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9-5-20 15:10:49
|
显示全部楼层
多图预警,最好在WIFI情况下观看。
1、《约翰·汤普森简易钢琴教程 》
作者简介:美国钢琴家、作曲家。运用简明扼要的教学方法让儿童对钢琴弹奏产生兴趣而出名。 入门方式:中央C入门断奏入门白键入门
使用说明:幼汤:幼儿钢琴入门指导,专为年幼的宝宝学钢琴入门;小汤:汤普森简易钢琴教程,为年龄较小、学习困难的孩子准备的;大汤:汤普森现代钢琴教程,为年龄较大的孩子启蒙设计的。
优点:·系统,循序渐进,较为科学·音乐曲目丰富,它不局限在钢琴音乐,引进歌剧音乐、舞剧音乐、歌曲。
缺点:
·在初学的相当一段时间学生"夹"着手臂弹奏,肩膀和手臂"甩不开",容易僵持。解决的办法是结合手臂的水平运动,把旋律移高八度弹奏,让旋律高八度弹奏,让旋律和伴奏之间空开一个八度。
·从最不容易掌握的大拇指开始,远不如从3指开始更为科学·由断奏进入到二音连奏(落-滚)技术时,曲目量不够充分。
·进入第三册,缺乏“二音连奏——三音连奏——多音连奏(乐句)”的循序渐进的过度阶段。许多缺乏经验的教师,要求学生随之改为连奏,学生无法适应,造成“颠手腕”的毛病。·对于中国孩子,接触不到本民族音乐是遗憾。
·大汤的很多曲目(特别是第一册)奏法、连线不清楚,需要教师为学生再勾画一下,不能机械地按教材弹。
2、《巴斯蒂安钢琴教程》
作者简介:美国钢琴教育家
入门方式:黑键入门
使用说明:一系列教材分为《基础》、《技巧》、《乐理》、《演奏》四个系类
优点:·从整体观念出发,强调培养儿童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和创造音乐的综合能力。
缺点:·国外引进教材,一些原本设计很好的亮点,由于非母语问题,对中国孩子来说,根本不可用了。
·显得非常繁冗,孩子一看这么多书就打怵。
·教师很少能系统掌握巴斯蒂安,缺乏理论支持。毕竟这本书在中国出版的时间还很短,使用的效果还有待验证。
3、《幼儿钢琴入门》
作者简介:
黄因,厦门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副教授,研究生导师,中国厦门音乐家协会钢琴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福建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家协会钢琴考级评委会考官。
使用说明:全套教材共有5册,专门为中国孩子编著的一套钢琴入门教材,选曲基本都是孩子熟悉的一些中国儿歌,在钢琴教程基本都是外国引进的市场上,很难得。
入门方式:中央C入门
优点:
·系统,全套共有5册教材。课程安排循序渐进,较为科学。
·音乐曲目新颖,多是孩子们熟悉的喜欢的儿歌,如一分钱,卖报歌等,量身为中国孩子定制。可以让小朋友们从小熟悉本民族的音乐语言,专门属于中国孩子的一套教材,这是其他外版教材做不到的。
·每一首歌配上色彩鲜艳的卡通图画,非常吸引眼球,充分调动小朋友的积极性
·少有的赠送DVD光盘,真人弹奏加上动画讲解的方式,动画使曲子更加生动。同时搭配好玩的钢琴游戏,和有趣的钢琴童谣,充分激发小朋友学习的兴趣。
·每一册的教材前言部分,都有提示每一册的教学安排,方便老师们安排教学进度,真正做到好教好用。
缺点:
·因为作为入门教材,内容针对幼儿,相对比较简单,很多的家长都会和孩子一起学,聪明的孩子在家,看着dvd都可以自学了,希望能有期待续集。
·教材的图片太好看,小朋友很喜欢,如果老师上课处理不好,学生很容易跑题。
4、《钢琴天天练练》
作者简介:美国钢琴家、教育家埃得纳-梅·伯纳姆
使用说明:全套教材,共有7本,主要是帮助练琴者锻炼手指,使之健实,有力和灵活。
优点:
·循序渐进的短小练习
力·形象的标题与插图不仅可以从视觉上加深对小品的印象,而且有益于激发初学者的想象力
·每一组(十二首)练习中都安排有不同的节奏、音型、音区、奏法等各方面的技巧训练·每进行一组学习都在强化左、右手同步训练的可能性和必要性,这是其他教材所不及的一个方面·读谱方面,在入门册中就涉及到大谱表、临时记号、黑键等。
缺点:
·内容简单,基本学完第三册,后面的曲子很多老师都不用了,曲子短小,是优点也是缺点。
·黑白教材,不是很能激发小孩子的学琴兴趣。
·教材册数太多,一套7本,小孩子会觉得怎么样都学不完的感觉。
拜厄
作者简介:拜厄(1803-1863)德国作曲家、钢琴家、钢琴教师。是德国古典乐派最兴盛时期,也是浪漫派初期时代。
入门方式:高音谱表入门
优点:
·有较强的逻辑性和系统性·从手在键盘的位置上来看,是按五指顺序从C——G音开始的训练,逐步转移到G——D、A——E音。先是双手平行八度的进行,再发展成右手保持C——G,左手移至G——D位置,既拓展了双手弹奏的音域,又训练了双手相对的独立性。同时运用乐句的高八度重复以及音阶的引入使五指支配音域得到自然、合理的展开
·在时值的学习上是以循序渐进的原则安排,从全音符到二分音符、从附点二分音符到四分音符、从八分音符到十六分音符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学习过程。
缺点:
·太单一、太局限了·将五指固定在五个音上,使手指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在键盘上的活动受到束缚,造成学习枯燥乏味之感·绝大多数作品是旋律加伴奏的主调性音乐形式,极少涉及到复调音乐。旋律写作略显单调,和声运用多是主和弦——属和弦——主和弦,主和弦——下属和弦——属和弦——主和弦的终止式等,调式、调性变化不够丰富。缺乏歌唱性。
·从开始学习就一直放在高音谱号上,直到第54首突然出现低音谱号,认读低音谱表成为大难题
·没有专门的断奏训练,只有在少数的乐曲句尾中出现跳音和顿音·音符时值的安排不太合理,如:八分音和十六分音符的练习安排间隔太长
·进度前松后紧,教材的后半部分(从85—105)技术难度加深的不合理,有些过快了,学生往往学到此就立即反映出不适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