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zzz222 - 

王羽佳、沈文裕、郎朗、李云迪这几个青年钢琴家中谁的技术略高? 谁的乐感更好?

[复制链接]

0

主题

356

帖子

42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2
发表于 2019-5-30 13:23:26 | 显示全部楼层
请懂乐感的告诉我什么是乐感好么⊙▽⊙?你们说乐感中云迪大于朗朗,在我看来不过是你觉得李老板演奏时更温雅罢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18

帖子

2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
发表于 2019-5-30 13:24:1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特别想知道评论的人有几个是认真听过他们一定数量的曲目才作评价的。。。。。只根据媒体新闻网络论坛上别人的评价(虽然也能说明问题)这种拾人牙慧人云亦云的行为,我只能呵呵了。。。。还有,毕竟屁股决定脑袋,所以那些先站立场后找论据的,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18

帖子

22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27
发表于 2019-5-30 13:25:10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好奇顺手搜了下德媒对郎朗的看法,一篇这个月评郎朗新砖的文章从内容到下面的评论基本公认郎朗是当代最伟大的钢琴家(虽然文章本身是黑他新专的)。。
链接如下
Warum Lang Lang der langweiligste aller Starpianisten ist - WELT

原文这么描述Lang Lang gilt als größter Klavierspieler der Gegenwart.
评论中对他个人评价大致分以下几种(节选了几个典型的,关于他新专的评论就不翻了,很多相关专业词也看不懂)。。
    很幸运郎朗经常来我住的城市巡回演出,我去听过3次。 (你住哪儿?我也想去QVQ)最伟大的钢琴家,他只有1.79米肯定不是最“伟大”的。( 德语说人身高也用groß,类似英语great,抖机灵的回答)空有技巧没有灵魂的演奏机器( 和国内很多观点一致)他的德彪西演奏会只能听不能看。水平高但是表情太高潮浮夸了。 (个人表示赞同)伟大的钢琴家,而且激励了很多年轻人—特别是亚洲小孩—对钢琴的热情。这一点特别好。为啥德国年轻人都两眼盯着流行摇滚明星呢。(  这几年国内的流行不能听)他已经是这个时代技巧最高超的演奏者。(作为业余的小提琴爱好者凑热闹的表赞同一下)
个人没想到他在海外评价会这么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64

帖子

27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71
发表于 2019-5-30 13:25:4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几个人能一起比?不在一个水平上怎么比?
不黑任何人,事实说话,确实不在一个水平线上…无法比较。。。

另,演奏风格等等一切都是建立在扎实的技术之上的。有了这个再谈风格也不迟,有了风格才有喜爱,那就是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了。

不管人业余干嘛,代言也好,混娱乐圈也罢,既然顶着钢琴家的名义出去混就得先做好本职工作吧。

(举例:郎朗的代言以及各类活动也不少,每年曲目量照样,音乐会照开,大奖照拿,这就是小时候老师家长口中的分得清主次的人吧~~~“学习娱乐”两不耽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97

帖子

29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98
发表于 2019-5-30 13:26:22 | 显示全部楼层
技术上来讲,除了李云迪,剩下三个人相差不大。细究起来,沈文裕这些年由于没有太多的演出,反而可以不间断的刻苦训练,从量上来讲可能是最大的。至于技术的重要性,私以为,拉三作为最难的钢琴曲,这几位都是没问题的,那么技术就够用了,钢琴家最起码要保证演奏高难度曲目不会出错,更关键的是在此基础上做出美感的表达,这也是大家欣赏的关键,是题主说的乐感或者说更高级的技术。
那么说到这个乐感呢,私以为仁者见仁。每个人适合的曲目风格不一样。李云迪虽然技术上没那么强,但是演奏肖邦,确实也很好听。王羽佳有些太恣意潇洒,我不大喜欢她的风格,不过也有人喜欢。沈文裕适合严肃复杂的曲目,他那种精准的技术,无论多快多复杂的章节都能流畅清楚的交待出来,这是很大的一个优点,不会糊弄人。同时像拉赫的曲子,他弹起来确实很有味道,和一些国际知名的演奏家有相似之处。至于郎朗,没什么好说的,无论是技术还是个人风格,都是很得体很出类拔萃的,粗中有细,你觉得他太张扬,实际上又有各种慢节奏的处理很细腻,总之听起来很舒服,就是看起来不太舒服。
总的来说,各有优缺点,沈文裕演奏一些轻快或者抒情的曲子总是有种太死板的感觉,王羽佳有时速度过快反而让人听着难受,李云迪最近比较丢人不说了,郎朗表情太吓人演奏方面倒是很棒。不必纠结这几个人,多听一些人的版本,找到喜欢的最好,死守着一个人听他的各种曲子其实是不科学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22

帖子

259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59
发表于 2019-5-30 13:26:57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前我发了我弹琴的视频请沈文裕先生指导
沈文裕先生批评我说弹得太随便了 建议我学学郎朗和王羽佳两位
说他们两位在演奏同曲目时 技术性和音乐性都很了不起


李云迪虽然被大家批评挺多 但现场他的音色控制 真是太强了 练不出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99

帖子

21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18
发表于 2019-5-30 13:27:39 | 显示全部楼层
先谢邀,本来一开始收到邀请的通知之后看了一下题目,深深地觉得自己回答这个题心有余而力不足,但是看到某个回答的里啼笑皆非的言论,真是不得不出来冒个泡。

首先说明,钢琴家技术这种东西是没法量化的,因此以这个为基准来给钢琴家排名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所以我这里的回答只是参考,就算是有排名也是根据可以量化的东西排的名,只能间接反映出钢琴家的技术,并不是直接把他们进行排名。

首先我这里只挑选了两个可量化的评判项目,一个是国际性大赛的获奖记录,另一个是与知名唱片公司发行CD的数量。一个钢琴家没获过大奖,没有过硬的唱片并不能证明他技术不行,但是拿过大奖,能和大唱片公司签约的钢琴家肯定是技术过硬的。

即使是这两个我觉得已经比较客观的衡量标准仍然是不是完全客观的。拿奖需要天时地利人和,发行唱片又会和演奏家的背景知名度有关系,很难说到底是不是反应技术的优劣。所以还是那句话,只做参考


    获国际性大奖的记录
世界四大国际性钢琴比赛:

波兰肖邦国际钢琴比赛、俄罗斯柴可夫斯基国际钢琴比赛、美国范·克莱本国际钢琴比赛和英国利兹国际钢琴比赛。
郎朗:
11岁获第四届德国青少年国际钢琴比赛第一名,并获杰出艺术成就奖。
13岁获第二届柴可夫斯基国际青年音乐家比赛第一名(金牌)。

王羽佳:
15岁获德国第二届“塞勒国际钢琴比赛”少年组第一名。

李云迪:
13岁获美国斯特拉文斯基青少年国际钢琴比赛第三名。
16岁获第七届美国南密苏里青少年国际钢琴比赛少年组第三名。
17岁获第五届荷兰李斯特国际钢琴比赛第三名、公众奖。
18岁获第14届肖邦国际钢琴比赛金奖,并获“最佳波兰舞曲演奏奖”,成为肖邦国际钢琴比赛史上最年轻的金奖获得者。

沈文裕:
14岁获第十四届伊丽莎白王后国际钢琴大赛第二名,成为大赛史上最年轻的获奖者。
19岁获第二届美国拉赫玛尼诺夫国际钢琴比赛的冠军。
19岁获第一届香港国际钢琴比赛第二名。

综合来看,朗朗和李云迪都曾经获得过四大国际钢琴比赛的第一名,虽然郎朗获奖年龄比李云迪获得肖邦奖小了七岁,但鉴于郎朗得到的是小柴奖,所以只能算二人并驾齐驱。在综合王羽佳和沈文裕的获奖年龄,这一项中:郎朗=李云迪>沈文裕>王羽佳


    知名唱片发行数量
世界知名主流CD发行公司:Deutsche Grammophon, EMI, London/Decca, Philips, RCA, and Sony/CBS。
郎朗
DG:
2003 MENDELSSOHN / TCHAIKOVSKY
2004 LANG LANG Live at Carnegie Hall CD
2005 RACHMANINOV 2. Piano Concerto
2006 LANG LANG Memory
2006 LANG LANG Dragon Songs
2007 BEETHOVEN Piano Concertos 1+4
2008 CHOPIN Piano Concert
2009 TCHAIKOVSKY Trio Lang Lang Repin Maisky
2012 The very best of LANG LANG
2014 The Romance of Rachmaninov

SONY:

2010 Lang Lang Live in Vienna
2011 Liszt: My Piano Hero
2012 Lang Lang: The Chopin Album

2013 Bartok: Piano Concerto No. 2; Prokofiev: Piano Concerto No. 3

王羽佳:
DG:
2009 Sonatas & Etudes
2010 Transformation: Stravinsky / Scarlatti / Brahms / Ravel
2011 Yuja Wang: Rachmaninov
2012 Fantasia
2013 Rachmaninov, Piano Concerto No 3 & Prokofiev, Piano Concerto No 2

DECCA
2014 Brahms Violin Sonatas

李云迪:
DG:
2003 Liszt: Piano Recital
2003 Piano Sonata 3 / Etudes / Nocturnes
2005 Chopin: Scherzi; Impromptus
2006 Yundi Li: Vienna Recital - Scarlatti / Mozart / Schumann / Liszt
2007 Prokofiev: Piano Concerto No 2; Ravel: Piano Concerto in G Major
2007 Piano Concerto 1
2010 YUNDI LI CHOPIN BEST
2011 Prokofiev:Piano Concerto No. 2
2012 Chopin & Liszt Recital
2013 Beethoven: Moonlight, Pathetique and Appassionata
2013 Art of Yundi
2014 Emperor / Fantasy

EMI:
2007 Chopin: Nocturnes
2010 CHOPIN: NOCTURNES
2011 Yundi Li: The Red Piano

沈文裕
遗憾未找到任何相关资料。

由于主流的几个CD数据库和唱片公司的网页上都查不到沈文裕的CD资料,所以无法看出沈文裕在这一项上表现到底如何,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他出版的CD数肯定不及郎朗,李云迪和王羽佳。郎朗和李云迪的唱片发行数可谓是不分伯仲,王羽佳就明显略逊一筹。因此这一项中的排名为:郎朗=李云迪>王羽佳>沈文裕

综合这两项,总体排名是郎朗=李云迪>王羽佳>沈文裕。

除了以上两项,还有很多因素会让人直接联想到演奏家的技术,比如:
    灾难?错音?
这一项我一直认为很有争议,哪个音乐家能保证一生永远都不弹错音呢?无非就是多少罢了。最近这段时间很流行的几个灾难性的演出(如下,随便找了几个,没有任何偏颇,如果看到有合适的欢迎提名。),都是发生在非正规的商业性演奏场合,演奏家的重视程度、现场音响条件、很多无法控制的因素都会影响钢琴家的演出,弹成这个样子也不能就给一个演奏家打上一辈子没法翻身的烙印。还有很多演奏家错音了也没有视频流传出来,所以也不能说你看不到听不到他他错音,就意味着他没弹过错音。

20130623杭州西湖 郎朗雨中演奏
李云迪《英雄 第三十一届香港电影金像奖颁奖典礼 现场版》
李云迪2014工体新年音乐会 野蜂飞舞
    业内人士的评价?
有人可能会说XXX评价过XX弹得技术多么多么高超,某个钢琴家羡慕XX的技术多么多么过硬。其实,这个话在各个领域都适用,哪个成熟的音乐家或者乐评人会真指出A的技术肯定就比B高呢?纪录片Bloody Daughter就有一段Argerich和同为音乐家的前夫Stephen Kovacevich一起欣赏其他音乐家演出的片段。他们也会去评判一个演奏家的好坏,但是更多的是从对音乐处理的角度,而不是单纯的技术。



我相信还有很多因素是我没考虑到的,或者我考虑到了却发现无法量化对比的。对于音乐家来说,即使他现在弹得很好,也不代表以前或者以后弹的也好,所以这个问题,还是大家自己心里找个答案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60

帖子

28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81
发表于 2019-5-30 13:28:14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前说起朗和李还会说各有千秋,现在倒是突然冒出一大票对古典音乐颇有想法的人清一色推朗踩李了。Interesting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97

帖子

29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98
发表于 2019-5-30 13:28:32 | 显示全部楼层
每个人内心 都有一个“耶路撒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40

帖子

25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57
发表于 2019-5-30 13:28:54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上面一些回复只能呵呵,啥只有谁谁是真正对钢琴有热情的,这么唯心的东西简直不知所云。真走到他们这个地步有谁不是对钢琴付出了一腔热血的啊,那种苦没练过琴的人根本无法想象,没有基本的热爱根本走不下来。商业化娱乐化这些外在的东西也根本不是评判水平的依据。

就现在来说,技术的话现在应该是郎朗和羽佳吧。乐感还是云迪更胜一筹。沈文裕就不谈了,演奏机器而已。

郎桑其实我以前很不待见他,不只是颜艺的问题,早年他基本只有炫技没有理解和感情,水平和名声和票房相差很大。但近几年他的进步确实很大,贝多芬的专辑里,热情着实打动了我。还有他拿手的柴一,普三现场也很有水准。我觉得他现在作为国际市场最炙手可热的演奏家,至少名副其实。

再说说现在争议很多的云总,说他只有肖邦弹得好实在太片面了,他的李斯特评价也很高,《钟》已经是经典版本了吧,西方评价超过基辛。早年拉威尔,莫扎特也都录过,评价都不错吧。他也绝不是像某些传言中那样比赛之后就不努力,最直接的证明就是他的技术和乐感在08年都是在进步的状态,不然也不会撸出和小泽征尔的那张普二了。客观说,08年之前郎桑跟他没法比,乐感差得不是一点半点,特别是云总对肖邦的演绎,简直就是天性中的契合,肖邦金奖确实不白给,他巅峰时期几乎可以跻身最有可能成为大师的新生代演奏家。但08年后他的技术和稳定性下降也是不争的事实。这恐怕不仅仅是练琴的问题,个人怀疑跟他08年的手伤有莫大关系。而且他的身体貌似不好啊,我一年前看过他的现场,独奏会到最后他都是嘴唇发白的样子,所以我基本不指望他上什么拉三之类的协奏了,啥时能多撸点肖邦弄个全集就好了。
其实就我看的现场来说,备受诟病的错音确实有(不过没那么离谱),贝多芬貌似也不是他拿手,但即使这样,我还是认为他的乐感胜过其他人。说句很俗很飘渺的话,他的音乐里有灵魂。羽佳妹子的现场我也撸过,感觉就是从头到尾酣畅淋漓,技术稳定节奏靠谱,激情饱满有张力,很过瘾但等回过味来之后才发现没啥透心透骨的东西。云总的现场呢,让人有想象和情绪的共鸣,被打动之后我开始思考他的理解和处理,这可能不是技术层面的问题,只好归结于乐感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官方微信

招募城市商务合作 电话/微信 1870294029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