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官方微信

钢琴世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极速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

查看: 274|回复: 6

钢琴家们在挑琴时都在挑什么?

[复制链接]

97

主题

97

帖子

30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01
发表于 2019-5-22 10:33: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经常看到这样的故事,如某位欧洲钢琴家到美国演奏,对所提供的琴不满意,飞到纽约Steinway厂里重新挑选;某位日本钢琴家为新开幕的德国音乐厅挑选钢琴,结果全部不满意,要琴厂择日再备一批新琴供挑选;某位以对钢琴要求苛刻出名的钢琴家到小地方演出,发现后台一架老琴,经比较后放弃自己带来的钢琴。诸如此类。 职业钢琴家们在挑琴时都在挑什么?
打赏鼓励一下!

0

主题

318

帖子

2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
发表于 2019-5-22 10:33:3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邀,我一个钢琴系的学生也不知道职业钢琴家在想什么,毕竟身边大多数人还达不到可以挑琴开音乐会的程度。只说说我自己对钢琴的的要求:

首先,必须敏感,强基本都强的上去,关键是要弱的下来,这个并不是像电钢什么128级力度,而是用我习惯的弹弱音的手法/触键可以弱下来。并且这个过度必须是均匀的,很多琴可以弹弱得几乎听不见的声音,但是稍微多给一点点就变成了中弱,几乎弹不出一般意义上的弱和极弱。我原来教授说施坦威明显优于其他品牌的就是敏感度。

其次,均匀,这个不用说,音色音量过度不均匀的显然不行,与此同时高音区必须出得来,能从左手的伴奏中“脱颖而出”,比如贝多芬110第一主题后半句小字三组降E 降D F这几个音。很多很棒的琴(大多数贝森朵夫和近几年生产的施坦威)被调成了很均匀的,从低到高越来越弱,但是在这种琴上345指必须额外的用力才能让旋律出来,在这种琴上表演,尤其弹八度和和弦又有旋律的时候,真是很费心,并且很费小指。。。

音色分几种,第一种是品牌音色,什么施坦威音色,雅马哈音色,法吉奥里音色,我个人对这种的音色要求并不高,个人觉得只是不同风格而已,并不能说哪好哪个坏,但厂家向消费者宣传的主要都是这种所谓的“音色”,但钢琴家需要的是“不同触键出来的不同音色”,这个和第一条“敏感”有直接关系。

第二种音色的指标就是亮暗,太尖锐和太闷的琴都不好,一般这两种琴也不够敏感,第一项就pass了。不过有很多大概1990-2005生产的施坦威其他都很好,但高音区会很亮并且有点“炸”,不过这个对整体的影响不是那么大。音色的亮暗主要和调整有关,国内传闻雅马哈明亮,卡哇伊柔和,简直是莫名其妙。。。

所谓的音色不仅是单音的音色,第三种就是和弦的音色,这个和每一个音的音量,比例,有直接关系,钢琴家可以控制很大一部分(参见本文第一条“敏感”)。这个还可以从钢琴制造角度来说,但太复杂,并且大多也都是厂家机密。

说点提外的,和弦的音色也和时间有关,首先是下键是否整齐,每一个音同时被弹出来,和弹得没有那么整齐,但大多数人听着是齐的,这两种音色是不一样的。有些钢琴家为了突出旋律,旋律会比下面的音早那么0.01秒(也有可能是0.02秒,0.05秒,没具体测过)弹出来,绝大多数人听不出来是没对齐的,CD里基本听不出来,但基本都能听出来这样高音比较突出。其次,和时间有关再就是“时机”,在一定速度下,比正常拍子早一点点比如0.01秒出来的会显得突然,听起来会觉得更“炸”。这也是为什么音乐是时间的艺术。

有不少钢琴家挑触键感受,比如陈必先和她的学生都要琴键一种特殊的Widerstand(阻力),我个人倒是没什么要求。但是有些欧洲老牌的琴(比如我最爱的贝森朵夫)机械反应不灵敏,弹比较轻快的曲子有点困难,比如德彪西前奏曲三度和一些托卡塔之类的,遇到这种琴就比较尴尬了。

不挑琴的人也不少,大多数人开巡演遇到什么琴就弹什么,有的时候当地厂商赞助连品牌都无所谓了。一些爆红的年轻钢琴家连甚至琴都不试,下了飞机练两下就上台,各路大咖演协奏曲和乐队不彩排就上也是常有的事。。。

很多钢琴家到了一个程度,可以达到临场发挥非常好,反应非常快,根据不同的琴调整自己的触键达到相对满意的效果,比如有些人甚至能把立式琴弹出三角琴的感觉。但这种妥协的弹法毕竟不是100%最好的发挥,最认真的钢琴家,对自己,对观众都负责的,还是试琴的,最大牌的要自己挑琴,或者自己带琴,不过也有些人是让自己的调琴师挑。

暂时想到就这些。。。之后再想到什么,或者知友提醒的值得说的方面再补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17

帖子

25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55
发表于 2019-5-22 10:34:2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会儿在琴台大剧院后台准备音乐会,近期也一直在为我的16城巡回演奏会做准备,恰好每个音乐厅在前期都会安排挑琴的环节。
车手需要一辆好车,厨师需要一把好刀,钢琴家则需要一台好琴。
挑琴有两个永恒不变的条件,一是手感,一是音色。
无论是在家练琴,或是一场成熟的演奏会,钢琴家们都需要反应特别快的琴。原因很简单,像开车一样,切记不能手已到,而车子却还没反应。任何反应都需要时间,所以我们要挑反应快的琴。
选择适合的音色,这可能听上去有些玄乎,因为它没有硬性标准,只能见仁见智。而我所属的钢琴流派,就是以音色见长。往往在对音色要求高的同时,还会对踏板有很高要求。当然,这也取决于现场演奏的曲目。
拿我的这次巡演来讲,有一半曲目是莫扎特的作品。莫扎特的音乐简约不简单,每一个音符都像打磨好的钻石,最好是无瑕的。
相比之下,彩钻类的音乐,诸如拉赫玛尼诺夫的作品,就是典型的特别复杂。老实讲,钢琴家在演奏复杂的音乐时,若是出现小瑕疵,别说观众,有可能自己都听不出来。
有人说,钢琴家弹莫扎特,是要“裸体”上场的。话糙理不糙,所以我们需要一个更有助于演奏的乐器,演奏前对调琴师的要求也会更高。
当然,除了在音色上的追求,我自己个人还会比较看重触键的感觉,以及踏板和声音的配合。
记得之前在德国录专辑,知名品牌博兰斯勒提供了几架琴。试琴以后,发现有一台应该是我近期碰到过的最好的琴。手感、音色,一切都接近完美。在此之前,我一直觉得,一个堪称完美的演奏算一百分,那钢琴家的准备需要达到一百二十分。但在这台完美的琴面前,你甚至会感觉,一个一百分的演奏钢琴家只要做到九十分就行了。
挑琴和买东西一样,就怕货比货,永远有更适合你的琴。还好钢琴不像婚姻,一旦结婚碰见再适合的也没辙。
琴是乐器,更是演奏家的朋友。合不合适、顺不顺手,这些都很重要。

P.s,早先在知乎live上,曾遇家长询问琴童该如何挑琴,我的建议是:永远不要挑贵的,挑适合自己的。
不管是成年人,还是小孩子,试琴的时候觉得所有琴都ok,分不出特别大的区别,这就说明你的手指和耳朵对琴的分辨并不是特别敏感。在这样的情况下,你就选一台最便宜的,完全没有必要去买一个贵的。
除非很明确地说,声音太亮不喜欢,或是琴键偏重弹不动,可能需要再做调整。
大部分小朋友,十岁以前的小孩,其实对琴的挑剔程度基本归零。当然,天才除外。
就市面上挑琴来讲,贵的一定对,但对的未必贵。永远要买对的,而不是买贵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31

帖子

28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8
发表于 2019-5-22 10:35:17 | 显示全部楼层
音色什么的都比较容易接受,手感差异大啊,有些琴弹起来就是硬、费力、容易累,但是有些琴就很轻,一般这样的弹起来更轻松一些。
当然有些人也喜欢硬一点的琴,可能控制得更好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98

帖子

22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22
发表于 2019-5-22 10:35:31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以为主要是手感和音色两个方面。Steinway的琴质量也是参差不齐的。记忆中中央附中老师琴房里的琴一个比一个差。手感的话足要是不能感觉肉,比如说弹鬼火,琴键按下后起来的速度直接关系到曲子能弹到多干净。还有就是琴键不能太轻,也不能太重,太轻了不好弹弱,太重了比较难上手,弹快的吃力。学校里九尺的Steinway D重量在60左右,平时不在上面练的话考试的时候突然弹能累死。当然手感是可以调整的,而且主观的手感和音准,音色都有极大的关系。声音发闷的话手感肯定是会肉的。
音色方面最重要的就是要有共鸣,这个就关系到音板的质量了。有的琴怎么弹都感觉唱不出来,就是因为音板质量不够好,不能产生足够的共鸣。声音的话,太闷肯定是不行的,尤其是演奏琴,因为旋律唱不出来,弹起来听着浑浊一片。过于亮的话也不好,听着像Yamaha不说,层次也做不出来。音色的话,其实和烧音响的追求差不多:高音要那种shiny的音色,很长的共鸣。中音部要均衡,有很多层次,尤其是踩上左踏板以后弹pp可以做出很朦胧的,印象派的那种声音。弹ff的话也不会出现很扎,很浅,很流行的那种声音(当然这个跟演奏者技术是有直接关系的)。总之中音部声音要圆润。低音部就是要很厚,很有分量的声音,很多琴差就差在低音部的深度上。这种琴弹Rachmaninov或者Tchaikovsky这种就弹不出效果来了。
总体来说,挑琴这种事是很主观的,主要看钢琴家追求那种特别的效果。十几台里面挑不出来一台完美的太正常了。做琴的人很少有会从弹琴的角度看问题的,所以他们觉的很好的琴,弹起来可能很差。还有就是:挑琴的这些事儿,水挺深的,有不少利益关系在里面,就不细说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98

帖子

22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22
发表于 2019-5-22 10:35:43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是音乐厅的话,应该是考虑共鸣效果为主,低音中音高音部分的过渡是否流畅,应该都是考虑的范围。

还有就是看什么曲子,古典音乐和新时代的音乐要求不一样,音色的挑选占了很大部分,有的琴很闷适合古典曲子,有的琴很明亮适合流行。有的新琴高音部分很飘,这时候老琴就很好,不扎耳。

这些都和钢琴选用的材料材质和设计有关。你去琴行调琴的时候感觉是很明显的。10w的雅马哈和100w的斯坦威,一对比马上就能立见高下。

不过普通人只能做到大致感觉不一样,只是觉得手感不同。钢琴家对声音更敏感,考虑的会更多。

我小时候学过几年的钢琴,后来总去琴行逛,只要钢琴一上手,基本上可以知道个大概。每台琴的音色真的是差很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12

帖子

24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43
发表于 2019-5-22 10:36:43 | 显示全部楼层
他和它对不对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官方微信

招募城市商务合作 电话/微信 18702940294
 

QQ|钢琴世界 ( 陕ICP备16012637号-2 )

GMT+8, 2025-5-5 09:26 , Processed in 0.537841 second(s), 53 queries .

Powered by 钢琴世界 PIANOWORLD.CN

Copyright © 2015-2022,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