最大限度增加琴弦的张力,并且使得琴体能够支撑所有琴弦的张力,钢琴制造者在设计时,就必须尽最大可能地使得琴弦的张力达到高度统一。装有木质骨架的方形钢琴上,每根弦的张力是≤80 磅,而现代大钢琴上每根弦的张力达到 200 磅。这里可以和吉他做一比较,吉他每弦的张力只有 10-15 磅。

事实上,现代大钢琴的骨架承载的琴弦总张力接近 30 吨(1 吨=2240 磅),立式钢琴是 18 吨左右。

琴弦的粗细和密度

一根相对较粗的弦振动频率就低,音高也低,反之亦然。因此,钢琴制造者使用的琴弦也随音高由高到低,由细渐粗。琴弦变粗后,弦体本身也变得僵硬起来,音质也自然降低了。为了克服这些不足,一些琴弦制造商在琴弦上缠绕了铜丝,既增加了琴弦的密度,又有效降低了音高,同时还没有降低声音的品质。但是,它的后遗症是,一根相对较长的弦产生的声音的品质,不可避免地相对较短者好,所以,无论是三角钢琴,还是立式钢琴,小的品种永远不会具有好的声音品质。

弦的长度

弦的长度决定其音高——较长的弦,较低的音,反之亦然。为了保持既有大的音量,又有好的音质,琴弦必然尽可能地长。结果是,钢琴设计时必须非常仔细地将乐器的体积与它相对于演出的品质协调平衡。

琴弦的材质

钢琴的琴弦一般是由纯度很高的碳钢制成。这种材质的优点是,其延展性很强,并且在锤子强力反复敲击后不会变形。为了获得上佳的声音,琴弦的横断面必须是一个非常准确的圆形,琴弦本身还必须保持清洁的表面,使声音的振动更为准确。

由铜丝缠绕的弦是低音区使用的最好材质,这样会产生非常好的音色,同时铜也不会生锈。

音板

当你用手拨动钢琴琴弦时,所发出的声音相对于弹奏时的声音要小得多,并且也没有在弹奏钢琴时所产生的延音效果。这是因为琴弦自身的振动不能够激活产生大音量所需足够的空气粒子。

然而,弹奏一根单独的琴弦所产生的延音,时值可以比弹奏钢琴长很多。这是这种琴弦的运动所推动的极少数空气粒子产生另外一种结果。

为了增加由琴弦振动所产生声音的振幅,也就是音量,必须是琴弦接触的空气粒子的数量得以增加,再加上用力击弦时,能量通过码桥向音板传输。

音板是钢琴的“声音”,它将琴弦振动“翻译”成空气粒子的运动,正是这种运动决定着钢琴特有的声音品质。音板是钢琴能产生人们可接受的、最为动听的声音的最重要的部件。所以,钢琴制造商将大量的人力、资金和时间投入到音板的设计上就不足为怪了。

加入将钢琴比做一套 Hi-Fi 音响,音板就等同于扩音器。品质很差的声音无论使用多么好的音源,不可能使音响系统发出动听的声音来。

典型的音板不是一块平平的木板,在搁置码桥的一面中部呈隆起状,这个部位被称作穹顶状,或称冠状(CROWN)。这个冠状结构有两个用途:首先,它将码桥托起,用以支撑琴弦,充分地传导声音的振动,其次,它可以使音波在整个音板上更为自由地运动。

为了保证音板的整体性和不变性,在音板的下方(立式钢琴在背后)装有支撑木条,称作肋木(RIB)。这些肋木的功能是使音板既有穹窿状的中部区域,又使整个音板不变形。同时,这些肋木与音板的纹理成一定的角度,因此它们也担负着将声音的振动传遍整个音板的重任。三角钢琴的琴体内援与音板黏在一起,在传导声音振动方面也非常重要,同时它决定着该架钢琴特征性的音色(立式钢琴的音板原理也同三角钢琴一样,只是形状、用料的质地要相对廉价得多)。

码桥

码桥是钢琴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它将琴弦发音产生的振动能量向音板传送的。琴弦系于骨架的两端:一端是铁架销钉,另一端间接通过弦轴和线轴板。

码桥的位置位于音板的穹窿部位附近,目的是使琴弦能够将向下的压力通过码桥传向音板。码桥的精确位置决定着琴弦上的“击弦机”(榔头击弦的位置)是否到位,否则钢琴的发音就会混杂不纯净。

一架三角钢琴通常有两个码桥,一个是高音区码桥,另一个则是低音区码桥。在大型三角钢琴上,两个在上部是连接在一起的。这种设计以“外伸翼码桥”而闻名,目的是提高声音的品质。

无论是哪种钢琴,码桥的形状通常都相同。但是为了保证钢琴琴弦振动能更有效地传到音板,码桥的构筑方式却是千差万别的。

铸铁骨架

一架钢琴的威力中心是铸铁骨架,有时人们也叫它为共鸣盘(PLATE)。它极为复杂,由铸铁制成并且具有极高的耐力。铸铁骨架外观巨大,但在交叉区域却很薄,这个结构要承载全部琴弦的张力。尽管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但是铸铁仍然被认为是最好的骨架材质。人们曾经试验过许多合金材料,但是它们代价昂贵,并且难以承载琴弦产生的巨大张力。

在一架三角钢琴中,铸铁骨架的重量大于总重量的 1/3。尽管骨架不是承载钢琴的全部重量,但是它需要非常巨大的支撑体。基本支撑部分位于音板下方,加上琴体的内边缘组合体。这个结构极为坚实,它承载音板和铸铁骨架的一切重量和力量。

在立式钢琴上,铸铁骨架位于背部,其结构也比较简单。通常为矩形结构,音板位于其后部,在结构的最后部位,也就是最外缘,通常由 2-5 个木制立柱作为支撑结构。

弦轴板和弦轴

在三角钢琴上,弦轴板位于骨架的下方,并与骨架精确地连接在一起。当琴弦被拉紧时,上述二者中间任何微小的缝隙都会导致钢琴产生致命的问题。

弦轴板由一组平直的木板粘接而成。缠绕琴弦一端的弦轴就是以它为基底的。通过旋转调节弦轴,使得琴弦的张力发生变化,弦轴可以说是每根琴弦一端的“锚”。顺时针方向旋转轴钉,琴弦音高上升,反之亦然。弦轴板和弦轴通常被认为属于非常重要的钢琴部件之列。

弦轴插入弦轴板的深度一般在 1-1.5 英寸之间。露在外边的弦轴部分有一个小孔,琴弦就被插入其中,弦轴顶端是方形的,这是为调音而设计的。

张弦

为了在钢琴上获得丰富、饱满的音色,以及更宽的音域,钢琴的琴弦在设计上除了最低音区域为一根弦外,余者每音都是多根弦的组合。高音区的每个音,从左侧比中央 C 第一个八度的音开始,到右侧最高音,每音一般为三弦组。位于高音区和最低音区之间的音位双弦组。加入钢琴的全部声音均采用三弦组组合,低音区域的音量就会非常大,将中音和高音区全部淹没,并且铸铁骨架要承担更大额外且不必要的张力。

三弦组和二弦组中同组声音的音高要达到一致,术语称作“同度”。在这些弦组合中,尽管每根弦都发出精确的同样音高,但是它们在调整其乐音的和声结构之间有着细微的差异,而这些差异就会导致其他和声“运动”掺和进来。尽管准确地讲,钢琴的琴弦超过 200 根,但实际上有的琴弦,一根要顶上两根琴弦。这种琴弦先绕在一个弦轴上,然后跨过码桥和绕过铁架销钉,在铁架销钉处返回,经过相邻的码桥,继而回到相邻的弦轴上。这种张弦技术被称作绕弦,被用作大部分的三弦组合。大部分的低音弦都包有外皮,这就意味着绕弦技术不适合应用于这些琴弦。使用绕弦技术的那些弦的张力和光滑度,必须使得它们在绕过铁架销钉时,不会打滑。通过调节第一个弦轴,不能影响本弦的另外半个部分。

琴弦、音板和铸铁骨架的关联问题

在立式钢琴中,击弦机的榔头击弦的方向是,将弦“打入”骨架。而在三角钢琴方面,这个方向却是,由下往上将琴弦“打离”骨架。这个本质上的区别,要求这两种钢琴将琴弦两端的固定方式截然不同。

用于三角钢琴的弦枕条(Capo d'astro)扮演的角色是,施加于琴弦向下的力量,这样可以使琴弦被牢固地固定起来。弦钮(Agraffes)的功能等同于弦枕条,只有在高档琴上才可以看到。

键盘

一个钢琴琴键非常简单,只有一个杠杆系统。但是,制造和设计它时,必须保证其操作的精确性,因此是一项极为细致的工作。

钢琴琴键位于两个销钉上,位于远端的销钉起平衡作用,近端的销钉被称作球棒销钉(BAT PIN,因与英国板球球棒相似而得名)。平衡销钉将琴键的平衡后档置于正确的位置;球棒销钉保证键盘不会左右滑动。琴键在不被按压时位于后档上,当触动琴弦时,它位于平衡档上的部位摇动,使得琴键后半部分抬起,位于琴键上的绞盘螺钉将这个运动传动到击弦机上。

立式钢琴的琴键与三角钢琴不同,平衡销钉的位置也不同,琴键因而要短。榔头制动不是位于琴键上方,而是击弦机机械装置的组成部分。

三角钢琴的琴键长度超过 24 英寸。而立式钢琴的琴键全长只有 13 英寸。较短的琴键存在着不少问题。在一架非常好的钢琴上,当按下琴键时,制音器抬起。这时在琴键末端大约需要 2 盎司的力。然而,钢琴家不可能在弹奏时精确地将手指置于琴键末端,再者,我们的十根手指也不一样长。按键的位置越接近平衡销钉的位置,所用的力就会越大。假如琴键的长度缩短,位于琴键前端和平衡销钉之间的距离也会相应地减短,这样,触键所需的力度就会非常大。三角钢琴的长键盘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平衡销钉和挡木的定位对于键盘的功能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在三角钢琴上,球棒销钉到平衡钉的距离与平衡销钉到绞盘螺钉的距离之比是 2:1,立式钢琴是 3:2。从这点看,我们可以看出三角钢琴有着更好的触键感觉。

琴键的重量

三角钢琴和有些立式钢琴的琴键经过加重。目的是为了保证琴键具有正确的触键力量,以及保持琴键整体的统一性。在某些昂贵的钢琴上,加重的工作应用于全部的琴键,这样,在低音区域的琴键触感相对重一些。

高档琴的琴键安装到键盘框架上以后,对每个键进行加重,而较为低档一些的琴的键盘加重工作是在安装前进行的。

键盘的制作

一架钢琴的键盘来自同一块木料,这样可以保证键盘重量的统一性,以及对于键盘长度方面的木纹理的合理安排。

钢琴键盘一般由硬木制成,云杉、冷杉和糖松是最好的材料。木材在用于制作程序之前,要经过精确的干燥过程。

早期钢琴的白色键盘用象牙作为外皮,黑色的键盘却通体用乌木制成。尽管象牙是最理想的键盘覆盖材料,它的主要优点是可以吸收弹奏者手上的汗水,但是近 30 年以来,象牙已经不再用于钢琴,这是世界野生动物保护国际公约所明令禁止的。取而代之的是复合材料和塑料制品。

击弦机

当你弹奏钢琴时,是一种被称为“击弦机”的机械装置将按压琴键的运动传动到相对应的榔头,使之敲击琴弦产生美妙的音乐。击弦机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是对钢琴这一巨型乐器的发展贡献卓著,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钢琴发展的历史,也是击弦机“进化”的历史。我们今天弹奏的钢琴,其击弦机在大约 100 年前就达到完美成熟的阶段。使“击弦机”走向完善的工作是由法国钢琴制造大师伊拉尔德和英国钢琴制造家沃尔纳姆所完成的。埃拉尔采用的“双杠杆原理”,成为将近两个世纪以来所有三角钢琴的突出优点,而沃尔姆使用攀带和挡托木,成为立式钢琴的特色。实际上,这两种类型的击弦机已经成为全世界的标准。

钢琴击弦机的主要构件包括:键盘、榔头、脱进和制音装置。

踏板

大多数钢琴都有 2-3 个踏板。右踏板是持续音踏板,它可以在瞬间抬起制音器,使所弹奏的声音在键盘放松后仍然可以继续延续。左踏板是柔音踏板,在立式钢琴和廉价三角钢琴上,它的功能是将榔头移近琴弦来达到降低声音音量的目的。在高品质的三角钢琴上,踩下它,整个击弦机的榔头向侧方移动,这样,原来中高音区敲击三弦音的榔头,这是就只敲击两根弦,以此来达到弱音的效果,同时又丰富了音色。

如果钢琴还有另外一个踏板,那它一定是位于上述两个踏板的中央。在大多数高级三角钢琴和一些品质优良的立式钢琴上,这个踏板被称作保留音踏板。它的功能是,踩下踏板后,只延续在此前弹奏的音,不延续踏板踩着时的任何弹奏音。这个踏板是为钢琴家专门设计的。在中等价位和廉价的三角钢琴、以及一些立式钢琴上,中间的踏板时低音保留踏板。这种踏板只将低音部分的制音器抬起,只允许演奏者弹奏一两个低音得以保留,然后弹奏中高音区。在一些立式钢琴上,中间的踏板是练习用踏板,它使得位于榔头和琴弦之间的一条毛毡降低,来消除钢琴的大音量。

制造钢琴最基本的困难

制造钢琴最基本的困难是,当榔头快速敲击琴弦后必须以最快的速度弹回,以保证琴弦的振动不会被榔头干扰。为了产生瞬间的反弹,榔头击弦时,琴弦不能有任何随榔头而产生的弯曲状态,必须比大羽键琴的琴弦更细并且具有更大的张力,榔头必须猛击琴弦,然后至少运行一小段距离后自如地继续运动。这段自由运行的距离越短,钢琴家根据所需音量大小对于榔头击弦的速度就具有更为自如的控制力。不幸地是,这段距离越短,榔头更有可能相对于琴弦变得拥挤而被卡住,或者当键盘按下时,无论击弦机如何向前推进榔头,它在琴弦之间来回反弹的现象无法避免;继而,榔头自由来回的距离就很小,使得音量无法控制,其结果是榔头或拥挤、或反弹,甚至将声音制止。克里斯托弗里的发明解决了这些问题,他用一种机械结构来使榔头与琴弦非常接近,并且落下时距离琴弦非常之远,即使在这时键盘仍然处于被继续按下的状态。这种设计被称作“脱进”,并且这个结构位于任何一家钢琴击弦机的核心部位。此外,克里斯托弗里还提供了一套可以使榔头高速运动的杠杆系统,以及挡托木,用于当榔头击弦返回时接住它,这样可以减低榔头的任何反弹。最后,他的击弦机在键盘不被按下时可以制止琴弦的声音,使用类似大羽键琴后挡托木的小木片,将它们置于键盘末端来执行制音的任务。
打赏鼓励一下!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官方微信

招募城市商务合作 电话/微信 1870294029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