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对沈嘉柯这篇《李云迪不成钢琴大师,又有何不可》的看法?

[复制链接]

407

主题

1956

帖子

277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774
发表于 2019-5-20 08:20:22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李云迪抹黑同行,又陷害王力宏刘谦,但是不是因为自身专业而在很多人心里还留有“清高”“优雅”等错觉? 链接李云迪不成钢琴大师,又有何不可
打赏鼓励一下!

0

主题

340

帖子

25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57
发表于 2019-5-20 08:20:56 | 显示全部楼层
忍着恶心看完了。只想说,姓沈的(之所以用这种称谓是因他对艺术如此无知居然还能够出书…我借此表达我的不满)对于音乐的理解相当肤浅。文中众多可以被反驳的观点先不说。简单几个问题:如果艺术真的等同于了世俗生活,那么艺术何用?还会有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七交响对抗第三帝国吗?而没有了钢琴的李云迪,又还是那个李云迪吗?

贴文一篇  
杨燕迪教授的《以音乐对抗第三帝国》
“二战”期间所产生的音乐,是记录处于极端情形中人性光芒的音响见证。苏联大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七交响曲》(“列宁格勒”)和法国20世纪最重要的作曲家奥利弗·梅西安的伟大杰作《时间终结四重奏》,就是两个极佳的例证。在“二战”的极端时刻,音乐真真切切变成了对抗邪恶的武器,也在最严肃的意义上成为了人性正面价值的承载体和象征物。

多年前,读到一则真实的小故事,至今回想仍印象深刻:纳粹德国期间,某个夜晚,几位犹太人知识分子围聚家中,焦虑地等待着随时可能出现的恐怖敲门声。他们低头不语,一时不知该如何打发这令人窒息的时间。过了一会儿,他们默默打开琴盒,取出心爱的乐器,开始拉奏室内乐……那是一个漫长的夜晚,感谢上帝——要命的敲门声终于没有出现……

这则故事比任何理论分析都更为透彻、更加直接地展示了音乐可能具有的象征意味和伦理价值。当人的存在处于极端境况时,往往只有无言的音乐,才能承载起这份时间的重量和情感的质量。

“二战”即是这样的时刻。其间所产生的音乐,便是记录处于极端情形中人性光芒的音响见证。可以举出两部诞生于“二战”硝烟中的纯器乐大型作品——不论从何种角度看,它们都堪称音乐史中的奇作,创作和首演时的困顿几近难以置信,甚至不可思议,但却是历史的真实。人的精神力量所砥砺出的音乐潜能,在此被发扬,被镌刻,被铭记。

首屈一指,便是苏联大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1906—1975)的《第七交响曲》(“列宁格勒”)。我想,如要推举一部最能代表抵抗法西斯“二战”的音乐作品,大多数音乐家都会选择这部“肖七”。战争时节,生死存亡,人的生存环境和条件已经掉至下限以下,居然还要坚持写作和演奏貌似没有实际效用、具有精深专业要求、还须花费大量人力与精力的交响曲,那是怎样一种有悖常理的景象,其中又体现着怎样一种无言的精神?!此曲题献给“列宁格勒”,即今日和旧时的“彼得堡”——地名的更迭中浮现的是别有深味的历史文化意蕴。“二战”期间,列宁格勒长达九百天(1941年9月初至1944年1月中)的抵抗德军围城战,以时间最长、损失最巨的城市保卫战而被列入现代战争史册。就平民的死亡人数而论(近百万人),这场战役据称也位列“第一”,超过了汉堡、德累斯顿、东京、广岛和长崎在“二战”中平民死亡人数的总和!

正是在如此惨烈的环境中,肖斯塔科维奇着手构思和起草他的“第七”。这位作曲家是彼得堡人,与这座名城具有亲情般的认同。母亲城遭敌军围困,此时写作音乐,表达内涵必然与这一“时事”密切相关。令人惊讶的倒不是作曲家此时仍坚持写作音乐,而是他在这样的非常时刻坚持写作一部四乐章、满编制、要求近百人大乐队、演奏时间超过七十分钟的大型交响曲。关于此曲的创作和演出,传奇故事之丰富和奇特,足以构成一部篇幅不短的小说。友人后来回忆,作曲家曾邀请朋友们到家中讨论此曲的方案,大家都相当赞同将此刻的战时感受纳入规模巨大的交响曲结构中,以无言的纯音乐来刻画母亲城对抗纳粹时的奋争、艰辛和勇气。作曲家曾在钢琴上弹奏该曲的草稿给大家试听,正在此当口,空袭警报响起。但在场的音乐家朋友不肯离开,希望作曲家继续弹奏。作曲家起身先护送妻儿去隐蔽处躲藏,回来后在警报声中继续弹奏……1941年9月底,“肖七”的头两个乐章完稿。10月1日,苏联政府为保护这位著名作曲家,请肖氏全家撤离战火连天的列宁格勒。作曲家在随后几个月中,全力投入这部战时交响曲的写作,并在当年的年底完成全部总谱。

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接下去这部交响曲的演出。翌年年初,在苏联人民缺水断粮,甚至生命都岌岌可危的战时境况中,这部交响曲在苏联各地举行演出!1942年3月5日,该曲的“世界首演”在古比雪夫城举行。3月29日,莫斯科首演。4月,总谱的微缩胶卷通过军用飞机送至西方盟国。6月22日,英国爱乐举行广播和现场首演。7月19日,托斯卡尼尼指挥了美国首演。最可歌可泣的是,此曲在德军包围中的列宁格勒得到首演——排练极其困难,因为死伤无数,找不到够数的乐手,只得临时招募,并给饥寒交迫中的演奏员提供特别食品配额。8月9日,在百折不挠的千辛万苦之后,这部属于列宁格勒城的交响曲终于在城市音乐厅中奏响,并通过高音喇叭向全城市民和德方阵地实况播放。为了保证演出时的安静,红军指挥官在演出前下令向德军阵地发射了约三千发炮弹,以压制敌方火力——这真是音乐演出史上前所未有的奇观!

可以想见,当时演出现场气氛所达到的精神强度堪比“爆炸”!现在的我们聆听这部交响名作,似乎仍能感到音符和音响背后那种“血与火”的生命表达。在这样的音乐面前,我们已经不可能进行客观和冷静的“审美”判断——它或许并不是肖斯塔科维奇在艺术质量上最“好”的作品,但它要求听者在聆听的时候必须牢记诞生背景和首演过程,并在艺术体验时将这种记忆全程带入。在这里,艺术不再属于一般意义上的愉悦审美,而是生活乃至生命在更高层面的精神实现。

另一部几乎诞生于同时的“二战”音乐名曲——法国20世纪最重要的作曲家奥利弗·梅西安(1908—1992)的伟大杰作《时间终结四重奏》,在同等的意义上印证了上述论断。该曲写作和首演的境况就抓人眼球的“戏剧性”而言也许不如“肖七”,但其中展现的面对困局绝不放弃希望的可贵品质同出一辙,而在对抗邪恶、超越痛苦的态度上甚至比“肖七”有过之而无不及。

战时遭遇之奇特,甚至超过小说的虚构。“二战”爆发后,应征入伍的青年作曲家梅西安被俘,随后被转运至德国的战俘集中营。不幸中的幸运是,该集中营中的德军看守军官对俘虏比较友好,还喜欢音乐。看守军官交给梅西安一卷谱纸和一小段铅笔,并允许作曲家独处,以便写下他脑海中的音乐。这首四重奏的乐器组合有些奇怪,是为单簧管、小提琴、大提琴和钢琴所作——20世纪之前的西方传统曲目中,几乎没有这样的搭配。显然,之所以如此,只是因为集中营中刚好有这样几位乐手。曲名中的“时间终结”带有强烈的宗教意味——时间结束,便是永恒。梅西安终生是一位虔诚的天主教徒,信仰的精神深刻植入他的创作,并帮助他度过人生中最艰难的岁月。

1941年1月15日,《时间终结四重奏》在集中营举行首演——图景同样令人难忘:天下着蒙蒙细雨,没有音乐厅,就在室外表演,约四百名羁押战俘和德军看守冒雨聆听。梅西安自己演奏钢琴,联同其他三位狱友齐心合奏,虽然乐器破损,状况不好,音准很难协调。乐曲共八个乐章,描画礼拜、天使、鸟儿、永生、彩虹、耶稣等明确的宗教主题,时长近五十分钟,音响上呈不协和的“现代”风格。梅西安后来回忆道,“我从未见过观众以如此的投入和理解聆听我的音乐。”

无人知晓在场的战俘听众中有多少人具备音乐修养,又有多少人了解现代音乐的语言技巧。但相信作曲家的回忆毫无夸张,那场首演的聆听一定远远超越了普通意义上的音乐体验。奇妙的是,这首四重奏的总体气质以安详和宁静为核心,沉思冥想中常常透出难以言传的欣喜,苦痛的表达反而是边缘性的陪衬——考虑到此时此刻作曲家、演奏家和所有在场听众的实际生存境况,这其间的巨大反差至今仍让人动容,甚至令人震撼。

在“二战”的极端时刻,音乐真真切切变成了对抗邪恶的武器,也在最严肃的意义上成为了人性正面价值的承载体和象征物。在结束“肖七”和《时间终结四重奏》的奇特故事之时,我突然又想到了另一则相当出名的故事——当然这是传闻,不知真伪。古希腊数学家、哲学家阿基米德在罗马士兵闯入家中、威胁杀头的关口,泰然自若,正色说道,“先让我完成我的几何圆形。”随后,阿基米德倒在了罗马士兵的刀剑下……但是,他的高贵灵魂却自此成为永远的传奇。我觉得,这个故事中所蕴含的内在精神与“肖七”和“时间终结”的故事,以及本文开头的小故事有某种贯通与契合——在终极意义上,真善美超越此岸,属于精神性的永恒,因而必定会战胜现世的、暂时的邪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60

帖子

28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81
发表于 2019-5-20 08:21:4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花钱去看的是钢琴大师,你要不是大师把钱退给我们好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16

帖子

24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44
发表于 2019-5-20 08:22:07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众古典音乐界的钢琴家李云迪,在微博上有1821万粉丝。总是被拉在一起说的朗朗,有1100万粉丝,但是两个人的话题热度,明显不在一个重量级上。”

看过很多篇比较郎李二人的文章,第一次看到有人用微博粉丝数量说事的。

“说真的,如果不是李云迪,古典音乐的话题很难这么火。”
古典音乐这个话题从来不需要“火”才能传承,想不明白这有什么好骄傲的地方?


“在高大上的小众圈子人心里,高雅艺术大众爱听不听。那是天才和精英的世界,引领人类文明上升,大众只管被引领就是了。”

先将爱听古典音乐的品味孤立起来,打上阶级烙印,寻求认同感,然后再煽动读者对古典音乐爱好者的反感。这伎俩怎么这么熟悉呢,仿佛回到了六七十年代。


“但是艺术说穿了就是一种表达形式。技艺越精湛,越能表达人们共有的情感和认知。获得各种国际大奖,更加是通往牛逼的通行证。”

不说了,这句话打脸打得piapiapia的。作者你是云黑对吧,对吧。

“李云迪韩国演出出错了,还错得如此众目睽睽。玩高雅艺术出现失误,的确是一件有损逼格的事。然而在我看来,大众享用高雅音乐的需求之外,也有和艺术家相互娱乐的需求嘛。”

所以这段话我的阅读理解是,舞台演出事故等于“艺术家与大众亲民的相互娱乐”,大众花钱想听一场精彩的演出,结果你给一场事故也是充分照顾了大众的需求哦。


………我是笨拙的手机分割线…………

全文句句是槽点,虽然等飞机的我也是蛮闲的,但是也实在吐槽不完了。作者先生,你这五毛钱是要交回去了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19

帖子

239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39
发表于 2019-5-20 08:22:2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地洗的,兼职叹为观止。我觉得有必要发明一个新词来形容这种行为了。
这不叫洗地。
这叫舔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32

帖子

24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44
发表于 2019-5-20 08:22:59 | 显示全部楼层
李云迪不成钢琴大师,又有何不可

这是原文,都写得什么瞎JB玩意。

这年头,真的是个人都能当评论家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17

帖子

24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43
发表于 2019-5-20 08:23:1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文章写的简直是应该拉到古典乐的殿堂里面去鞭尸。
原谅我如此激动
实名不匿了,作为一个半专业人士我来讲讲为什么古典音乐会在中国变成这个样子吧,就是因为像这样写这篇文章的混球太多了!忍无可忍!
答主工作的地方代理魔都基本上所有与演出文娱相关的所有票张。音乐厅,上交,大剧院,话剧艺术中心,儿艺,东艺那都是非常非常熟悉的合作Partner了。
古典音乐并不是什么上层建筑,说穿了,那是古代古人的流行音乐,李斯特当年的偶像成都和TF BOYS基本一致我会瞎说?贝多芬什么不畏权贵那都是书上骗你的,人家做乐圣之前还是情圣呢!舒曼克拉拉勃拉姆斯没少搀和在一起,斯特拉文斯基和COCO CHANEL那是国内主旋律作家不敢乱扯怕毁三观,肖邦这边厢和舒曼眉来眼去那边厢和乔治桑关系良好不也挺好的?
音乐家都是人,七情六欲很正常,不是神
古典音乐也不是神坛,每个人都可以去尝试。
什么古典音乐不需要火,只需要一小部分精英和天才,这是什么话,意思是普通人不可以去听了,普通人听不懂了?屁!
日本人怎么就知道把月光奏鸣曲写在名侦探柯南里面来个全民儿童大普及呢?
美国人怎么就知道在猫和老鼠里面大量使用古典名曲配乐呢?
中国就是因为有这帮自我感觉良好的傻逼教授不停的自我感觉良好,才人为的垄断了古典乐和普罗大众之间的关系。

当然这也只是极少数。平时接触很多音乐学院的年轻教授,大家都在用自己的行动不遗余力的为普吉古典音乐做着努力。举个简单例子,你知道去上海音乐厅听一场音乐会最低票价多少钱么?
10块!有图有真相!


每个星期一到星期五,中午,一个小时!
你知道我在这儿听到过什么?拉威尔的水妖,悼念公主帕凡,听过电子管风琴,听到过铜管和各种重奏。这个世界上为了普及古典音乐,将他带给更多普通人的音乐家,做事实而不是哗众取宠的人多了去了!
如果想说明明可以靠脸吃饭,却偏偏要拼才华,这样的论调也请滚粗。可以靠脸吃饭的,没错,但请你就不要抱着钢琴,你就放过他,干脆看看你这张脸究竟能吃多少饭吧。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27

帖子

249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49
发表于 2019-5-20 08:24:04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开头,不准备看了
他要开音乐会,还要走古典,就按照古典的规则来。不然不要开古典音乐音乐会。就这么简单。
他爱去娱乐圈,没人有意见,要走的干干净净走。要踏两只船,就两个都踏稳。再不然就踏踏实实弹钢琴。
他哪个都不是→_→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38

帖子

25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53
发表于 2019-5-20 08:24: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以为评论家会被骂红,看了一眼下面的留言竟然还有好多赞许的,这世道真是无常。
从前几句就能看出评论家的人生观价值观了,这年头这样的人都来发评论,我等还是退散让丫自己玩儿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56

帖子

42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2
发表于 2019-5-20 08:25:24 | 显示全部楼层
那天你心情不好弹得欠点儿感情,那是成不了钢琴大师,咱们还是可以原谅的。
那天你疏于练琴竟然把拿手曲子弹断了,这明明是底线好吗?

更何况,难道音乐会没收钱?那你的责任心呢?

当然,大江南北一片骂云总的,所以也是需要一些给云总洗地的声音,评论家就可以红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官方微信

招募城市商务合作 电话/微信 1870294029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