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9-5-29 15:30: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阿格里奇是出类拔萃的钢琴家,即使不考虑性别,她也不输给顶级钢琴大师。尽管她是霍洛维茨的脑残粉丝——如果我没记错,她曾激动地追着霍老师的汽车跑——其实她有些曲目的演奏比霍老更胜一筹,至少我是这么看的。
阿格里奇的传奇演出,迷人性格,还有绯闻的具体细节,我不重复了。她在演奏方面令我最印象深刻的是,她的演奏风格自始至终没有发生很大变化。如果说有变化,也是越来越凌厉和突出。比较2000年她在 DG 录制的 J.S. Bach: Toccata, Partita, English Suite 2/ Martha Argerich (豆瓣) 和2008年 Verbier 音乐节上的现场演奏,就可以看出。
虽然我不太喜欢从诠释者的生平和性别来分析艺术价值,但阿格里奇确实可以从这个方向来说。相比于很多「温吞水」的女钢琴演奏家,如内田光子,Ingrid Haebler,Rosalyn Tureck,Angela Hewitt……阿格里奇的强烈个性已经很吸引眼球了,再加上她似乎完全没有因为情感生活而变得生命力减弱,反而更强——相反,很多女作家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我尤其喜欢这种能「榨取」男人能量的女人。
说阿格里奇「榨取男人」似乎挺恰当。拿她和阿巴多合作时期来说,她们连出了好几张优秀的唱片。结果,我看阿巴多晚年再和其他人合作同样的作品(《普罗科菲耶夫:第三钢琴协奏曲》、《肖邦:第一钢琴协奏曲》、《李斯特:第一钢琴协奏曲》),就没再能超越当年的了。阿格里奇自己却是越跑越远,而阿巴多似乎只能通过王羽佳寻找当年阿格里奇的影子了。
对这样有个性也有能力的钢琴家,我反正是没有抵抗力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