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9-5-28 08: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继续怼@吕卓然 ,各位在看吕卓然的回答之前可以先看看这个帖子,包括被折叠区域。已经证实他是个挂牌野鸡学院毕业,钢琴只能弹599(业余一级曲子,吕本人水平大概是业余五级),却到处揭露所谓“黑幕”,推广那一套毁人不倦的理论来吸粉造势的骗子。我这里懒得反驳他了,为了保险大家最好一个标点符号都不要信。
如何看待当今钢琴教育界各种自封的“演奏家”和“教育家”还有“音乐家”?
正经回答:因为以钢琴为代表的乐器学习,要同时学习艺术,体育,知识三个方面的内容,因此目前只能一对一面对面教学。而且其中的艺术内容和体育内容是因人而异的,必须具体人物具体分析。即使是网络视频也只能讲个大概。
如果按你说的方式精讲,我就给你讲个大概过程:
2016年夏季,沈阳某琴房,人物:我和我老师(这里不爆我老师名字了,怕被师门查水表),一个师妹在旁边沙发上看热闹。
精扣曲目《百鸟朝凤》,全曲原速5分钟,谱子将近二十页。
我以接近原速演奏了一遍,耗时6分钟左右,老师皱着眉头没打断我。
老师:弹的这什么玩意,这也太糙了,你离演出还有多长时间?
我:还有两个月吧。
老师:还行吧,还来得及。来吧,挨个音细抠。来,先看曲子整体,这首曲子想描绘一个什么样的场面?一个百鸟齐鸣,鸳飞凤舞balabalabala(没这么文绉绉,提炼内容)的场景,那么它每一段都代表了一个不同的场景,你每一段的音色处理感觉应该是不一样明白吧?来从开头来,第一段是描绘什么?哎对了,凤凰出来了,一个非常端庄,神圣,雍容华贵的百鸟之王飞出来了,那应该是一种什么感觉?对了,辉煌,端庄的感觉。那你刚才弹的那遍第一个和弦就太冲了,人家是威仪不是凶神恶煞,冲出来这个是凤凰不是鸵鸟!所以怎么样?第一个音出来你收一点儿,别用手指炸,别太抓琴键,用整个人的力量推,来感受一下(把着我的胳膊演示了一下),明白了吧?来开始!
我:(第一个E大和弦)
老师:停,这回太弱了,是不让你手指抓不是让你手指软,手指还是得立住,撑起来,对了。再来一遍:推(示范了一下)
我:(E大和弦)
老师:哎好,接下来咪~都咪嗦~发~咪~(绘声绘色演唱),主旋律在右手小指上,旋律得突出,来试一下。
我:(第一乐句)
老师:不够连,来右手再爬一点儿
我:(第一乐句)
老师:啊,你这手比较小,还是手腕弹吧,然后踏板换干净点儿,再来
我:(第一乐句)
老师:这爬的太恶心了,踏板踩多了吧?踩二分之一踏板试试,或者一拍一踩试试:
我:(先弹了一遍踩一半踏板,再弹了一遍一拍一踩)
老师:踩二分之一吧,你这个一拍一踩中间都断了,这都没连上。
我:老师,我们学校礼堂那个琴太破了,我估计应该没有踩一半踏板的效果。
老师:那行吧,那还是一拍一踩吧,抬脚快一点儿,中间可以不完全抬,收一半。毕竟你这右手连不住,只能靠踏板来续了。来下一段……
……此处省略一万字
结果:本节课一个小时,前二十分钟骂了八遍我的肖练离别(都连不上,速度慢),三十分钟抠了《百鸟朝凤》的前三行,最后十分钟听了一下我的平均律(唯一能入我老师法眼)
所以说:细抠曲子,精细抠到每一个音,是非常非常耗费时间精力的事情。而且每个动作,每个音必须现场反馈,反复练习直到学生找到感觉为止。而这个过程是不可能通过视频等二维媒介一刀切的,因为每个学生的乐感,手感,问题都不一样,甚至很大程度因琴而异,必须因材施教对症下药。即使技术问题可以标准规定,对于每个曲子的情感走向每个学生会有相应的自己的理解。如德彪西的《月光曲》,老师给我的讲解:宛如冰晶一般冷酷的蓝色夜色,而我的个人理解则是一场酣畅淋漓的性爱,而且最后效果也很不错。
当然《百鸟朝凤》是一个内容比较多的曲子,要精确到音去细抠能讲好几天,这是一个比较夸张的例子。比 @吕卓然 大师示范的《599 13》要难不少的,吕大师示范的那个我用铅笔都能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