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朋友打电话说她在弹钢琴时遇到了一些不太懂的地方,要来学校问我。我想到让她这么热的天挺个大肚子来找我,就觉得惊悚,于是连忙说:“还是我去你家找你吧,反正我这会也没什么事。”
到了后让我无语的是,她竟然最近一直都在弹贝多芬晚年时的作品。因为从小和她一起长大的原因,所以我没什么顾忌的直接说:“你是不是觉得只要是钢琴名曲就可以作为胎教音乐?你对得起我们前段时间跑遍市里大大小小琴行为你选的中音用的卡丹萨钢琴吗?难为我费那么大功夫给你选了一台比较好的琴。前段时间不是给你推荐过一些适合胎教的钢琴曲么,结果你看看,背着我还弹起贝多芬来了。你喜欢贝多芬是没错,不过胎教音乐能用它吗?你这可真的是一孕傻三年啊!”
其实,说到胎教音乐,莫扎特几乎是全世界通用的选择。为什么呢?这当然不是胡编乱造,也并非因为莫扎特是音乐神童,就给未来神童们听他的曲子。那是因为莫扎特的作品,旋律性非常明显,和声非常和谐,有着出色的韵律、曲调、频率、节奏,并且纯净而简洁,非常适合胎教。而且不仅仅是胎教适合,对于刚接触钢琴的孩子来说,莫扎特也应该经常听。
相反,贝多芬晚年的曲目就有点激烈,比如第五交响乐中的“命运在敲门”的主题,他想表达的那种情绪孩子是很难懂的。
当然,莫扎特也不是唯一,其他作曲家的曲子也有不少很适合胎宝宝和早期音乐教育的孩子听,比如,,勃拉姆斯的《摇篮曲》就非常经典。
伊利诺伊大学医疗中心曾经进行过一个试验,结果发现,莫扎特的音乐,每30秒有一个频率高峰,而大脑中枢神经的许多功能运行,频率也是30秒左右。也许,这能解释“莫扎特效应”的存在。
话说回来,不管听不听莫扎特,音乐胎教和早教所选用的曲目,尽可能的让专业人士鉴定下。家长不要依据自己的喜好乱选,或只挑最出名的。就算是正规出版的音乐胎教教材,家长也要注意这几点:它是否旋律优美让人放松?它是否有舒畅的节奏?它所体现的情绪是否明快、温暖?如果有一点不符合也要放弃,宁可错过,不可错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