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9-5-24 19:29:0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抛开什么男女不平等,从乐器本身的驾驭来谈谈这个问题。
从机能上来说,钢琴家所需要的机能是所有乐器演奏者中要求最高的一个。所以为什么大多数钢琴家都很小学琴,20世纪起,随着演奏法的进步,越来越强调用科学的重量弹法来弹琴,简单点说就是良好的手指支撑,大臂全身放松有弹性的用力使力量传递到指尖。相比之下,男性的手比女性的手会更宽,骨骼的支撑训练会比女性少练好多就可以达到相同的高度,而从重量、体力、耐力方面来说更占优势,所以这一切因素使男钢琴家的音色比起女钢琴家更容易达到理想的效果。当然世界上也有极变态的女钢琴家,比如Martha Argerich这种技术无人能敌的,但真的是凤毛麟角。
从理解方面来说,必须承认,作曲家基本都是男性。一般女性弹琴相比男性整体与结构感都会差一些。像Rachmaninoff,Prokofiev类似半个小时以上的协奏曲如果结构感不好,听着就会很散,显得絮絮叨叨是不可能有说服力的。当然也有女钢琴家用不一样的角度发挥了她们的优势,比如Mitsuko Uchida,还有葡萄牙女钢琴家Piers,她们把Mozart、Chopin用女性的角度,将细腻表现的淋漓尽致。
总的来说,就像一位答主说的世界需要男钢琴家,也需要女钢琴家。现在比赛上经常发现国际大赛获奖者,女选手弹琴偏爽朗干练,而男选手则偏细腻。2011年14届老柴比赛就是很好的例子,第一名俄罗斯男钢琴家Daniil Trifonov给人留下一种chopinist的气质,而第二名韩国女钢琴家Yeoleum Son选择像“大炮”一样的曲目,大刀阔斧又及其精准的完成。所以女钢琴家的身上都会有男人的特质,尤其今后会越来越明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