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新帖

中国还有没有比郎朗李云迪更厉害的钢琴家?

[复制链接]

1377

主题

2904

帖子

5657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657
发表于 2019-5-30 07:47:36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郎朗、云迪是国内(现在和以前)的最高水平了么?
打赏鼓励一下!

0

主题

321

帖子

3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5
发表于 2019-5-30 07:47:50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时候可以不再把成名曲弹断片的钢琴家和郎朗并列讨论了! 干脆把我在其他问题下的回答贴过来吧
国人不太能接受郎朗是当今世界上最好的钢琴家(之一)这一事实,总是想举出这个或者那个钢琴家来力压郎朗,否则不舒服。 想知道郎朗在国际上的地位,需要1. 知道他在干什么;2. 需要知道在国际乐坛,哪些活动是非常重要的,哪些音乐会和演出是有特殊意义,能参加,甚至被提名就是地位和实力的证明。 比 如,2012年,英国留声机杂志搞了一个Hall of Fame  评比,由权威的专业人士给出有唱片以来,古典音乐各个领域的大师级人物列表,再由乐迷评选出50位最伟大的音乐家(包括指挥,钢琴,小提琴,歌唱家等等, 共50位)。由于有钢琴家兼指挥的现象,还有人这两项都上榜了,最终选出了11位钢琴家,郎朗上榜,很多人拿来力压郎朗的阿格里奇上榜,但基辛没有上榜, 骑马尔曼没有上榜。除郎朗外,最年轻的是1947年出生的普莱亚。 2013年,除去已上榜的50人后,再度评选出50人,补齐了100人,基辛在2013年的评选中上榜,骑马尔曼依然没有上榜。 至于题主提到的其他人,这么说吧,郎朗是候选人中唯一一个中国人。 这个评选算不算从一个侧面回答了题主的问题? Gramophone Hall of Fame
还 是2012年,这年是维也纳金色大厅200周年,维也纳金色大厅特意准备了充足的资金,以相同的出场费邀请世界上所有最伟大的独奏家,最伟大的乐团来开音 乐会。每个人都很满意,除了郎朗的经纪人开出天价出场费,金厅无法承受。最后,德国拜仁州政府出钱,郎朗和慕尼黑爱乐合作了一场音乐会。 最后,金厅200周年庆典的纪念刊,还特邀郎朗作为封面人物。
2013年4月10日,RCO和荷兰皇家音乐厅125周年庆典音乐会,郎朗应邀参加。
2013年,郎朗和BPO合作录制普三/巴二唱片,并发行了《The Highest level》纪录片,在该纪录片中,西蒙拉特和BPO的乐手们各种盛赞郎朗。2013年年底,郎朗参加了BPO的新年音乐会,演奏普三。
至于连续登台格莱美演出,联合国和平使者之类的,肯定有人会说这和音乐无关。但是,一个钢琴家,如果音乐不是非常好,凭什么得到这些荣誉和机会呢?否认这些的,是想说登台格莱美演出很容易?还是说全球只有13个人的联合国和平使者很容易拿到?
以上都是一些侧面证据,下面提供一些直观的东西,基本上是从微博上的爱乐者那里借鉴来的。对于真的乐迷来说,应该更能说明问题: 1. 郎朗是极少数钢琴家能在贝一第一乐章右手用八度滑音glissando完成,完全按原谱演奏,连阿姐、基辛、伯恩斯坦都没有这样做,而是双手单音下来,漏掉低音G。郎朗真了不起,也是非常尊重原谱的。 看一下郎朗06年与巴广、扬颂斯大师合作的这场经典的贝一 郎朗 杨松斯 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 ——贝多芬第一钢琴协奏曲 更具体的定位,可以看2013年坦格尔伍德音乐节视频,波士顿交响乐团官方发布的贝一片段,特别截取了郎朗的单手八度滑音,大部分人都是双手完成的,能够单手做到的很少,郎朗的小指无敌。1分44秒处 2013Tanglewood音乐节 郎朗
2.  另一位专业的古典音乐家的发言:在看郎朗和Paavo  Jarvi在12年9月巴黎的Prokofiev第三协奏曲,...指挥第三乐章甚至犯了一个严重低级错误,完全忘了给乐团指示,让郎朗即兴了整整一小节 四拍后才想起来。反而郎朗却发挥得很稳健,出现任何情况他都没有受影响。临场反应那个快啊。如果他那一小节直接就下去了,那不完蛋了!!?那得错开多少, 乐团如何才能追回来啊 2012巴黎管弦乐团开季音乐会 郎朗 帕沃贾维——《普罗科菲耶夫第三钢琴协奏曲》
3.  这段视频是乐迷截取自郎朗的维也纳live,返场曲肖邦的《英雄》:著名八度的头两小节(以及中间右手不弹旋律的两小节),很多人是用双手完成的 -  从谱面音符来讲这并没有错;但单手弹却能使所有的八度听起来更均匀一致,在音乐上更连贯,当然技术难度也相应更大。郎朗正是全用左手  而且很轻松自然,一气呵成 一分钟告诉你郎朗为何被惊为天人 有粉丝总结:郎总太帅了有木有啊!所以“看”他弹琴总是特别显轻松有木有啊!连乐评都说,别人起高潮(很吃力)的地方他顺溜过太可惜了有木有啊。——也因此,会有自认为高深的国内的古典粉丝评价郎朗的技术不是最顶级!
4. 07年北京音乐节,郎朗在一个月内要和四家不同乐团合作十首经典钢琴协奏曲,已经是音乐界一大亮点,值得浓墨重笔的写入音乐史。但是,与发生在这次音乐节的临场改曲目一事相比,这个盛举又相形逊色了很多。 事 情是这样的:按音乐节安排,郎朗要演奏的第七支协奏曲是莫扎特的24号协奏曲。但是,不知是音乐会组织者通知的问题,还是郎朗自己搞错了,郎朗以为演出的 是莫扎特17号协奏曲。在演出当天,郎朗才从罗马飞来北京,由于飞机晚点很多,等他赶到音乐厅,准备与乐队合练时,离音乐会开始只有两三个小时了。 郎 朗根本没准备24号协奏曲,也没带24号协奏曲的谱子,而合作的德国班格尼乐团只带了这首曲子的总谱,所以没办法改。24号作品讨厌的是,第二乐章的华 彩,莫扎特没有谱的,要指挥和钢琴演奏自己定。不到一小时时间。郎朗飞速回忆莫扎特24号作品并自己编了第二章所有华彩。演出非常成功,郎朗非同寻常兴 奋,指挥和郎朗拥抱后,微微退后鞠躬。
对郎朗的音乐的风格是否喜欢,多少有些见仁见智。但以上几个侧面证明,以及正面几个实例,应该很可以直接说明郎朗的实力,水平了吧。想要拿其他人和郎朗相比,也必须从正面以及侧面,都出具同等档次的证据才行。
(以下2017-5-11补充)
见到有人反对我这个回答,称:
觉得郎朗最好的要么是鉴赏能力不够,要么是认识的人太少,再就是别有用心。并且,之前就说过,古典音乐家的演奏好不好和他知名度,票价,票房,影响力都无关。
并且认为我在这里举得例子“很业余,漏洞百出”。
我仔细想了想,虽然不清楚人家心目中,到底什么样的例子不业余,也不清楚人家心目中,除了他以及其他不喜欢郎朗的人以外,什么样的人才能称得上“有鉴赏能力”,“认识的人不少”,不是“别有用心”,但我还是可以尽可能增加一些公认的,“有鉴赏力的专业人士”的点评来做证据。当然,这也不能阻拦人家坚持认为自己鉴赏力最高,最专业不业余。
还有人因为我列举了很多证明郎朗非常非常棒,在国际上取得的成绩,受到的推崇的例子,而认为我在打压其他人,这让我非常不解。郎朗的成绩又不是虚假的,没有在国内大肆宣传也就罢了,凭什么还必须藏着掖着,不让大家知道了?
对于这种人/这种观点,我觉得还是提供更多的郎朗的成绩证据比较好。
补充例子1:
2010年8月BBC音乐杂志用22页的篇幅的制作了一个专题,邀请了当今100位活跃在舞台上的钢琴家选出他们心中的最伟大同行,前提是每个人有三票,而且这些钢琴家必须是要有录音传世的。然后杂志刊载了全部的投票结果,并对前20位进行撰文介绍,在每篇最后还附上一句钢琴家本人的话,以及一张所谓的必备唱片。 郎朗也参加了这个活动,作为100名钢琴家的一员投下了自己的三票(郎朗的三票给了霍洛维兹,鲁宾斯坦,古尔德)。而更为可贵的是,时年刚满28岁的他也获得了投给自己的宝贵的一票
考虑到得票最高的前20名,只有5位在世,而且第18、19、20名均只得四票,而且还有很多活跃在舞台上的,非常优秀(至少在很多国人眼里比郎总优秀)又比郎朗年长的钢琴家没有得票。因此,至少在我看来,年轻的郎朗获得的这一票,十分说明问题。 有兴趣仔细查看具体投票情况的朋友,可参考:[转]BBC 邀请钢琴家票选的20世纪20位钢琴家
都心目中最伟大的同行的前三名了, Lara Omeroglu 会认可“在世界范围内,目前郎朗连“最好的之一”都不是 ”这种说法吗
例子2:
也许有人会质疑说,投票给郎朗的钢琴家Lara Omeroglu 太年轻,和自己比起来,缺乏足够的见识和鉴赏力。所以,我必须再举出一个年纪够大,见识过的钢琴家足够多的音乐家来才行。为避免更多质疑,还最好是有明确出处的,人家的确曾经表示过类似郎总是最棒的钢琴家的,又和郎总没什么直接关系,避免说老师偏心学生之类的才可以。好在就我所知的,盛赞郎总的例子太多,脑子里一筛,居然真找到一个:
当然,认可这个例子的前提,是必须认可70岁的VPO声部首席有鉴赏能力、见识过的钢琴家够多、和郎朗也没什么利益关系,不存在别有用心的可能性。
(毕竟,我真的见到过资深乐迷/专业乐迷/专业学生因为人家对郎朗的推崇,而指责VPO声部首席音乐素养不高,但我私心认为,人家的音乐素养和见解,怎么也比咱知乎上的钢琴权威强太多了吧)
出处:前天晚上请维也纳爱乐某声部首席夫妇演完吃... 来自林焜鹏 避免刷屏,内容图片就不贴了,摘抄与郎朗有关部分如下:
问他觉得当代谁弹的好。。。。两夫妇都赞郎朗。。。真是大赞的赞。。。说他们没听郎朗的贝多芬,但是其他的弹的真是非常非常好。。。虽然乐评说这说那,但是他们觉得郎朗真是弹得非常好,并说现在好的钢琴家真是难找啊!!让他稍作推荐,他想了想,说了几个包括齐默尔曼、索科洛夫,死了的,提到古尔达。说他有古尔达的贝多芬钢奏放在硬盘里。。。FLAC格式的。。。
(为方便阅读,将很多空格替换为标点符号,并更正了郎朗的名字)
从这段记录来看,在70多岁的VPO声部首席心目中,郎朗就是当代最好的钢琴家,没有之一。我为什么不相信他,而要相信国内网络上的键盘侠呢?
例子3:
马友友大师应该也和郎总没什么利益关系,不存在别有用心的可能性吧?他见识过,合作过的优秀钢琴家也不少了吧?
2013Tanglewood音乐节郎朗马友友花絮以马友友大师称赞郎总时的用词,以及激动的语气,我很难相信他会认可“ 在世界范围内,目前他连“最好的之一”都不是 ”这种说法的。

例子4,
古乐之父,也是莫扎特权威的哈农库特大师于去年3月6日去世了。去世前,郎朗曾与他合作过音乐会,和录制了《莫扎特》唱片,在奥地利的销量达到了白金唱片级别。 2009年卡内基开季音乐会,哈农库特带领维也纳爱乐与郎朗合作贝一,哈老点名要求郎朗担任独奏,又是一场里程碑式的演出。2009年卡内基开季音乐会,哈农库特带领维也... 来自盖茨比咏叹调 根据下面这篇报道,哈农库特大师第一次与郎朗见面,是他在彩排前想与郎朗谈谈,就是一下子花了三个小时,(根据两人的描述,那应该是2005年的事情 )。
报道中,哈农库特大师称:
在郎朗这儿我意识到,终于又出现一个伟大的人了。古尔达去世后,我总觉得和钢琴家有点问题。
我在他这儿找到了一个伙伴。他因为在钢琴上无所不能而知名,还可以演奏严肃音乐和娱乐音乐。他应该只差用手走路了。在我们合作的莫扎特里,我已经学会欣赏他的严肃态度了。
当然,如果咱们网上的键盘侠们坚持认为,80多岁的哈农库特大师是因为鉴赏力不够,认识的人太少,或者别有用心才这么推崇郎朗,那我也无话可说。大师也不能为此从坟墓里爬出来跟他们/她们理论,不是吗?
不喜欢郎朗的人很多,但非要给喜欢郎朗的人扣上“鉴赏力不够”,“认识的人太少”,“别有用心”的帽子的话,我怎么觉得这种人才是真的鉴赏力不够、自以为是且别有用心呢?
(2017-5-12补充)
没错,我这里就是在怼知乎上钢琴话题的优秀回答者,Fazioli先生:就我所知,所有已经走上了神坛的,无论在世还是去世的伟大的钢琴家,甚至可以说所有走上神坛的器乐演奏家,指挥家,都不是100%让所有人喜欢。但我们能因此说,那些觉得伟大艺术家是最好的要么是鉴赏能力不够,要么是认识的人太少,再就是别有用心吗?
同样的道理,为什么放到郎朗身上就不适用了呢?
没有人能100%让所有人喜欢,虽然古乐运动发起引领者哈农库特大师认为郎朗在工作和音乐处理上很严肃,至少表示了欣赏郎朗与自己合作时的严肃态度,我依然认可Fazioli先生有权认为郎朗不够严肃。毕竟大家对是否严肃的衡量标准,衡量方法和判断角度可能完全不同。
从上下文可知,哈农库特认为的严肃,只是指态度,也就是只要郎朗是认真思考,认真聆听,认真交流的,那就是严肃的;而其他人(并不特指fazioli先生)可能认为,如果表情不是严肃的,体态不是正襟危坐的,绝不能称为严肃,何况平时总是笑嘻嘻的郎朗,那就肯定不是一个严肃的人了。
当然,如果Fazioli先生能给出为什么自己认为郎朗,或者其他被自己评判的对象,不够严肃的理由,那就更好了。这样才有助于沟通交流,也方便旁观者采纳。也许,我也会认同:以你这个观点和角度,郎朗的确不严肃
毕竟,一个是身为古乐运动发起引领者的哈农库特大师,在跟郎朗有直接合作后的表态;另一个是多半没有直接接触过郎朗,至少没有跟他一同工作的人。二人对郎朗工作(对待音乐)是否严肃的观点不同,到底哪一个更可信呢?那么,Fazioli先生希望让大家采纳他的观点,而不是哈农库特大师的观点,是不是要给出充分的证据,来支持自己呢?
我不知道在Fazioli先生心目中,郎朗的老师之一,格拉夫曼大师是不是一个要么是鉴赏能力不够,要么是认识的人太少,再就是别有用心的人。毕竟,他曾经当众说过,郎朗是当今弹得最好的两三个人之一,只不过他最出名。我不想否认Fazioli先生,但无论如何,以格拉夫曼大师的名望,见识,以及年纪,我还是觉得他的话更加可信,无论Fazioli先生会给格拉夫曼大师贴什么标签。
同样,无论Fazioli先生会给马友友大师,西蒙拉特大师,巴伦博伊姆大师,艾森巴赫大师,VPO声部首席以及VPO乐团首席等人贴什么标签,我还是觉得他们的话更可信
而且,我从没说过“郎朗宇宙第一的”这种话,我始终说的是“郎朗是当今世界上最好的钢琴家(之一)”,也说过“对郎朗的音乐的风格是否喜欢,多少有些见仁见智”。如果这种表达就是宇宙第一的话,那根据格拉夫曼大师的话,当今活着的宇宙第一就有两三个,去世的更是一大把。如果Fazioli坚持用“宇宙第一”来表示“当今最好的(之一)”的意思,我也无话可说,只能拜托您在采用如此有个人风格的表述时稍微注释一下,避免引起歧义和误解。
没错,不仅仅是Fazioli,无论是谁,都有权不喜欢郎朗,也有权表达为什么不喜欢郎朗。如果他/她能举出有说服力的例子,讲清楚为什么不喜欢郎朗,以及有很多权威观点也支持自己,当然更好。即使没有这些证据,也没法说清为什么,公共网络上,也是每个人都有正当表达自己观点的权利。也就是无论是谁,都有权说自己不喜欢郎朗,无论是觉得郎朗没深度,还是觉得郎朗不够严肃,还是觉得太商业化,还是就是觉得他弹得不够好,甚至觉得他技术不够好......都没有问题。
但是,每个人在发表自己的观点的同时,也必须要接受:别人有权对自己观点提出反对和质疑。
一边说着“喜欢一个并不需要把另一个踩在脚下,一味的捧自己喜欢的也是很幼稚的行为 ”;一边只是根据自己喜好,没有给出任何判断依据和参考资料,就断言“郎朗的这种弹法目前连“最好的之一”都不是 ”,顺便给反对自己观点(在这里是喜欢郎朗,公开称赞郎朗是当今世界上最好,至少之一)的人贴上“要么是鉴赏能力不够,要么是认识的人太少,再就是别有用心 ”的标签。这双标简直不要太难看。
试问Fazioli先生:不喜欢一个人,就必须毫无道理、没有任何依据把喜欢他的人踩在脚下吗(给喜欢他的人毫无道理地贴标签)
不喜欢一个人,不赞同他的支持者和喜爱者,反对他们/她们传播的声音,难道不应该摆事实,讲道理,逻辑清晰,论据充分地进行探讨,或者驳斥和批判吗?
没错。我就是要怼Fazioli先生这种完全以自己喜好作为最高判断标准,并强行贴标签否定反方发言权的行为。你觉得我给出的例子“很业余,漏洞百出”,那就正好可以展示你的专业,逻辑完善的判断的依据了,为什么没有看到呢?Fazioli先生有没有发现,你自己的发言主要内容,把郎朗的名字替换成任何一个钢琴家,都没有问题呢。
Fazioli先生的这句话说的很好“ 有兴趣可以自己多听,多学,多去了解,而不是在这个粉和黑遍布的地方寻找答案 ”,也希望Fazioli先生能够言行一致,对着衡量一下自己的行为。
至于反对列出郎朗的成绩和收到的盛赞的,你们到底是有多心虚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23

帖子

24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47
发表于 2019-5-30 07:48:0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里有一个中国古典音乐钢琴家的wiki合集,很不全,可以大概看看
Category:Chinese classical pianists



=========以下为草稿,未完成,等我有空了慢慢填坑。。。============

首先需要定义一下什么是“中国”,什么是“厉害”吧。

关于“中国”
我暂且定义得宽泛一点,把“出生在中国”“拥有中国血统”的也包含其中吧...


关于“厉害”

    如果是指:影响力
    就要分为国内和国际,以及根据年代综合考虑了。我们暂且把颜值、八卦等抛开不说。

国内的影响力。
那么应该是指曝光率、演出量、合作方、唱片量、受众面、音乐会/唱片收入等综合考虑了。
显然郎朗和李云迪是在国内最具有影响力的中国钢琴家。

国际的影响力。
首先可以确定的是:在过去、现在和未来可预测的数年内,郎朗的影响力(至少是正面影响力)大于李云迪(不止一点。)

    如果是指:演奏水平

我在这里暂定评价的参考标准为:
    曲目范围、曲目难度 荣誉 现场/录音效果(技术) 业内(专业人士/杂志及乐评人)评价
当然最重要的是技术了

傅聪(34):英籍。55肖赛季军及最佳马祖卡,最擅长肖邦、莫扎特。可惜的是现在年纪大了,弹的肖邦完全听不出肖邦味了。。。(这不因身体原因,今年的音乐会也取消了,sigh...)
朱晓玫(49):法籍。最擅长巴赫。录音效果远好于现场。国内被吹上了天,再继续下去就要成文艺版李云迪了。
陈萨(79):得奖也是不少,不过质量么不能和郎总比。。。被云粉黑惨了,演出还不少。
郎朗(82):曲目范围广,曲目的完成度很高,活动、荣誉都很多,更是广受国际认可。如果说当代的中国钢琴家只有一个代表,那么非他莫属了。
李云迪(82):15年前的肖赛冠军,当时水平惊艳世界。而今但从技术上讲,在“职业钢琴家”中算听不出“专业素质”的。曲目范围打不开,错误率奇高,节奏轻重各种混乱,车祸不断,业内恶评如潮,也就靠粉丝捧了。
王羽佳(87):柯蒂斯毕业,作为一个妹子把拉赫弹得那么好相当不容易,不过合作的团算不上顶级。人缘应该也是蛮好,也是个话题人物啊。
张昊辰(90):好吧这是我想找一个90后代表第一个想到的人,然而我并没有听过他所以仅为观察所得结论...12年柯蒂斯毕业,音乐会数量不少,评价貌似不错,吸引不少妹子粉。前景有待观望,相信还是很光明的~


孔祥东、沈文裕、鲍释贤、盛原(他还是图奶奶的学生呢orz)等等等等就不多说了。
沈文裕还是火过一阵子的,然而感觉还是扶不起来了。
鲍释贤我比较欣赏但是了解不多,主要是人人网上听过他的视频,据朋友圈消息,真人技术还是很不错的。
邹翔是茱莉亚从本到博,12年在国内巡演利盖蒂全套钢琴练习曲的音乐会,据说技术相当不错,当时小轰动了一下。

还有朽神提到的:
李名强,刘诗昆,顾圣婴,吴乐懿,殷承宗,陈必先、宋思衡。。。
这个坑有点大。。。我想请朽神帮我作答了T.T


本人小白一枚,听了这么多年也没听过多少东西。发表一下自己拙劣的见解,还望各位大大轻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18

帖子

22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27
发表于 2019-5-30 07:48:49 | 显示全部楼层
05.11 小更新
有人问什么是有深度的音乐,或者为什么说有些钢琴家就是有深度,有些钢琴家没有。
这个问题很难回答,但是不妨评论几句。以下为个人观点,稍稍展开。
所谓深度,指的是思想。就如同有些人每天思考的是中晚餐吃什么,而有的人每天思考的是人生的意义。两者绝对没有孰高孰低。在音乐上也是,音乐也有思考,反映在声音上,而非语言,所以说更难为人所理解,它赋予了思维更大的抽象性,想象空间和美感,然而却留下了很多难以给予决断的空间,这就是音乐的深度,它也更难为大众所消化和欣赏。那么并没有接受过特别专业训练的大众看到的音乐会,到底在听什么,看什么呢?很遗憾的是,大部分也许只能看到表象。因为音乐的抽象性,它比文字所组成的文章更难阅读和理解。
什么是表象?最基本的,动作。比如郎朗就是,他很出名的拉三表情包,因为很多人看不懂,所以才会去看表情。你把声音关掉,他的弹奏一样是一场“表演”。然而郎朗的动作固然夸张,和音乐所要呈现的内容是否有关联?很多时候是很有关联的,他可以说是半个演员了,他的动作和音乐的本质是紧密结合的,这也是人家厉害的地方,你让一个不那么专业的去弹,未必会有一样的效果。只不过,郎朗表演有时候已经违背的音乐的的目的了,因为音乐和表演虽然非常相关,但是表达方式是不同的,音乐是声音,是通过声音传递内容的,和动作可以说毫无关系,而表演本身,则是通过动作来传递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演员的自我修养是一本每一个钢琴家都需要认真阅读的书,同样作为瞬间艺术,他的哲学思想对我有很大的启发。
还有什么是表象?技术,或是大众理解的技术。大众理解的技术其实只是技术的很小一种,就是跑动。如果认为郎桑弹一个快速跑动的练习曲由此来判断他技术的好坏是很狭隘的,如果肖邦,李斯特也是这么认为技术的话,那么他们就不会写出如肖练op 10/3 这种慢速的练习曲了,还有斯科里亚宾也是,我更愿意把练习曲叫做练声曲。因为技术是如何把想要的声音内容,通过你的身体表达给观众的工具,这个,和快慢,准确性毫无关系。评论里有一个朋友提到的王羽佳的深度,我不可能有这个资格讲,王羽佳是一个没有深度的钢琴家,这是错误的。但是王羽佳的肖邦声音很美,这个是技术好的一种,同样kissin的勃拉姆斯也是,他们有能力传达想象中的声音,这是非常过硬的技术。再细节一点,我来讲讲技术里的一环,voicing,那就是当你弹一个和弦,一个技术非常好的钢琴家可以很好的掌握不同语境下的比例:top到多一点,声音sharp,明亮,清脆,中低声部给一个浑厚一点的回音,或是中声部明显一点,点出counterpoint,通常这种时候是处在小调和大调的对比段落,而高声部没有那么明显,力量从手腕/手臂走,就会给出一个模糊一点的声音,这就会跟突出高声部完全不同的效果,不同的意思。能够跟武林高手一般真气随意流走,决定钢琴家操控声音非常轻松,这才是真的技术,然而这需要非常高的专业素养才能听出来,这跟速度和准确性也毫无关系,而这些还不能代表深度。


我所提到的钢琴家,都是一些有深度的钢琴家,这个的前提就是他们已经的综合技术不仅炉火纯青,他们还有他们的思想。打个比方大家熟知的月光奏鸣曲。就像有些钢琴家感受到了Ludwig Rellstab所给出的意境,他们决定向着哪个方向,探索fantasy,探索贝多芬心中的幻想,而有些钢琴家非常的严谨,一遍遍的对比之后觉得这个奏鸣曲的开头实际上应该和一个巴赫的前奏曲一样的严谨,严肃,那么这个时候这两个钢琴家所表达的月光奏鸣曲是完全不同的,从声音效果,分句,踏板,都是不一样的。而那些有深度的钢琴家会得出一套自己的理解,然后用他们的技术去表达内容,从而让观众也能够相信他的想法,哪怕他们是不认同他的观点的,都能够在他的音乐中享受,这才是一个成熟钢琴家的体现。说的这些其实都是梗概中的梗概,到了实践,就会有更多的变化了。


最后回到这个问题的主人公,郎桑,郎桑有深度吗?不可能完全没有,只是还是不够深,我也说了,这些东西从巴伦勃依姆的那次大师课上其实是体现的出来的。到什么程度才算深呢?套用我老师的的一句话:Dont ask me, talk to Chopin/ Brahms/ Beethoven, they will tell you. 而我这么评价郎桑,实际上是一种路人评论电冰箱的评论,我也许可以讲一些我认为的好坏,但我是不能制冷的,我的水平远远达不到郎桑的。
—————————————————————————————————————
————————————————————————————————————————






瞎逛的时候看到这个。想回答一下。郎朗是在进步的。这是毋庸置疑,他的一些成名的曲目,柴一,拉三到李斯特是非常不错的。有没有瑕疵呢?这个肯定是有的,不是完美。朗朗进步的地方应该是曲目量的扩展,和去挑战一些自己不那么擅长的作曲家,就这一点,要比某前肖邦得主强多了,17年了还在那里肖邦,并且越弹越差。印象中朗朗一场在金色大厅开的全贝多芬奏鸣曲,那一场印象很深,第一次摆脱了单纯炫技。而且近年朗桑室内乐的比重加大,非常符合当代趋势,是在潮流里面的钢琴家。某娱乐明星早就不知道古典音乐的世界是怎么在转了,真是恨铁不成钢。
然而,个人观点是朗桑的肖邦,勃拉姆斯之类的,都不是特别好,他在和巴伦勃依姆上课的时候也很明显暴露了很多缺陷,还有他的手,他那样弹了很多年,想来对他来讲没什么问题,能够完成所有的动作,只是按理论来讲,他的触键不是百分百完美的(可自行对比鲁宾斯坦,米开朗杰里,zimmerman,王羽佳,阿格里奇etc太多了,他的3-5指区域的手掌,是呈塌陷状,这个不是特别好)。
还有就是音乐深度,他和yuja很多时候我觉得算一个路子,技巧确实很好,但是在国外朗桑的争议性很大,很多人否认他是一个好的音乐家,只是弹琴匠,要想摆脱这种印象,都是要拿出改变来的。炫技对业余大众可以很惊艳,但是我们现在最头疼就是去听所谓的炫技钢琴家的音乐会,头疼。上周刚刚在进行2017年的鲁宾斯坦钢琴比赛,大家技术都很好,但是音乐深度不够,音乐性不强只是靠技术去遮盖的,不如所料,第一轮就被刷掉了。朗桑没怎么参加过这种类型的比赛,他不是靠比赛出名的,而是靠演出,所以他的反应来自观众,不是评委。他自己当然意识到了这一点,这两年曲目变化也是这个原因,但我更希望他可以消失一年去练琴,因为像yujia一样那么频繁的演出对演奏本身帮助会非常大,但是会没什么时间真的坐下来练琴。
撤回来,中国的钢琴家里,希望大家去关注一个人,haocheng zhang(我的妈呀,他名字怎么写我还真是不知道)。09克莱本金奖,这个奖分量太大了,完全没有被荣誉所迷惑,老老实实回去继续念书,读书,为了弹schumann真的去看了eta hoffman的很多书,回到中国的音乐会不多,前一阵子发了第一章唱片,非常非常非常优秀,从声音,到想法,很独特,是一种修炼的结晶。按照他现在这个路子走下去,我个人觉得他以后会是一个如同傅聪,殷承宗甚至超越他们的宗师。
在举例几个值得关注的钢琴家:
娱乐明星的师妹,肖邦第四名,陈萨,现在不知道爆娱乐明星几条街,但昭义偏心的结果到最后是这样的,也是太戏剧化了。陈萨在英国皇室都有一席之位。
一个厦门旅美的钢琴家,吴迪,在克莱本崭露头角,和张浩辰一样进了决赛,那一届,我觉得差距没有那么大,大家水平很近。吴迪基本功看起来非常扎实,最让我惊艳的其实是室内乐那一轮,包括最后的协奏曲,记得好像是拉三。
朱晓玫,某央院教授之前在北京听了朱晓玫,大放厥词,说她是政治产物,本是一般,技术差,驾驭不了其成名曲哥德堡变奏。我也是不得不说,中国的音乐鉴赏能力靠这帮人在引领,也真是厉害了。我很想问他一句,你听的懂么?还是就是哗众取宠。哥德堡变奏,上网可以找到。
zhang zuo(这个我也是不知道怎么写)伊丽莎白好像倒在了第二轮,听过她的贝多芬,非常好,现在在弄室内乐,和张浩辰一批的,在美国也是小有名气了。
最后说一些外籍华裔。这批人,才是古典音乐圈真的精英,因为作为外国人到美国,欧洲打拼要比他们困难很多,人家天生的条件,资源就是比我们好太多了。
Geroge li不解释了,不知道的,搜一下15年柴可夫斯基,想看炫技的,去看他的狂二。我自己在练肖邦第二奏鸣曲的时候据说他在北京开了一场,弹了这个,非常吓人,我还不知道现场怎么样。
eric lu,美国肖邦首奖,国际肖邦第四,上周鲁宾斯坦在比。我算是认识他,知道一些他的学习和成长,很诗意,才19岁,之后前途不可限量,他的肖邦和莫扎特很好,普罗没有那么强,但是很不错了。
xiaoyu liu,在加拿大混的,上周新开发的钢琴家,鲁宾斯坦finalist,惊艳到了,大家可以去听听鲁宾斯坦第二轮的session 13,waldstein非常非常的优秀,音乐性,情感高潮可以引导观众去完成,这个很厉害,尤其是在第三乐章coda之前,是靠铺垫了整整两个半乐章所达到的对比,在演出情况下精确的完成这样的对比的,感情堆积,这一定是之前演奏了无数遍,计算的非常精准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54

帖子

26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60
发表于 2019-5-30 07:49:11 | 显示全部楼层
郎朗的问题不在于他能不能弹好,而是他愿不愿意弹好,他是有可以弹得很好又很深的能力的,但是目前看来他现阶段还不愿意完全放弃这种取悦观众的弹法。

他夸张的音乐配合动作能更容易把不是那么了解的人带到音乐里,再加上天时地利人和,让他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钢琴家,没有之一。我遇到很多德国人欧洲钢琴家一个都叫不上来,但是知道郎朗。

同时郎朗也是世界上收入最高的古典音乐家,没有之一,一般人是演一场多少钱,而郎朗的报酬是按票房百分比算的,他的票价也往往比一些大师还贵,并且他代言的东西可能比其他钢琴家加起来还多。

那些年纪轻轻就弹得非常有深度的人,在现在基本都不是最出名的一线商演钢琴家。

每个人喜欢的东西不一样,选择的东西不一样,有人愿意混娱乐圈,有人愿意研究美食汽车,有人愿意用做作的音乐和动作吸引观众,有人愿意用性感的着装吸引观众,有人(一定程度上)靠颜值吸引观众。也有人愿意把名利放在一边,静下心研究音乐深层的东西。选择不同罢了,没什么好争的,并且论智商,论能力,论知识量,论音乐功底,这些人大多也是远超绝大多数知乎er的。

那些指责这个音乐家不务正业,那个音乐家混娱乐圈的,当这些网友有他们的知名度的时候,你猜这些网友是选择平均每天练六个小时琴,然后拼死拼活开一场独奏得到五位数,还是去参加个综艺弹个三五分钟嘻嘻哈哈的得六位数?

有些人也必须接受“郎朗不是世界上最好的钢琴家”这个事实,实际上,在世界范围内,他的这种弹法目前连“最好的之一”都不是。觉得郎朗最好的要么是鉴赏能力不够,要么是认识的人太少,再就是别有用心。

之前就说过,古典音乐家的演奏好不好和他知名度,票价,票房,影响力都无关。对,我说的就是最高票喵星人一个答案复制粘贴好几次,用几个很业余,漏洞百出的例子来证明郎朗宇宙第一的。

另外,还有些人心里似乎只有“好”和“差”两档,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事情都不是非黑即白,“不是最好”不代表“弹得差”,“在钢琴家里一般”也不代表“弹得差”。最有名的两个人也并不是水火不相容,喜欢一个并不需要把另一个踩在脚下,一味的捧自己喜欢的也是很幼稚的行为。


扯远了,最后,这问题的答案是有。都有谁,我不想在这里说,有兴趣可以自己多听,多学,多去了解,而不是在这个粉和黑遍布的地方寻找答案。

认定了郎朗就是宇宙第一的,他们大多是不想讨论音乐的,只是单纯的打嘴炮争一口气而已。还有,一般自己都是黑+吹的,看别人写的东西都是黑和吹,这种人很难理性的看问题,因为看之前在心里已经预设好了答案和立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90

帖子

28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88
发表于 2019-5-30 07:50:02 | 显示全部楼层
李云迪早就不能和郎朗并列了吧。非黑,只是可惜。
2000年的老本能吃到现在也是够厚的。
技术上,一流的钢琴家们都厉害。但市场运作区别太大,因此感觉地位差别大,现在相对接近郎朗的国内年轻一代钢琴家是王羽佳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50

帖子

25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54
发表于 2019-5-30 07:50:58 | 显示全部楼层
傅葱!傅葱!这会儿又要祭出我另一个偶像了!


好吧是傅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27

帖子

249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49
发表于 2019-5-30 07:51:2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邀!朗朗作为年轻一代钢琴家,是非常优秀的,也达到了一定高度。但是艺术家各有自己的艺术特色,并不是行了就什么都行了,某方面比其他钢琴家有优势,另一方面可能就差些。演奏某些作品特别出色,演奏别的可能就差些……
所以说那些比较谁谁最厉害是极其幼稚、外行,很龌龊,试图挑起事端的想法和思维。艺术里面只有不同,没有第一。
另外当言论中只有好,没有不好的一面时,这个评价是不客观的,是不可信的,有常识的朋友都能理解这一点。过多的溢美之辞和过多的批评一样,都可能毁掉一个演奏家,朗朗乐迷也要谨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12

帖子

24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43
发表于 2019-5-30 07:51:37 | 显示全部楼层
从水平上来讲,有超过朗朗,或者说至少是相当的。但朗朗本身也绝对是国际一流水平。
但从国际影响力来讲,似乎确实是朗朗最厉害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28

帖子

26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61
发表于 2019-5-30 07:51:57 | 显示全部楼层
傅聪,1934年3月10日出生于上海市,英国籍钢琴家。8岁半,开始学习钢琴。9岁,师从意大利钢琴家梅百器。1954年,赴波兰留学。1955年3月,获“第五届肖邦国际钢琴比赛”第三名和“玛祖卡”最优奖。1958年12月,离开波兰,移居英国伦敦。1959年起,为了艺术背井离乡,只身驰骋于国际音乐舞台。1976年,在中央音乐学院举行了音乐会。


殷承宗(殷诚忠),中国著名钢琴演奏家、作曲家,1941年出生于福建省厦门市,毕业于原苏联列宁格勒音乐学院。12岁时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入学两个月后被苏联专家谢洛夫选入专家班;1959年殷承宗参加了维也纳第七届世界青年联欢节钢琴比赛,获第一名;1960年赴列宁格勒音乐学院深造;文革期间因成功改编、演奏钢琴伴唱《红灯记》和钢琴协奏曲《黄河》而迅速走红,并与访华的奥曼迪、阿巴多等指挥大师有合作;已录制了多张唱片,其中他在1971年同中国中央乐团合作的《黄河》钢琴协奏曲唱片发行了数百万张。曾在莫斯科举行的第二届柴可夫斯基国际钢琴比赛获第二名。


刘诗昆,享誉中外的著名钢琴家,是如今中国和世界所有华人钢琴家中在世界最高国际钢琴比赛获奖级别最高的人之一, 中国三代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江泽民等,都专门聆听过他演奏,并分别不只一次同他长谈。几届原苏联最高领导人、美国总统、法国总统、英国首相等十余个国家的最高首脑都专门接见过他。刘诗昆被国外报刊称为“中国最卓越的钢琴家”,国际媒体称为“世界一流的钢琴大师”和“中国琴王”。其代表作品有《青年钢琴协奏曲》、钢琴协奏曲《战台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官方微信

招募城市商务合作 电话/微信 1870294029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