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9-5-29 21:13: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大的体验就是,人在年轻的时候啊,喜欢什么就去做吧。
我是从三四岁就学琴,跟着省里最好的老师,一直被当成专业生培养。初中那段时间家里发生一些变化,没人管了也就不太上课了。但是一直自己练。
高中学了理科,我是属于那种,怎么讲,有点小聪明但是不勤奋的人。老师总觉得我有学习潜力,再加上我爹觉得学艺术说明成绩不好......就考了文化。
我还记得高考前去拜访我的钢琴老师。弹给他看之后,他很严肃地问我,还能不能改填志愿考艺术?
泪目啊。
不过我倒也不后悔考了文化,毕竟大学同学的氛围非常好,素质非常高。
但是呢,我在进大学一个月之后,就默默地潜入了艺术学院。
开始了我本学院混世魔王,艺术学院超级学霸的生活。
我还记得大一大二的时候,我逃掉本学院几乎所有可以逃的课。一有空就往琴房钻。
有些不可以逃的课还是占时间。为了保证每天的练琴时间,我的午饭晚饭经常是一瓶酸奶一个面包,在课室到琴房的路上解决。
遇上没有课的日子,在琴房一待就是一天。
回想起来,真喜欢那时候的自己啊。
但是一个人瞎弹没有进步。在朋友的介绍下,我厚着脸皮摸到课室,请一位艺术学院的通选课老师帮我看看。
我真的非常幸运,这位老师非常无私且爱才。看过我弹之后觉得很不错,常常联系我,无偿地给我指点,并且把我推荐给专业课老师。
现在相处久了,常常开玩笑说她是我二姨。
一开始家里也并不支持我转专业,所以弹琴昂贵的学费也不知道怎么问家里要。
好在我在外面琴行找到工作带课。最开始的时候,上一节课我拿四十块钱。
那时候觉得也很好啊,我给别人上十几节课的工资,就可以让老师给我上一节课。
后来——
在艺术学院越混越熟,给很多器乐弹伴奏,得到了各位老师的认可和好评。别人觉得弹伴奏是苦差,我拿到伴奏谱是乐颠颠的。
琴行带课的成绩逐渐显露,从琴行最低级的小老师,变成了最多学生指定要的老师。
去旁听艺术学院的其他课程,不做一个只会弹琴不懂音乐的匠人。
爸妈也逐渐看好这一行,松口说我如果研究生想读钢琴,他们也可以支持。
弹给国内名校的老师看,被评价说,至少不比一半的专业学生差。
看到楼上很多小伙伴说学校琴房不让进的问题。我们学校最开始还挺宽松,后来也是管得很紧,那个琴管每次看到我就一副死了妈的表情,阴阳怪气地不给我练。
后来二姨给单簧管老师(我经常给他弹伴奏)一说,他领着我在学院逛了一圈,集齐了所有领导的签字,拍在琴管面前。
琴管酸酸地说,「那我们琴房空的时候你可以来。」
我们老师说,「不,她想什么时候来就什么时候来。」
不知道的可能以为我有什么过硬的关系和后台,其实都靠弹。
我也无比地感激遇到的这些老师,让我真实地感受到,只要有能力肯努力,世界到处都是善意。
故事的结局是,大四如愿申请到国外的音乐学院,马上就要正式开始音乐学院的生活了。
二姨常常叹息,说我太可惜了,如果初中高中一直坚持学习,早早走专业路线,现在可能已经非常棒了。
不过晚一点又怎样呢,总比放弃好吧。
达不到顶尖水准,总比慢慢遗忘好吧。
写这个答案,经历特殊,毕竟对大多数人没有参考价值。
但是对于自己,是一个提醒。最近假期放得太松,练琴松懈。要提醒自己,付出过怎样的努力,遇到过多大的幸运,才走到这条道路上。
要坚定地走下去。
.....................传说中的分割线.....................
啊!真的完全没想到会有这么多赞!(毕竟按我以往的经验只有抖机灵和爆照才有)
非常感谢大家的鼓励,不过要补充一下。
其实我通篇没有「热爱」两个字。可能是理科生的原因,我不是很喜欢谈情怀,而且自认也没有达到痴狂的程度,惭愧惭愧。
所以我觉得这不是一个「热爱的事情终会成功」的鸡汤故事,而是「喜欢就去做并且坚持,就一定能进步」的小栗子。
毕竟十几岁的钢琴天才都那么多,我在这个行业里面也达不到顶尖,遑论成名成家。
但是对于我来说,一直在进步就好了。
可能前文的描述让大家觉得我很刻苦,但是身处其中完全不觉得。因为在为自己喜欢的事情努力的时候,是不会觉得在吃苦的。
其实,最美好的那一段就是目标还没确定,不知道走不走这条路的时候,「我也不知道我练琴有什么用但是我就是要练啊」那种心态。
相信你们也会有这种感受。
看到评论区很多盆友说受到鼓励要坚持自己的兴趣爱好,非常开心。
可能你跟我一样,能够最终以爱好为专业;也可能由于种种原因不能达到,但没有关系。
还是上面这句话,一直在进步就好了。
么么哒。
…………………………分割线…………………………
乐器教学的高效新方法—爱上学音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